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2008-11-07
《大山水》
徐刚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这是著名作家徐刚最新完成的环境文学作品。徐刚作为中国环境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中国环境文学的首倡者,他写过《江河并非万古流》、《守望家冈》、《长江传》、《地球传》、《中国:另一种危机》,这些是充满深情和诗意的文字,他正在写的《崇明岛传》、《三江源》等书,也都富有同样的品质。
《大山水》是“我与大地”三部曲之一。《大山水》最大的特点是“大”,用大眼光,大手笔,关注大历史、大自然,抒写大情怀、大悲欢、太寂寞;提出大观点、大忧患,以让大众涌起大欢喜和大惊惧。
徐刚说《大山水》是他写得最艰难的一部书,却也是他写得最从容的一部书。他说写这本书时,内心非常安静,慢慢地铺开稿纸,讲大地上各个先民群体的创世神话,讲大地的创世神话;因为大自然,才是我们真正的祖先。
《没有大树的国家》
冯永锋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由法律出版社于2008年4月出版的《没有大树的同家》这部长篇环保报告文学,作者是《光明日报》记者、著名环保作家冯永锋先生。作者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深入偏远林区,亲历现场调查,用一系列真实的故事,向社会披露了我国天然林惨遭破坏的现实;用犀利的目光,透视了我国在天然林保护丁作中出现的种种弊病;作者揭示的每一个现象都让人警惕和深思。因此,一些关心环保的人说它是21世纪中国版的《寂静的春天》,关注文学创作的人们说它是中国环保创作史上的《文化苦旅》。于是,这本书受到了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和著名环保人廖晓义等人的联合推荐。
《B方针3.0》
莱斯特·布朗著诺顿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
布朗不仅仅撰写关于地球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方面的书籍,还不断对这些书籍进行修改和更新,使之能跟得上变化的速度,用以说服全世界都来关注,而不要等到为时已晚。布朗在继续战斗,以实现他的四个最重要的目标:稳定气候、稳定人口、根除贫困和恢复被破坏的地球生态系统。
布朗主张,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建设一个新的经济,“一个主要由可再生能源供给动力的经济,一个拥有高度多样化的运输系统的经济,一个重新利用并循环使用所有东西的经济。还有空前的建设速度。”地球正在耗尽她的资源,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纸消耗量将达到目前全球产量的两倍。在未来二十多年中,中国将拥有14.6亿人口和11亿辆汽车(像美国一样,每四个人拥有三辆汽车),全国每天将需要9800万桶石油,超过了现在全球的石油产量。
布朗所想象的新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元素在全世界到处可见——能效、循环利用、混合动力汽车、创新的城市运输系统、重新造林计划和其他生态学的尖端努力。但是,人类能够以足够快的速度让自己在灾难面前悬崖勒马吗?我们真的能够根除贫困、稳定地球人口、并为80亿人提供安全的食物和水吗?在喜马拉雅冰川融化和亚马逊河干涸之前,我们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吗?
对地球来说,莱斯特·布朗的B方针是一项不断发展的行动计划,没有绝望,也没有理智的停滞。虽然他的书可能令人恐惧,但它也充满了乐观。如果整个地球都采取一种战时的状态来抗击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布朗相信,“一旦有足够多的事物都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它们就将彼此支持。”
《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
姜春云(主编)新华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被西方诟病在环境保护和减少碳排放方面作为不力。本书的问世,至少向世人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的领导层正在,并且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环境状况的严峻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全书分为生态情势篇、发展理念篇、增长模式篇、适度消费篇、休养生息篇、环保投入篇、环境政策篇、人口战略篇、政绩考评篇、道德文化篇、环境法制篇、前景展望篇。本书的资料价值非常突出,但是缺陷也很明显。所有的问题都泛泛而谈,其影响力和感染力还有待评估。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
庄贵阳著气象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中国太大,人口太多,人民奔小康的心情太迫切,干活太玩儿命,太能吃苦;政府效能太高,出口太多,成本太低,“抢走”了太多人的“饭碗”,所以对全世界的“冲击”太大。这种冲击力也反映在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正走遍世界,花大价钱购买资源和能源,寻求出口市场。而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太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太大,环境污染太严重,人民付出的社会代价太大。中国再这样走下去有点儿像是在自杀。中国的政治可以更清明,人权可以更进步,军事可以更透明,产品质量可以更精细,医疗卫生可以更普及。以中国的进步速度,这些也许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做到。但温室气体排放世界第一的帽子可不是短时间就能摘掉的。面对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短缺等硬约束,中国必须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
庄博士的新著,包括介绍英国经验、分析能源补贴与改革以及分析全球碳市场的有关章节等,尤其是那些分析中国具体政策(如中国二氧化硫排放贸易方面)得失和实践经验的部分。作者提出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但实现这一任务的办法似乎仍然有限,而且还隐隐透出一丝悲观的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