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
2008-11-04科技人生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话题,而关于全球变暖的理论早在60年代的中国就有人提出。1961年的1月26日《人民日报》有一篇题目叫《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的问题》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就是第一任国家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图1)。
(1) 早在四十多年前涂长望就关注气候变暖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涂长望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命书,是由中央军委发布的主席令,任命他为气象局第一任局长(图2),那一年,涂长望43岁。
(2) 新中国第一任气象局局长任命书
组建之初的气象局,并不叫国家气象局,它的全称是军委气象局,直接受中央军委领导。
涂长望是谁?为什么他能执掌帅印?他有什么样的身世背景?当时,围绕这些问题,外界有许多的猜测。
面对外界的各种传闻和疑问,只有涂长望自己最清楚,他对党的忠诚和信任,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
1930年春天,24岁的涂长望以优异的成绩留学英国,学习经济地理专业。10月的雾都伦敦,以难得的好天气迎来了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学子,身在异国求学的涂长望,时刻关注着来自祖国的消息。
一年后,正在德国实习的涂长望,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头条报道:中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水灾,家乡武汉有10万人丧生,这场灾害彻底改变了涂长望的志向,他从原来的经济地理转向了气象科学。
两年后,涂长望的硕士论文《中国雨量与世界气候》通过了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答辩,世界著名的《自然》杂志要求尽快发表他的论文要点,涂长望被吸收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这也是皇家气象学会的第一位中国会员。
身为游子的涂长望,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不仅学有所成,还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被批准成为共产党华语支部党员。回到利物浦不久,涂长望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南京北极阁气象台的邀请信,邀请他回国的是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
1934年8月底,中断了博士学位学习的涂长望,离开英国,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旅途,回到了南京。
玄武湖畔,在南京的最高点北极阁,涂长望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北极阁优美宁静的环境,让涂长望心情十分舒畅。他将自己的研究目标定为旱涝的长期预报,而这在中国气象史上是开先河之举。
回国后不久的涂长望,在南京不仅找到了他的事业,还收获了他的爱情。
王回珠(涂长望夫人):他决定跟我结婚的时候,他说,我是爱国的,我就说我也是爱国的。
然而,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涂长望宁静的生活。 1937年,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涂长望观测数据的北极阁成了日军轰炸的目标。
日军的轰炸随时威胁着涂长望的生命安全,但涂长望依然坚持对中国气候规律的研究,他的几篇重要论文都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完成的,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服务于抗战中的中国空军和前来援助的美国空军,希望他们能掌握中国高空气候的规律,多打胜仗。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涂长望来到了美国大使馆,担任编译室主任。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涂长望把珍贵的气象资料,通过各种途径转达给爱国民主人士,再转送到延安,每一次的秘密行动,涂长望都要冒着生命危险。
这些宝贵的气象资料,为装备相对简陋的革命军队提供了准确的气候变化规律,使之凭借这些资料,有效地组织进攻和防守,保证了作战安全。
涂长望的活动很快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于是在地下党的掩护下,涂长望迅速撤离了使馆。
1943年12月28日,涂长望应邀到《新华日报》社参加一个宴会。在这里他见到了一直想见的人。
王回珠:在中央大学,得到了那个请帖,他就把我带了去。在大门口,周总理跟邓大姐跑出去接应我们,那个时候特务还在门口,都看见了我们签字。
在和涂长望交谈时,周恩来特别问起他关于气象研究方面的问题,党的领导人对气象研究的重视,让涂长望觉得自己的工作责任和意义不同一般。
1949年10月1日,涂长望和来自各界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见证了新中国宣告成立这一历史时刻。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全国气象工作人员寥寥三百余人,气象台站也仅有72个,许多地方还是一片空白,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器材和人才的不足。很多事情,涂长望都必须亲自过问(图3)。连购置办公器材和人员薪酬都亲自制订预算报告。
(3) 亲力亲为的气象局长
为了充实气象队伍,涂长望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们,希望他们能够回国效力。
这些学生中就有后来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教授。
叶笃正:我收到了涂先生的信,叫我回来 我就立刻回来了。
陶诗言(气象研究专家):当初去上任的时候,我仅仅是一名助理研究员,就是现在的助理讲师,是涂长望带着局里一些高级人员亲自到北京车站来接的我,这一点我印象很深。当时我不是什么教授,他却礼贤下士,让我很感动。
