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成就小肥羊

2008-12-02王方剑

今日文摘 2008年23期

  中餐的标准化一直为业界所诟病,甚至有人想当然地认为“中餐不可能标准化”。1999年,小肥羊创始人张钢在传统涮羊肉火锅的基础上,开发出不蘸调料的吃法,用总部统一配送的汤料,将火锅味道锁定在锅底,加上统一配送的羔羊肉,使得中餐的标准化成为可能。
  已经完全标准化的产品火锅底料和羊肉,是小肥羊的两大核心技术。
  小肥羊公司拥有生产火锅底料的调味品公司和生产羊肉的基地。在调味品公司车间,火锅底料经过几十道工序,从生产流水线上源源不断下来,员工进入该车间时都要经过换衣、戴帽、穿鞋套、戴口罩、双手消毒等环节。
  所有店面的羊肉,实行统一配送,一卷羊肉的重量是一个标准值。小肥羊规定,一盘羊肉的重量是400克,每块羊肉除去损耗,能被切成多少盘羊肉,也是一个标准值,再加上羊肉进货和每盘羊肉的销售,信息系统都有记录。盘点后,总部就能看到当天一共用了多少卷羊肉,应该切出多少盘,再与餐厅当天销售的羊肉盘数进行对比,就知道厨师在装盘时羊肉分量是否合乎标准,如果分量不达标,相关厨师会受到处罚。
  如果说像羊肉这些不需要烹调的食品具备标准化的可能性,那么,对于小肥羊提供的多种凉菜,如何做到标准化呢?
  在小肥羊每家餐厅,每种菜品都有明确的配料表,比如一盘凉拌黄瓜,对黄瓜、油盐酱醋等材料的重量规定全部精确到克,只允许有2%的误差,后厨的凉菜师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厨师操作时也要根据配量表,拿着专门的刻度量杯和小勺量取调味品。每种蔬菜、调味品的进货数额按标准能够做出多少盘菜,都有预先设定好的理论值,每天盘点后只需拿实际值和理论值对比,就可监控厨师是否按照标准操作。小肥羊由此实现了菜品制作标准化、口味标准化。
  小肥羊使用的IT信息管理系统,使得总部对分店能实时监控,也保证了各分店在菜品、管理、服务上的标准化。
  小肥羊从开第一家加盟店时,就注重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目前,他们已建立起强大的配送网,总部有羊肉、调味品等加工基地,并在北京、深圳、上海等6个城市建立了分仓,雇用专业的冷链合作车队,向全国三百多家店面配送包括羊肉、底料、餐具、服装等在内的物料,尽一切可能保证菜品、服务的标准化。
  通过统一的IT平台,小肥羊总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菜品的增加、变价、原材料调配等操作,总部在系统中更改某菜品的价格,全国各家门店系统内的相关数据就会自动变更。■
  (王维新荐自《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