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
2008-11-07李安国刘永宽
李安国 刘永宽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蜡烛快点完了,烛芯(ruì)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shuò)。
B.他们头发斑白,脸色肃穆(mù),定定望着笼罩(zhào)山谷的V形石碑。
C.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kǎn),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ɡè)了一硌。
D.办妥(tuǒ)了这一切,他回到家里慰问邻里,还亲自到信客家里悄悄道歉(qiàn),请他接受代办的事。
2.下面的诗句中,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的画面最接近的一句是()。(2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草色遥看近却无 D.浅草才能没马蹄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指非常有钱)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荒唐,错得离谱)的画面。
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指职务)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D.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的笑。
4.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山坡。(《大中国》)
C.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D.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小芳》)
6.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飘动的黑发,______,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
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C.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D.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
7.诗文填空。(4分)
(1)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出淤泥而不染,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3)浮云游子意,______。(李白《送友人》)
(4)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使它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
9.综合实践活动。(14分)
“5·12”汶川大地震,数万生命罹难,震惊世界。“抗震救灾”之歌,响彻了中华大地。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推出以“爱的奉献”为主题词的大型赈灾义演活动,请就这台赈灾晚会的主题词加以评析,说一说它好在哪里?(3分)
我的评析: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慰问、鼓励灾区的同学,带给他们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他们战胜灾难的勇气和信心,班委会决定发起“爱心赠言”活动。作为班里的一员,请你写一句赠言。(3分)
我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
(3)在班上举行“爱心捐赠”的活动中,一位捐款数额较大的同学嘲笑那些捐款数额小的同学没有爱心,素质低下。如果你是班长,你将会怎样说服该同学?请写出来。(4分)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4)据报道,在四川汶川7.8级地震中,德阳市东汽中学快50岁的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到来时,果敢而坚毅地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着身下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而他却永远地张开着双臂走了……(2008年5月14日新华网)有人提议,要为谭老师立雕塑,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这个雕塑?请描述一下你所设计的雕塑及意义。(4分)
雕塑: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19分)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0.本段文字选自课文《芦花荡》,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年代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鬼子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老头子真的“张皇失措”吗?船真的走不动了吗?这是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⑧段的景物描写将芦花描写得格外美丽,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罢此段,不难看出,老英雄是设好了圈套,让鬼子往里钻,取得了最终胜利。你能根据文段的叙写说出老英雄事先做好了哪些准备工作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下面情景设置,回答问题。(6分)
如果你是一名战地记者,听到了此事,你决定立即前去采访。
(1)你会选择先采访老英雄,还是两位姑娘?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采访老人,你最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访结束后,如果你写一篇新闻稿,将如何拟写新闻稿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
父亲的画面
刘 墉
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了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裤不被磨得起毛。
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那里面有着银白的长毛,很软,也很温暖。
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稀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能再生产这种丝质的内衣。当父亲看着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是因此,在我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海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页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虽然这些书随着我十三岁的一场火灾烧了,我却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叠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像有个父亲的人影,站在我的身后……
父亲爱票戏,常拿着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苏三起解》,后来被母亲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声尖气学苏三?”于是改教了大花脸,那词我还记得清楚:“老虽老,孤的须发老,上阵全凭马和刀……”
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末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地一声,也清清晰晰地看见他左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选自《读者》2007年第16期 有删改)
15.试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4分)
(1)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了深刻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的第一段在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描述了有关父亲的很多的画面,从这些画面中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的结尾说:“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地一声,也清清晰晰地看见他左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8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1)便要还家 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咸来问讯 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各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渔人甚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B.有良田美田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安陵君其许寡人
D.未果,寻病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渔人离去时,为什么桃源人反复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写渔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假如要将桃花源开发为旅游胜地,请你为桃花源拟一则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25.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荐能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
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在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