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埃及
2008-12-02杨敬强贾布
今日文摘 2008年21期
古埃及人
现代埃及人对于古埃及的灿烂文化没有过分的自豪之情,只是赚取旅游收入的工具。
与中国人血脉的千年一系不同,让我们看看古埃及人的模样:身体高、头发黑、额头低、眼珠黑、睫毛密、鼻子直、脸型宽、肩膀阔、体格强壮,今日埃及人已非古埃及人的后代,他们的共同点仅仅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而已。
比较埃及和中国,文化发源地不同,文化特质也不同。几千年前我们盛产土木文化,著名的庙宇和宫殿无不用木头搭建,一把火就什么也不剩了;但是埃及人占了多产石头的便宜,从金字塔到神庙,全部石块搭建,保留至今。中华文明虽然从历史悠久上比不上古埃及,但在文明的延续上,做得很好,是其他文明古国不敢想象的。
古埃及人就像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巨人,似乎承载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当地球上的其他民族还在艰难地摸索石器,他们就像外星人,在另一个具备先进文明的世界里生活过,已经培养了经验似的。
我们会有一种感觉:“埃及星球”上的人们相对于整个世界历史而言,早进化了2000年!
古埃及人留下一长串惊叹号,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现代埃及人
现代埃及人把法老、神庙和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全部让给外国游客去猜想,他们无暇顾及,他们必须为了生活奔波。
热情
无论走在马路上、景点、饭店还是商店,都有人热情地打招呼。你要随时满脸笑容,不断示好,嘴巴也不能闲,不断重复“Hello”和“萨莱姆阿力空”。手也不能空着,要应付小伙子们的握手。如果你问路,一大帮男孩会放弃自己的路程,陪着你走到目的地为止。不要怀疑埃及人的热情,他们只想要你的电邮地址而已,这也许就是我们之间的全部缘分。
女孩则要腼腆好多,大庭广众之下,她们充其量微笑和挥手示意。有一次坐在公共汽车上,居然二三十米外的马路对面一群女学生向我们跳跃并招手,我们那个陶醉呀。
并非外国人都有这样的待遇,欧美游客很少步行在非景点区,并且尽可能低调,埃及人见到他们并没有特别表情。而中国人则不同了,年轻人招手说话,年长者点头微笑。那时候,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非常非常地骄傲,这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一贯友好的结果。
一次在博物馆,当时没带纸,我用圆珠笔写在手掌心。忽然有人递过来一张纸,抬头一看,一个埃及小伙子,他一边说阿拉伯文,一边示意我写在纸上。我赶忙道谢,他已转身走了。不知道他是否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或者只是一个游客?小小的举动,让我回想起来依然感动。
热情,埃及人的天性,在这个越来越冷漠的社会,是很珍贵的。
乐观
埃及人并不富裕,他们从来就是笑对生活的高手。街上东拼西凑的汽车是埃及人乐观的真实写照,尽管三种不同型号汽车的配件焊接在一起,开起来全身摇晃,他们依然快乐地听着阿拉伯音乐。
埃及人每天去咖啡馆聊天必不可少;
坐在马路上,众人一起猜东方人的国籍;
遇到车子坏了,不着急维修,首先叫上一杯茶;
发生交通碰撞,双方很和气,不吵不打,笑嘻嘻解决问题;
公共汽车上,经常车门外挂着几个乘客,居然谈笑风生;
出租车司机收10埃镑(实际只要5埃镑),为了证明他并没有“宰客”,绕着城里城外一大圈,想让我们觉得物有所值吧;
司机搭载外国乘客,一边开车,一边和对面熟人打招呼,似乎告诉朋友,我今天拉到了外国人;
郊区的三层小楼,除了地下一层可以住人,楼上钢筋混凝土,依旧是建设中的工地。没钱不重要,至少一直在盖楼;
我们不必嘲笑别人的生活态度,至少他们是快乐的——快乐与财富的多少无关!
调皮
有时,埃及人锱铢必较地商人气十足;有时,他们又显得热心,讲义气。
让我们有时暴跳如雷的埃及人,让我们有时挺感动的埃及人,让我们又气又好笑的埃及人,让我怎么来评价你们呢?
我觉得用“调皮”形容某些人的“占小便宜”更加贴切,真正因钱财发生打斗或者恶性事件几乎没有。埃及人的吵架是动口但绝对不会动手的,很快就会围上本地人调解。吵完之后,还要相互拥抱,一副“不打不相识”的模样。如果外国人被骗,和当地人争吵,大家都帮外国人。
我想说,这次埃及之行,最能打动我们的,除了那些几千年前的古迹,还有这些几千年后的埃及人。我感谢帮助过我们的埃及人,以及给了我们美好微笑和回忆的埃及人。愿真主保佑他们!
埃及男人
看过报纸有这样的标题《埃及:女游客注意了,大街上随时有人向你求婚》。
事实上穆斯林不允许与非穆斯林通婚。埃及男人热情如火,说白了,就是花言巧语和女孩儿套近乎。这种情形类似在中国管40岁的孩子妈妈叫“靓女”,不会真有人以为自己美若天仙吧。
由于平时见到东方女性不多,埃及男人喜欢说“你真美丽”、“我喜欢你”之类的话。为什么女性在埃及容易被骚扰呢?穆斯林国家的女人包裹严实,外国女性却很大胆、暴露,不免让埃及男人眼馋。女性被调情虽无害,却很讨厌,不要理睬他就是,过分的话毫不犹豫大声训斥。其实极少发生针对女性游客恶性犯罪的打劫和强暴,旅行在埃及,绝对安全!
女性也有优势,她们单独一个队列排队买票,通常比男性队伍短得多;地铁车厢也有单独一两节女性专用。
埃及女人
埃及女人是漂亮的,一群少女擦身而过,她们不用蒙面纱;稍做遮饰的头巾增添了一分神秘的美感,蓝的、粉的、绣花的、丝绸的,各色的亮丽头巾把埃及女人打扮得多姿多彩。头巾里只露出一张脸,很白,透彻的眼睛让人想到沙漠中的绿洲。纯洁、美丽和灿烂的笑容,就像埃及的阳光。
因信奉伊斯兰教,埃及女子穿着普遍保守。女性服装不能改变布料的面积,只好在颜色和材质上极尽所能地变换花样。通常上身一件及膝的长袍(当然不是紧身的),下身为长裤,头上裹着纱巾。偶尔见到一身黑衣,脸上蒙着黑纱的女人,这些属于极其虔诚的穆斯林。
阿拉伯女性一般不工作,她们与外面充满铜臭味的商业环境相隔绝,保持着纯朴善良的天性。■
(许铭荐自《畅销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