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纪委书记的网络反腐之路
2008-11-19陈安庆
陈安庆
网民的大量投诉让株洲官场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好多官员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有没有人投诉自己”。
鼠标点过之处,冒出一大片举报帖,“求助”、“严惩”、“请杨书记明察”等字眼很是显眼。
“网络反腐由个人行为上升到纪委行动才十几天,群众就发了这么多的帖,连陈年老案都翻出来了!”株洲纪委书记杨平笑着说,有点兴奋,也有点无奈。
杨平所说的“纪委行动”,指的是8月13日株洲市纪委正式建立网络反腐中心;而“个人行为”,则是指自5月14日起,他自己实名上网发帖。
纪委书记的第一帖被疑为冒充
相较于一般官员仅仅浏览网页,泡泡论坛,杨平是真正的“网虫”。他甚至还领养了一个QQ宠物,定期给它喂食、洗澡,带它旅游、读书。这个宠物现在已是“大学生”了。
2008年初,杨平看到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实名给网友拜年的消息。5月,他在红网城市论坛株洲版上发出一个帖子,署名“杨平”,并贴上了自己的职务,还写明了实名上网的目的。
这个帖子的最初遭遇却出乎杨平意料—版主郑安戈正好是纪委下属工作人员,一见署名,心想“好大胆,敢冒充纪委书记”,一把删掉了帖子。再发,又删。
马上,郑安戈接到了纪委常委秘书打来的电话,告知“刚才发帖之人,确为书记杨平无疑”。
“纪委书记实名上网,这是大事。”作为补救,郑安戈给“新兵”杨平开了后门,使其具有了粘贴照片和发布信息的权力。
很快,杨平的头像上传了—一张正襟危坐、着西装扎领带的工作照。随后他又在论坛里公布了株洲市纪委的电话和自己的E-mail。
紧接着,第二篇帖子《株洲领导干部存在的八大作风问题》面世。杨平没想到,短短几天该帖点击量上千,高居株洲版各帖之首。目前此帖的点击量超过3万,跟帖700多篇。
回帖者众多,说法不一,献花、拍砖者都有,也有网友斥其“作秀”。
“会不会违反纪律,事态会如何发展?”杨平心里有点忐忑。尽管官员实名上网早有先例,但纪委书记的头衔还是比较“敏感”。部分网友的谩骂更让杨平恼火,“好几次我也要骂人了,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打好的字删去,换上心平气和的解释。”
同样承受压力的还有版主郑安戈,给纪委书记“开后门”的举动,遭受了很多资深网友的非议。
与此同时,杨平保持着每天五六帖的发帖量。渐渐地,网友开始接受这个每晚如约出现的纪委书记,有人开始借助网络向杨平举报腐败案件。
连胡总书记都实名上网了,
我一个小小的地方干部,怕啥呢
杨平此举,在株洲论坛引发了一场轰动。只要他发帖,一般都被置顶,跟帖数天天排名前列。
株洲市纪委通过论坛里的帖子,获取线索,查处了很多起违纪违规案。其中有一个帖子是株洲某企业反映一个局级单位拉赞助的问题。
杨平看到帖子后,马上约见该局局长了解情况,局长答复没有这回事。结果第二天,发帖人回复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2008年5月,株洲质监处处长陈世湘因网络举报其腐败问题被“双规”,因案情复杂,几天后,案件陷入僵局。
杨平实名上网后,有“知情人”开始在论坛发帖,披露陈世湘贪污索贿的内幕,并直言“请杨书记关注”。
杨平给对方发站内信息:“为免打草惊蛇,举报材料请发至我的邮箱。”
于是对方将陈世湘案的种种细节统统发给杨平。杨平与市纪委根据举报人提供的材料展开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陈下属3个科长和多名行贿者纷纷“现形”。
此事一出,杨平名声大振,有人直呼其“杨青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论坛内发举报材料,希望引起杨平关注。
但杨平仍持谨慎态度。不久前,他还接到湖南省内某部门一位干部的电话,对方告诫他,小心实名上网一事被别有用心的海外媒体利用。
因此,他拒绝了下属和他一同实名上网的请求,“我先一个人搞着看,搞出了成绩,是集体的。万一出了问题,算我杨平个人的!”
