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训练让我的语文学习插上翅膀

2008-11-07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11期
关键词:石缝篇文章翅膀

黄 浩

我一直对学习语文有着一份旺盛的热情,长久以来从未消退。学习语文,我觉得我有一双能飞翔的翅膀,使我在语言文字的魅力世界里自由翱翔。而给我插上这翅膀的则是阅读训练。我想就此谈谈关于做阅读题的体会。

首先,于未读时生疑。即开卷前,或者是浏览初读时,脑子里要有疑问。比如读《故乡》时,之前我会猜想:故乡一定是美好的吧,作者以故乡为题是不是想表达对故乡的赞美与依恋呢?浏览之后,我又会产生新的疑问:作者为什么觉得故乡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这个问题就足以让我对这篇文章反复把玩揣摩了。在阅读之前生疑,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疑问,这样读过后印象就会深刻得多,理解也会透彻许多。如果是阅读练习,我还会先看看练习题,然后带着它来读文章。当然,这样的问题要少而精。读得多了,“疑”得多了,“疑”的水平便越来越高。有时候,你会发现,你通过阅读解决的问题比阅读练习设计的问题要难得多。这样,做起阅读类题目还怕什么呢?

其次,要细读多读。我一直信奉古人倡导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读书方法。平时读一篇新文章,特别是我喜爱的文章,我至少要读它三五遍。三五遍读过后,即便是一篇长长的文章似乎也变得短小精悍了,所有的内容、情感、意旨都在我的脑子里非常清晰。中考中,我依然采用惯用的“三读法”,即对一篇文章浏览一遍、速读一遍、细读一遍。这样在做题时,便可以反复地在文中寻找答案,融入新的理解,让答案了然于胸。心中有清晰的答案,写在纸上自然一气呵成,用不着修改,也不会影响卷面整洁。

最后,讲求思维训练。开卷有益,我们还要学会“掩卷沉思”。对于一篇文章,要多想想情感表达的细微之处,理解的角度,思考的拓展,写作上的可借鉴等方面。如读完《石缝间的生命》,我会想:面对石缝间的生命,我是不是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它对人生的启示呢?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人生起点、生命选择问题;这篇文章的构思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在作文中借鉴?例如: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描写,将议论和抒情融入描写当中。这样进行阅读,既训练了思维,又促进了写作。平时的思维训练多,考试时就能帮助你缜密思考和完备答案,做出来的阅读题往往能得高分,甚至满分。而作文,排除技巧性的东西,我觉得阅读是它的益友。

爱上阅读,积累有效的阅读训练方法,你会觉得学习语文乐趣无穷,那是飞翔的自由与惬意呀。(指导教师 马二兰)

猜你喜欢

石缝篇文章翅膀
在山石缝中的日子
石缝间的生命
如果
白色翅膀的蝉
扇了一下翅膀
长在石缝间的那棵树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长翅膀的鞋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