APP下载

最新解密蒋介石日记里的情感隐私

2008-12-02黄清龙

今日文摘 2008年3期

  30年日记已对外开放
  
  落日照在史丹福大学校园的钟楼上,来自台海两岸的学者,走出胡佛研究院的大楼,他们过去从没想过,会在美国的土地上,走进一个前所未知的中国历史世界。
  他们来自台北的“中央研究院”、国民党党史会、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知名研究机构。众多学者都沉迷于蒋介石龙飞风舞书法中所隐藏的秘密。从1915年到1972年,长达57年、以千万计的文字,不仅记录了蒋的隐私,也揭露了他各项重大决策时的心理状态。
  胡佛档案馆的规定是,日前从1915年到1945年的蒋介石日记,都已向外开放。任何持有照片身份证明的人士,都可以入内阅读日记的影印本。但规定,不能带手机、照相机或任何摄影器材进去,也不能自带纸笔,而只能使用胡佛档案馆提供的纸笔。
  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是争取蒋介石日记“暂存”史丹福大学的关键人物。祖籍湖南的郭岱君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2000年起担任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两年多前说服目前担任国民党中常委的蒋方智怡将蒋日记暂存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蒋介石日记原来是在蒋方智怡的丈夫蒋孝勇手上。蒋经国把日记交托给蒋孝勇,他过世之后,蒋孝勇在一个机会里把日记都拿出去了。后来蒋孝勇生病,临终前交给蒋方智怡。
  按照合约,蒋介石日记开放前,内部只有四个人可以看。胡佛研究院代表是郭岱君和马若孟,蒋家就是宋曹利璇(宋美龄幼弟宋子安的次子宋仲虎的夫人),还有一位是秦孝仪的学生、代表蒋家从台湾去的潘邦正。
  郭岱材说,内部阅读蒋介石日记的进度口前已看到1962年了。她将和蒋方智怡商量,如果她同意,希望尽快冉开一批。
  为了保护原件,目前公开的日记都是影印本。胡佛研究院与蒋家有工作上的协议,有关隐私,例如蒋辱骂什么人或提到他人极大的隐私,而其本人或直系亲属还在世,就暂不开放;或是有关蒋家个人极度隐私,像是疾病之类的,都暂不开放。但根据合约,这些暂不开放的,在2035年也全都会开放。仅就目前开放的从1915年到1945年的蒋介石日记,台海两岸的学者经过两年来的缜密研究一致认为,这些日记具有高度真实性及权威性,把蒋介石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人。
  胡佛研究院档案馆的“蒋介石日记”公布之后,过去两年多,各国学者、记者汇集于胡佛研究院,研究来自台湾的蒋日记,为的是还原历史的真相,探索当时决策人物蒋介石的内心世界,为中国百年来的发展找出历史的脉络。
  
  不讳言泡妓女和自慰
  
  蒋介石年轻时有过一段荒唐岁月,常常浸淫在花街柳巷,找妓女陪他喝酒、打牌、睡觉。日记里头蒋曾写道:到了妓院,看到床铺脏乱,余拂袖而去。又有“今晚出去探花”等记载。但蒋同时又在进行痛苦的思想挣扎。在他从福建要到上海路经香港时,日记上写着:“香港乃花花世界,余能否经受考验,就看今天!”结果当天晚上他又去妓院了,并在日记上写下:“我的毛病就是好色也!”就连马路上见到美女而心动,他也在日记上写道:“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有时为了解决性的苦闷,蒋在日记中也记载:以“自慰振兴精神”。
  蒋有一个女友叫介眉,是个妓女,两人很要好,介眉希望结婚,蒋亦有此意,但要介眉写一盟约,介眉不肯,此事遂无进展。后来蒋要到福建打仗,介眉送他上船,要求跟蒋一起走,蒋不允。介眉于是要求他留在上海陪她几天,蒋遂在上海又待了几天。事后蒋感到后悔,日记中写道:我真是不像话,离开家前纬儿拉着我的手不让我走,母亲重病在床,我都没多理会,但我竟然在介眉家多住了好几天。
  蒋的第一任夫人毛氏是蒋经国的生母。两人是封建婚姻,结婚时蒋才十五岁,毛氏比他大很多,又不识字,裹小脚,蒋对她没有什么感情。蒋的第二任夫人是姚冶诚,原来是一个妓女。蒋也不怎么喜欢姚,日记里有大量对姚不满意的地方,说她只会打牌,他生了病她也不照顾他。蒋的第三任夫人是陈洁如。陈是蒋曾经花过很大力量去追求的一个少女,但是蒋也不满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蒋认为陈洁如不会持家、太奢侈。最后是宋美龄。蒋一遇到宋美龄,就一见倾心。
  