杨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以“纪委”的名义发过两个帖子,无人问津。5天后,他把帖子删除,以“杨平”的名义重发一遍,点击量很快上千。
杨平发现:在网络上实名反腐,是纪委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从网络论坛渠道收到110多封投诉信,现已直接处理并公布了13件。
6月20日,杨平出差到福建,一天早上醒来,发现手机上有一条新闻:胡锦涛总书记与人民网网友直面交流,并回答3位网友提问。
“当时我很兴奋。连胡总书记都实名上网了,我一个小小的地方干部,怕啥呢?”当晚,杨平上网到凌晨3点,一口气发了两个帖子。
7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内刊《研究与动态》对杨平实名上网做了正面报道。
7月14日,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作出批示:杨平同志能够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反腐倡廉值得提倡和借鉴。
这给杨平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开始酝酿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建立网络反腐平台,将网络反腐制度化。
发在论坛里的举报信,
大家都看着呢
建立网络反腐制度,“将个人行为转化为集体行动”——杨平的这一提议,几个纪委常委一致举手同意,要将网络反腐制度化。学过法律、又懂电脑的纪委常委、秘书长曹新耀,负责起草具体实施方案。
8月13日,《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出台,网络反腐中心也在红网城市论坛株洲版正式开通,下辖“信访举报”、“优化效能投诉”、“反腐谏言”、“结果反馈”4个版块。株洲市纪委成立了8人的工作班子。
“网络反腐其实是纪委工作在网络上的延伸。”株洲纪委办公室副主任、常委秘书陈新苗介绍说,工作人员每天会将帖子打印下来,交与局领导过目、签字,再下发至相关职能部门,这与传统的信访程序相似。
不同的是,网络反腐的范围更广,还包括以前很少出现的优化效能投诉等问题。“优化效能投诉”一栏中,出现了大量举报职能部门不作为、效率低下的帖子。而纪委对网友举报的答复,将会出现在“结果反馈”栏中。
株洲市一些职能部门在遭到网络投诉后,也开始实名发帖回复,“株洲政坛形成了一股清新风气。”杨平说,官员不仅是权力的拥有者,更是责任的担当者、民意的倾听者。
如今,杨平的信箱每个月能收到30多个举报信息,每天要批二三十封信件,这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工作量。“特别是发在论坛里的举报信,大家都看着呢,不及时解决行吗?”
网民的大量投诉让株洲官场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好多官员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有没有人投诉自己。”曹新耀对记者说。
得罪了极少数,赢得了大多数
有人开始表示不满,匿名电话甚至打到杨平的办公室骂娘,而红网株洲站版主郑安戈,则收到了大量攻击谩骂的电子邮件。“你给杨平当什么马仔?两个跳梁小丑想改变中国的潜规则吗?”
对此,杨平很大度,“得罪了极少数,赢得了大多数,值!”
其实,网络反腐也并非杨平首创。早在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开始建立网络平台。2005年12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部也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网址。网络举报已被正式纳入反腐渠道。
虽然各级纪委和检察机关都有各自的官方网站,但大多不能发帖和跟帖,官方只是把自己要宣传的内容贴到网络上,缺乏互动性。
在杨平看来,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离网络最近的是百姓。他说,很多事,老百姓有意见,如果不解决,憋久了会出事,得给他们一个途径发泄出来,并且让当官的知道。
不过,杨平也告诉记者,理性地看,官员实名上网收集信息、了解民意接受投诉,仅仅是纪委常规举报渠道的补充和延伸,解决问题仍需扎实有效的工作。
我不会再每个帖子都亲自过问
“对于赞誉我要保持冷静,很多改革明星最后失败,就是没把握住自己。”杨平从不忌讳自己在官场上的“标新立异”,但也很警惕。
他开始反思一些东西,比如张扬的性格、强硬的作风,常常使得他站在一些人的对立面。仅2007年一年,杨平就查处了12个正处级、副处级干部,查处案件560多件。
同时,杨平开始思考自己在网络反腐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一个决策者,而非事必躬亲的执行者。他想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一些建设性的问题,“我不会再每个帖子都亲自过问”。
在网友们对“杨平同学”出勤率越来越差的抱怨声中,杨平正试图将网络反腐制度扩展到自己辖区的每一个县区。
6月25日,株洲市纪委从网友中挑选聘请了28名“网络评论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仅充当反腐倡廉的研究员,更是反腐的情报员。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认为,“‘网络执政的土壤已经形成,网络应该成为官员执政的另一个平台,这种能力应该成为官员的第五种能力”。
株洲市芦淞区检察官冯雅文说,清白的官员当然无惧网络监督,网上反腐书记不该成“另类”。
“我想证明的是,自己敢于和网民交流,我是想告诉他们,党和政府可以面对网民。网络是个大平台,人民群众来了,党和政府也应该来。”杨平说。
(摘自《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