但远水难解近渴,涂长望觉得当务之急是培养气象系统现有人员,他想尽办法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1953年,涂长望在原气象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气象专科学校,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气象高等学校。涂长望担任校长。
两年以后,经陈毅副总理批准,气象专科学校迁往南京光华门外,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
1954年8月,按照毛主席的《转建命令》,全国气象系统完成了建制转移,涂长望被任命为中央气象局第一任局长。由于技术设备方面的原因,50年代,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依然很低,误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1953年初春,气象预报分析,当年的最后一次寒潮已经过去,不会再出现大面积的霜冻。此时地里的小麦、高粱等农作物已经开始露出嫩芽,就是根据这个预报,人们解除了预防霜冻的措施。然而,3月12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害突然袭来。
?陶诗言:1953年3月12日,我永远忘不了,一次大寒潮下来,我们没有预报,河南全省小麦都冻死。这个可不得了,周恩来下命令彻查,军委政治部派一个工作组来,我们左检查右检查,最后没有受到处理,涂长望了解,我们没预报出来,是技术力量不足,不是责任性事故。
此次寒潮还涉及到了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全国170个县,豌豆、蚕豆及春种黄豆、高粱几乎全部冻死,减产约300万吨。
当时气象工作靠的仅仅只是几张气候云图,多是经验性预报(图4),并不能准确及时地预测天气的变化;而导致气象预报失误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先进设备。
(4) 我国早期气象预报仅靠经验和几张气候云图
为了解决技术设备落后的局面,经周总理批准,涂长望设法从英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气象雷达(图5)。新设备的引进很快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53年8月,江苏北部连续降雨,水利部门正准备开放蓄洪工程,但由于气象预报阴雨不久即可停止,因而作出决定暂缓蓄水,结果预报正确,挽救了蓄洪区的30多万亩庄稼。
(5) 从英国引进的先进的气象雷达
以后气象部门买了最新最大的电子计算机,用它来做天气预报,跟经验预报配合起来,效果就好了很多,进步很大
在涂长望的努力下,世界最先进的数值预报也被引入中国。只有两三分钟的天气预报节目,历经50年的变化,有了今天的样式。
经过不懈的努力,全国气象台站从建国初期的70多个,到1957年增加到了1600多个,气象台站网覆盖了全国,达到了国际标准;气象人才从解放前全国仅有的二、三百人发展到完全满足当时气象工作的需要(图6)。
(6) 气象台站网和气象工作者快速发展
世界各国科学家对中国的气象成就十分敬佩,亚洲周边国家更是受益匪浅,国际气象合作日渐开展。由于涂长望能说流利的英语和德语,在出访英国、波兰、德国、奥地利等国时,中国代表团都以有如此出色的活动家而备受关注(图7)。
(7) 涂长望是气象学专家也是社会活动家
王素梅(气象研究专家):他在全世界的和平运动当中 也是挺有名的。他不但是气象学家 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确确实实是个社会活动家。
工作之余,涂长望会抽空陪家人逛逛公园,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这是他早年在英国养成的好习惯。
王回珠:骑马、游泳、骑自行车,他都会。
涂多彬(涂长望女儿):打羽毛球,还有跟留学归来的那些学生打桥牌。
王素梅:他不太跳舞,他挺会健身运动的。冬天游泳,到国际俱乐部室内游泳池,平时就打乒乓球,每天都要锻炼一个小时。他很注意锻炼身体,所以身体很结实的,出差时没有锻炼器械,他起得很早,就跳台阶,跳上去跳下来。
?1958年第三次全国气象会议在桂林召开,确立了依靠群众办气象的方针,9月底,50多岁的涂长望带领秘书刘广汉等8名同志到内蒙、山西检查工作。在内蒙草原检查工作期间涂长望时常感到头痛得很厉害,走路也总是摇摇晃晃。
刘广汉:他喊着我的名字,说广汉,走路怎么走不平了是什么道理?我当时不理解,我说路是平的啊,后来才知道他已经得了病了。
到了山西,涂长望的头痛不断加剧,饮食也开始减少,秘书刘广汉担心涂长望的病情加重,建议他早日返回北京。但涂长望坚持一定要完成原定计划才能回去。他在山西、内蒙出差共38天,先后视察了几十个偏远山区的台站。10月底,身体虚弱的涂长望回到北京经医院检查,发现脑部出现肿瘤。由于脑瘤压迫视神经,涂长望视力明显下降,已需要用拐杖帮助行走。当涂长望得知在他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台风灾害,造成5000人死亡或失踪,近千艘船只被毁的消息后忧心忡忡,常常自责病魔给工作造成的影响,不久,涂长望不顾病痛的折磨,结束疗养返回北京。
回到北京后,涂长望就让秘书通知相关人员带着图表汇报情况。他虽然只能使用一只眼睛,但是图表他都亲自看。
由于脑瘤不断扩大,涂长望再次住院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视神经受压迫加重,眼睛无法正常聚焦。他就把一个眼镜片涂黑了,一边黑,一边是白(图8)。
(8) 戴着黑白眼镜依然乐观
涂多彬:这样他可以替换着用一只眼睛看,这只眼睛看累了呢,再换另外那只眼睛。
在生命弥留之际,他想到的还是气象事业,在右眼失明的情况下,他仍然艰难地写下了数千言的气象工作建议书,提出了全面、精辟而宝贵的气象发展工作意见(图9)。他还准备了材料,向有关部门写信,希望领导安排人来接替他的工作。
(9)图组:(9-1)弥留之际最留恋的是气象事业(9-2)用生命的最后时光写成的“气象工作建议书”
涂多彬:弥留之际,他伸出两个手指就不肯放下,大家根据他喃喃的听不清的声音,就猜,是不是你说还能工作20年?他点点头,一边流着眼泪,大家也都流泪了。
1962年6月9日早晨5时35分,年仅56岁的涂长望离开了他亲爱的家人,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和朋友,离开了他一生钟爱的气象事业。
他在病床上戴着黑白眼镜完成的文章,时隔20年后,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今天,人们仍对这位科学家充满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