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溅落
2008-11-04科技之光
科技之光
虽然跳水划归奥运会的水上项目并且属于国际泳联管辖,但游泳和跳水其实只能算“远亲”,体操才是跳水的“近亲”。只不过体操的空中动作落到地上,跳水的空中动作落在水中而已。1900年巴黎奥运会,瑞典选手就从塞纳河畔木材搭成的高台上凌空飞起,向公众展示了跳水的英姿。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上,10米跳台跳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惜当时还没有多少套路,只能比赛谁跳得更远,美国人谢尔登赢得了奥运历史上第一块跳水金牌(图1)。从早期的瑞典、德国平分秋色到美国一支独秀,从俄罗斯崭露头角到中国后来居上,尽管“百年风水轮流转”,但跳水从来都是奥运会的“核心项目”。
(1)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跳水比赛
身姿曼妙、仪态万方的跳水完全是动态的人体艺术。它需要灵巧柔韧的身体素质,精确细腻的平衡能力,清醒敏锐的空间知觉。一个完美的跳水动作包括优雅的起跳、潇洒的腾空和轻捷的入水,这三个环节对于裁判来说具有同等的价值和份量。
若问跳板和跳台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恐怕就在于跳板是“软”的。作为挠度很大的弹性体,跳板下压时能把运动员踩板的动能变成弹性势能储存起来,然后在起跳时释放,将运动员“弹”向空中。铝合金跳板取代木制跳板后弹性大大增加,使人留在空中的时间延长,一米跳板也来得及做点像样的动作了。然而得心应手地驾驭跳板却并非简单的事(图2)。
(2) 跳台(左)跳板(右)
我们知道,以平衡位置为原点,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产生的来回振动叫简谐振动。跳板在运动员脚下的起伏低昂便是典型的简谐振动,因此走板动作必须与跳板的固有频率合拍,要按照跳板“忽悠”的节奏走,也就是让步频和跳板的基频共振,达到“合板”状态,从而获得动能的叠加和积累(图3)。如果步伐的快慢和跳板的升沉发生频率错位,就会带来力量的相互冲撞抵消,出现“踩死板”的现象。还必须把人和板看成一个系统,体重不同的运动员在完全相同的板上行走,也会使系统有不同的振动周期。这就需要转动支点齿轮来调整跳板自由端的长度,从而校正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般而言,体重较轻、腿部力量较弱的运动员可适当增大自由端长度,使跳板“软”些。体重较大,腿部力量较强的运动员则往往会减小自由端长度,让跳板“硬”些。当跳板回弹到平衡位置时速度达到最大值,这时纵身离板,能获得最大腾起高度。
(3) 运动员跳水时踩踏跳板的节奏是成功的关键
实际情况还要复杂得多,正式比赛用的跳板只有一端固定,属于“单边约束”,压板时与中间的支撑点接触,反弹时却与支撑点分离。这种非线性的结构带来跳板状态的不确定性,只能靠科学知识加实践经验来小心把握和拿捏。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美国跳水名将洛加尼斯在反身翻腾两周时头部撞上跳板,2004年雅典奥运动会中国选手王克楠不慎失足,许多教训都值得记取(图4)。
(4) 虽然没有受到重伤但洛加尼斯却失去了夺金的机会
任何抛射物一旦进入无支撑状态,重心的抛物线轨迹将无可更改,它的转动甚至包括爆炸都不会带来抛物线的变化。跳水运动员也是一样,不管从3米跳板一跃而起,还是从10米跳台腾飞而下,能够停留在空中的时间只有1秒多钟,所有呕心沥血、惊险离奇的“绝招”只不过是让身体各部分围绕质心作相对运动罢了。
一个叫科学家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便是离开跳板时只做前后翻滚的运动员却能在此后“凭空创造”出围绕身体纵轴的旋转,这看上去明显违背了角动量守恒的常识。在没有外部力矩作用的情况下,身体的旋转角动量从何而来呢?1979年,美国的59位资深物理学家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竟然有56%都做出了错误的回答,认为这种旋转不可能发生。面对体育运动的“常青之树”,理论又一次显示了无奈的“灰色”。
有人联想到猫四脚朝天从空中坠落时总能正常着地,认为跳水的旋转动作和猫的转身属于同样机制。这些研究对人类在宇宙空间的无支撑运动也许颇有意义,但解释跳水中的人体旋转却不得要领(图5)。
(5) 猫在空中的坠落过程
我们知道,体操运动员腾空前通过脚与地面的相互作用能产生旋转力矩,由此带来身体在空中的旋转称为“早旋”。跳水规则将“早旋”视为犯规,运动员腾起时只有绕横轴的翻转,“升空”后才通过手臂动作引起的身体纵向旋转称为“晚旋”。其中的全部奥妙在于,随着运动员在空中将一条手臂突然“抛掷”过头,另一条手臂迅速挥摆到髋部,身体形态和质量分布的骤然变化和不对称带来旋转轴的倾斜。为了满足角动量守恒,身体必须将总角动量中多出的一部分转化为纵轴旋转。所以,跳水中“晚旋”的角动量是从离开跳板时身体绕横轴的角动量中“挪用”过来的,此时身体绕两个轴旋转的角动量之和等于初始的总角动量(图6)。
(6) 身体形态和质量分布变化和不对称带来旋转轴倾斜
运动员的入水是一种美丽的“溅落”,在这种固体流体碰撞中,如何让溅起的水花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中的学问至今仍扑朔迷离。入水前最重要的动作是把握时机打开身体增加转动惯量,以“刹”住旋转并确保垂直入水。“压水花”技术更几乎是各国跳水好手的秘密武器,不过基本原则已经为众所周知。起初人们先验地认为将双手合拢,呈流线型入水会阻力最小,溅起的水花也最小。据说有人在“冰棍”式跳水中无意发现不绷直脚尖而用脚掌对水效果更好,于是带来了平掌撞水的压水花技术。实验表明,楔形物体坠入池中时,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便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寻找出路,楔形物的斜面便是这个方向。而和方形物体碰撞的水主要横向运动,因受到四周水的压力无法冲腾而起,这便是掌心向下水花小的原因(图7)。
(7) 手掌撞水压水(左)与双手合拢压水(右)的效果示意图
从10米跳台入水时,瞬间速度达每秒15米,手部承受相当的压力,运动员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同的手型组合适应不同情况。由于入水时身体在空中的旋转很难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正对速度的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于水面,这就是精巧微妙、“细节决定成败”的“揉水”技术(图8)。
(8) 跳水压水花的不同手形
最悦目赏心和令人叫绝的跳水,要数2000年悉尼奥运会才正式进入比赛的双人项目了。两个选手起跳的高度和姿态、空中的弧度和进程、旋转的相位和节律、落水的区域和时间,都必须完全同步、高度协调、互为镜像、如影随形。单人的完美并不等于共同的完美。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都将带来巨大的积累误差。而不同选手只要满足同样条件,彼此的动作便能够互相复制,他们最形象地证明了力学中确定的因果关系(图9)。
(9) 我国双人跳水的当家花旦郭晶晶与吴敏霞在比赛中
看到跳水运动员在弹网和蹦床上进行训练,便再次想到它的“两栖”属性和体操出身(图10)。至于那些妙趣横生的滑稽跳水,惊险刺激的悬崖跳水都逃不出基本的力学规则。今天跳水的“动作代码本”和“难度系数表”已经空前增厚,许多人惊呼跳水运动已经到了顶峰和极限。不过别忘了,20年前就有人做过这种断言。
(10) 跳水是蹦床的“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