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撷趣
2008-11-26
发热的植物
世界上的事物就是那么有趣,人们认为植物总是冷冰冰地根植在一处地方,但事实上,却是有那么一些植物生活得“热”情洋溢。
生长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的海芋,每当花朵盛开时,它们散发出来的热量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动物。在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一种结果实的绿色植物,一旦果实成熟了,它就发出热量,迅速地把周围的雪融化,然后,沉甸甸的果实就可以落到地上,自由自在地在土壤中生根发芽,长成新一代。
不过说到真正的发热高手,还要数生活在南美洲中部的沼泽里,一种名叫臭菘的植物了。说起来也怪,每到初春乍暖还寒时节,这种植物就冒着寒冷开出花朵,而且花期持续长达两周的时间,臭菘花苞的温度比它周围环境的气温要高很多。一些冬眠刚醒来的小昆虫就纷纷钻进它的花苞,在这天然的“暖房”里避寒,等待着温暖的春天到来。原来这种植物的花中有许多产热细胞,这些细胞中的活性酶,经过氧化光合作用后,就能产生大量的热量。
( 丁立涛)
食泥族
即便是在科技发达、食物丰富的今天,世界上仍然有一些民族在食用泥土,用以补充日常饮食中摄取不足的热量和养分。
食泥族通常分布在非洲、亚洲。在他们看来,某些黏土能改善饮食或治疗疾病。他们通过食用这些黏土来操控血液的酸碱度,这里的妇女通常也是通过食用黏土来缓解妊娠时期的不适。居住在安第斯山脉的土人,就非常喜欢把砂泥同苦涩的野生马铃薯混合着来吃。
食泥族的存在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在非洲,女人相信吃泥土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铁、锌等物质。在那里,小时候可能是男孩、女孩都吃泥食土,但长到10多岁,男孩转向常规的饮食,而姑娘们则继续吃泥,以补充所需的钙和锌。住在新喀里多尼亚的人,依靠吃泥补充养料的情况更加普遍,他们身体所需的50%以上的铁质、33%的铜质以及10%的镁都来自泥土。
但是不管怎样,泥土毕竟不是一种适合人类的食物,不但很难吸收,而且还有可能引发疾病。据伦敦医学界人士称,吃泥食土不一定能够改善人体全身的血红蛋白水平,因为泥土会把铁、镁等矿物质凝结在肠道中,不为身体所吸收,而且吃泥土时很有可能一并把土壤中的寄生虫吃到肚子里,患上寄生虫病。
(张金彦)
各国的环保奇招
每月交垃圾 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垃圾的分类处理,除了要求生产厂家负责垃圾的回收管理外,还对居民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每户居民每月必须上交生活垃圾4千克,由环保部门将这些分类垃圾集中到一起,综合利用。
偷仙人掌判刑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罕见的仙人掌——山影掌,美国亚利桑那州对盗窃并出卖植物园中仙人掌的窃贼均要判刑。弗尼克斯的一位市民,就因盗窃仙人掌被判处监禁一年,并处以罚款。
用风车净水日本的第二大湖——霞浦湖的湖边有一个高25米、4个叶片直径为20米的荷兰式风车,该风车既是供人观赏的一景,同时也是净化湖水的设施。风车随着叶片转动,内部的一台水泵将湖水不断吸上,再通过过滤器将水中的浮游垃圾及污物除去,然后再将这些去污的湖水排入一座水生植物园,用于灌溉睡莲和养殖金鱼等。
可食用的牙签大多数国家的牙签都是木制或竹制的,但韩国有一种可以食用的牙签,是用番薯、绿豆粉和玉米粉等原料制成的。这种牙签不仅环保,还有一定的柔软度,不伤牙齿,非常好用,而且用后还可吃掉,减少了环境污染。
节水房瑞士素有“花园之国”的美称,这里的人们非常注重节约用水。在这里,房子的落水管不是直通地面,而是拐进了室内。瑞士的雨量分布均匀,而且环境清洁,雨水极少含有杂质。这些雨水储存在楼顶的水箱中,再由水管引向各层,人们可以利用这些雨水擦抹房内各处和冲刷便池,还可以浇灌花木和草坪。(一鸣)
食用金属的动物
蚯蚓最近,英国的科学家在一处废弃的矿井中发现了一种能吃金属的蚯蚓,这种蚯蚓生存在被严重污染的有毒土壤环境中,每天能吞下相当于自身重量30倍的东西,并且能咽下大量的潜在有毒金属,如砷、铅、锌和铯。
蝙蝠蛾幼虫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人们经常发现通信架空电线上的铅质金属保护层遭到破坏,每年要造成几百次通信事故。后来发现,原来罪魁祸首是一种寄生在铅层表面的蝙蝠蛾幼虫,它虽然只有米粒般大,但头部长有一对大牙,以铅为食,能在10多天时间内啃穿1.5毫米厚的铅质保护层。
吃铁鸟在沙特阿拉伯北部森林中,有一种奇特的小鸟,它们喜欢吃铁制的东西。这种鸟的胃里含有大量的盐酸胃液,铁制的物品一被吃进去,慢慢就被溶解了,当地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吃铁鸟。
(郭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