  蒋宋婚姻有感情基础
  
  从蒋的日记中发现,蒋、宋的婚姻是建立在恋爱基础上的,而蒋加入基督教则有一个过程。他们结婚前,完全不曾谈过信教问题。只是在婚后,宋母倪桂珍才提出,希望蒋受洗成为基督徒,蒋当时回答说:我对基督教没有研究,我要先研究再说。后来倪桂珍病重,蒋想到岳母这么疼他,他却辜负期望一直没有入教;这时他研究基督教已经一段时间,对教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与好感,加上孙中山也是基督徒,种种因素下蒋这才受洗入教。
  “九一八”后,蒋介石内外交逼,处境艰难。他准备北上,跟日本人拼一场,临行前立了遗嘱。宋美龄要求与他一起北上,蒋说:牺牲是我男儿的责任,跟你有什么关系?不让宋北上。宋美龄觉得蒋介石看不起她,一怒之下回到上海。第二天,宋美龄又回到南京,她说:我丈夫正处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我不应该离开他,而应该与他共生死。这些情节很生动,如果不是蒋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来,外人很难想像得出来。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南京中央缺钱,蒋要宋子文设法,宋子文不给,急坏了宋美龄。她对宋子文说,战事到了最紧急时刻,你不给他钱,他一定要失败;我知道介石的脾气,如果失败他一定要自杀,如果他自杀,我也不能独活了。宋美龄把自己的房产和珠宝交给宋子文,让宋子文很感动,很快就把钱筹好了。从中可以看出宋美龄与蒋介石之间的确是有真实感情的。
  
  宋远赴巴西确为养病
  
  日记中澄清了一段抗战期间所谓宋因蒋有婚外情,愤而远走巴西的错误传闻。1944年7月2日,重庆有一场招待会,共75人参加,包括政府首长、外国使节、传教士以及妇女代表等。蒋在日记写道:此会是为美龄送行而办,她因患有严重之精神衰弱症,须到巴西休养。蒋在会中发言,表示最近重庆有一种传说,指我和一位护士有不正当关系,并已生下一子。这绝对是谣言。“我是新生活运动的发起人,一向高度重视道德观念,怎么会去干这种事?何况我还是个基督徒,干这种事是违反教义的,如此我岂不成了伪君子!”蒋强调,这是敌人在造谣,此事牵涉国家荣誉与抗战成败,所以他必须郑重澄清。宋美龄接着讲话,表示她绝对相信自己的丈夫,对这种传言她连问都不必问,她和委员长生活了几十年,怎么会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居正、戴季陶与妇女代表陈逸筠也都发言为蒋辟谣。宋于7月9日到达巴西,直到隔年抗战胜利后才回到中国。
  
  曾为纬国身世闹别扭
  
  不过,就像一般夫妻一样,蒋、宋的婚姻生活也不是全然平顺无波的,其中一次两人闹别扭是因蒋纬国的关系。蒋纬国名义上是蒋介石的二子,蒋在日记中提到纬国的生母乃日人重松金子。纬国由一位名叫山田纯三郎的日本人带回上海,因纬国生父戴传贤(季陶)家中有难言之隐,于是交由蒋介石代为抚养。蒋和宋结婚后,长子经国已前往苏联,纬国也被送到德国,十多年来,一直到抗战爆发宋都没见过纬国。
  后来宋美龄到香港治病,纬国也从德国经美国途经香港回到中国,纬国先在香港见了宋,然后前往重庆见蒋。但宋却滞港不归,原来她是在为纬国的身世生气。因蒋基于对戴的义气,从未告诉她纬国到底是谁生的。蒋在日记中写道:“妻留港不归,余回了信,答以夫妻各尽其道,毫不为之所动。”这段时间由于家人都不在身边,蒋常感到孤单,有时晚上不想一个人吃饭,就找陈布雷共餐,还写有《凄怆歌》的诗作。
  宋美龄滞港甚久,蒋在日记中说:“余为家事愁闷”;“对家里事,我只能忍耐,我私德无亏,一切坦然。”后来他做了权宜的安排,让纬国到江西去找经国,等到宋美龄回到重庆,再让纬国回到重庆。蒋要纬国向宋叩头,执人子之礼,母子终于和好。蒋在日记写道:“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最大幸福是母子团聚、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