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的男人二则
2008-11-13清山等
清 山等
有家的男人
清山
朋友结婚以前,在工作之余,把精力全部用在了打牌、唱歌、喝酒上,玩儿几个通宵是常有的事。直到结婚后,他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才戛然而止。
于是,他成了我们大家嘲笑的对象。好不容易约他出来一次,接近晚上9点的时候,他就会频繁看表。此时是牌局正热或者酒兴正浓之时,他却提出要回家,弄得大家好不扫兴。因为大家都是有家室的人,而只有他急着回家,很自然就成为我们的攻击目标。每一次面对大家的嘲笑,他都显得手足无措,满脸尴尬,一副很难为情的样子。在我们一致的挽留声中,他犹豫片刻还是坚定地走了……
以后,我们几个很少再约他出来打牌喝酒,一方面我们不想勉强他,另一方面他的“按时”回家也确实令大家扫兴。在我们眼里,他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胆小、懦弱的居家男人。但在我们的“太太团”里,他却赢得了好名声,太太们说,女人最应该嫁的,就是像他这样顾家的男人,而我们却不以为然。
重新认识他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他破天荒在晚上请我们吃饭,那一次他酒喝得不少,借着酒劲儿,向我们解释了每天晚上准时回家的理由——
这几年,我经常扫大家的兴,实在是对不住了!但你们也知道,我家住得很偏僻,我媳妇和女儿在家会害怕,她们也担心我走夜路。记得刚结婚时,只要一出门,家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感觉整个人就像一只风筝被拴住了。于是咱们还约法三章,出来聚会的时候,要么关掉手机,要么干脆不接电话。
记得有一次,咱们一起打牌,当时是夜里11点多了,我老婆一个劲儿打我的手机。我看她电话来得急,很想接听电话,但当着你们的面,我还是把手机关掉了。那一夜,咱们一直玩儿到深夜两点钟。我回到家,家里竟然没有人,心中顿时不安起来。匆忙打开手机,老婆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她的声音显得虚弱而又焦急:“孩子发烧了,在医院里!”我慌忙赶到医院,却看到老婆和三岁的女儿都躺在病床上打点滴。
原来那天晚上,孩子烧得厉害,体温达到了39度,老婆也感觉身体不适,浑身酸软。在联系不到我的情况下,不敢走夜路的她,硬是背着孩子走了三里多的路,来到了离家最近的医院。到医院后,她感觉自己头疼得厉害,一量体温,竟然高达40度。
护士责备的眼神让我如坐针毡,已经睡着的孩子竟然说起了梦话,叫着“爸爸,爸爸……”我羞愧不已。在那一刻,我发誓:以后只要不是公务需要,都要尽量留在家中陪孩子,陪老婆。不管怎么说,我是一个有家的男人,多陪伴家人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一种义务,而温馨和谐的家也使我享受到了更多的天伦之乐……
说到这里,朋友大大方方地看了一下表,说:“对不起,我要回家了。账我已经结过了,你们可以继续玩儿。”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们沉默良久,然后做出一致决定:回家,去陪陪让我们冷落了太久的妻子和孩子……
新时代婚姻的“保护伞”
佚名
时代在变,爱情和婚姻的定义及“原则”也在变。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近日报道,诸多婚姻、性学专家找到了一些新的“原则”,可谓是现代婚姻和爱情的“保护伞”。
1.吹毛求疵是对的。研究发现,越是挑剔的人,越容易获得异性的关注。“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挑剔无非就是让某一个人比较容易拥有你的心,而让其他人感觉遥不可及,这虽然增加了爱情的难度,但越难获得的才越会珍惜。”
2.充满挑战的婚姻才稳定。很多夫妻认为,性生活美满、彼此恩爱、了解和体贴,都是婚姻稳定的基础。但专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相互配合才是幸福生活的关键。婚姻若不断面临挑战,久而久之,双方就能形成一套应对体系,在问题出现时,就能分工明确地克服。这里说的“挑战”未必是婚姻出现危机等重大变化,而是指搬家、跳槽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3.赞美的同时,别忘泼泼冷水。你对配偶带来的好消息所做出的反应非常重要。专家将配偶们的反应分为四类:主动破坏(如“你确信能做好那份工作吗”);消极破坏(沉默不语,转变话题);被动建设性(心不在焉地说“好啊”);以及主动建设性(“我为你感到骄傲,但你可能要注意一些问题”)。让人惊讶的是,主动建设的态度,能最大程度地推进夫妻关系。
4.60秒优化关系。对那些工作超负荷、忙成一团的夫妻来说,不妨列举能在一分钟内完成的事,如说个笑话、一个长吻等。专家建议,夫妻每天要挤出3个“1分钟”,这不仅能加强紧密感,还能极大地体现对彼此的关心。
5.婚姻需要经常体检。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婚姻体检程序,来发现两性关系中的薄弱环节,并给予巩固。体检涉及婚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早餐习惯、周末会不会睡懒觉等。同时,还建议夫妇每年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伴侣会放心在我面前表现他感情脆弱的一面吗?伴侣感到被承认了吗?生活不如意时,我能从伴侣那儿获取完全的支持吗?即便有一个回答是否定的,那也表明你们的婚姻关系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