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
2008-10-31韩颖
韩 颖
中国是诗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其中李白和杜甫双峰并峙,是最伟大、最著名的两个,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小朋友们喜欢排座次,禁不住要问一声:诗仙、诗圣又究竟何人为先,李白、杜甫到底谁是第一?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而且说不清楚。不光是我们说不清楚,历代的许多研究者都没能说清楚,几乎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疑案。因为对文学的评价,不像体育竞技,谁跑得快、谁跳得高谁就名列第一,谁就是冠军,清清楚楚。而文字评论具有主观因素,就像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李白,有人喜欢杜甫,所以人言言殊,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人,他的评价也是变化着的。比如郭沫若先生,他写《李白与杜甫》,开始时尊李贬杜,后来遵奉杜甫,再后来还是扬李抑杜,可说是一改再改。
虽然没有定论,但也有一些基本的看法,大家还是比较公认的。通常的情况是这样:年轻人多喜爱李白,上了年纪的人多欣赏杜甫;那些性格豪放的人容易痴迷李白,那些禀性持重的人则更会推崇杜甫。这与李白、杜甫的诗风有关。李白的诗风是飘逸豪放,是唐诗浪漫文风的集中体现,杜甫的诗风是沉郁凝重,代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而文学欣赏是有心灵间的共鸣的,心灵的共鸣是人们评价文学的依据。其实,这种评价的主观倾向从诗仙、诗圣的冠名中也可以看出来。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杜甫,看一看诗圣“圣”在何处。
杜甫于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省巩县,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病逝于旅中船上,一生经历了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四朝,亲历了开元之治和安史之乱两大历史事件。也就是说杜甫见证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全过程。大家知道,唐朝经太宗贞观之治到玄宗开元之治达到鼎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盛唐),但经过安史之乱的破坏走向衰落。杜甫亲眼看到了唐朝的巍巍大厦轰然倒塌、盛唐气象不再的变迁。他写过一首诗,叫《病柏》,说是“有柏生崇冈,童童如车盖”,“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蚳枭志意满,养子穿穴内”,“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意思是说有一棵生长在山冈的千年老柏树,本来高大茂盛,郁郁葱葱,但没想到有朝一日忽然从根里烂起,还有一些猫头鹰在树干里打洞蚕食,所以眼看着要枯萎病死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棵柏树其实象征着大唐帝国,它曾经很辉煌,但现在腐朽了,快要崩溃了,那盘踞在树干里打洞的猫头鹰自然就是指安禄山、史思明这些败国害民的民族罪人。从这里我们已经感受到杜甫诗歌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特征了。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杜甫本人就被安史叛军俘虏过,他的幼子则在战乱饥荒中活活饿死,所以他对安史之乱怀有切肤之痛,并用他的如椽之笔记录了这场历史事件。这些诗上关社稷,下计苍生,忧国忧民,反映时局,后人称之为“史诗”。意思是说,杜甫的诗真实、完整地记载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以及它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读这些诗就可以了解安史之乱,要了解安史之乱就要读这些诗。这些“史诗”正是杜诗中的精华。
确实是这样的。就在动乱之始杜甫被解押长安途中,他目睹了国家和人民饱受战乱蹂躏的惨状,当场写下了“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橐驼指胡人叛军)满旧都”的诗句。从这句诗里我们可以想像得出,叛军在长安的暴行,他们杀了多少人,连风中都充满血腥味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春望》也是杜甫滞留长安时写成的。请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读这首诗,我们也仿佛看到了战争的惨景。“国破”一词令人胆裂,“城春”却反衬着国事衰败,人烟稀落。甚至连花草也因国家的灾难而流泪,春鸟也因人民的苦难而惊恐地哀鸣。当时,诗人与亲人分居异地,妻儿音信全无,虽然万分思念,却因烽火连天,连一封家书都不可得,于是徒生“家书抵万金”的感叹。在这样离愁的日子里,杜甫的头发变得又白又短(稀),以至于连发簪都无法束上了。
还有比这更凄惨的景象?还有比这更透彻的反映?可以说,文学作品中反映安史之乱要数这首《春望》为第一了,浦起龙《读杜心解》就说它“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唐军发起反击,与叛军决战于陈陶。杜甫写有《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夜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夷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当时叛军势大,唐军处在下风,陈陶一战有四万战士血染疆场。杜甫的这首诗篇以悲愤的笔触写出战役的惨烈,对为国捐躯的烈士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叛军的凶残进行愤怒的谴责。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已经八个年头,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勘乱成功,一路高歌猛进,收复失地。饱尝战乱之苦的杜甫大喜若狂,写下了《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种喜悦之情是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全篇诗情激荡,犹如春潮,文辞恣肆汪洋,就像摧枯拉朽的战场大气磅薄,抒发出人民群众渴望结束战争、期盼和平和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有人把这首诗美誉为“杜诗中第一快诗”,它又何尝不是整个唐诗中的第一快诗。说实话,像这样的“史诗”,没有对安史之乱的亲身体验,没有一腔忧国忧民、热心救世的圣人情怀,光有飘飘欲仙的诗才是写不出来的。这也就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缘由了。
杜甫的这一类诗作很多,特别有名的是所谓的“三吏”、“三别”,就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还有《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等。
当然,如果说杜甫的风格只局限于沉郁凝重,也是不全面的。其实,杜甫也写过许多抒情浓郁、诗意飘逸的诗篇。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现在我们来欣赏那首著名的小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里面那种赏春、恋春的欣喜之情,惬意、闲适的诗意,还有幽淡而又有趣味的哲理,实在只有像孟浩然的名篇《春晓》才能媲美呀。特别是“春雨润物无声”的意境多美啊,现在我们常常把母亲、老师的爱比喻为润物的春雨,因为它是一种大爱,不发宣言,默默无言,但滋润我们的心田,而且是那样的持久和强烈。
还有那首《漫兴》: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小诗写的是春景,春色如画,栩栩如生:杨花铺满小径,成为花径,荷叶点缀清溪,成为花溪,竹笋在地下暗暗生长,等待着雨后破土而出,小水鸭静静地躺在母亲的身边,但又有谁能知道它在想些什么呢?春景里蕴含的是诗人的绵绵情意:那种陶醉于宁静和平生活里的幸福和喜悦之情。情景交融一体,人与自然妙合无间,这是多么动人的美妙画图啊!所以说,杜甫的诗风是多样化的,他以“史诗”而为诗圣,但他的抒情诗也同样出色,与李白、王维、孟浩然一样同为唐诗中的翘楚。
最后,我们想告诉小朋友一个文学史的常识:杜甫有许多别称别名。比如杜陵布衣(或杜陵叟),这是杜甫的谦称,因为他的先祖(十三世祖)——晋代名将杜预是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杜甫为之自豪,就以“杜陵”自称。又比如杜甫曾一度居住于长安城南的少陵地区,所以史称杜少陵。再比如,杜甫在朝廷做过工部员外郎,这是杜甫一生中官阶最高的职位(有人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所以后人称他杜工部,他的诗集通称《杜工部集》(也有叫《杜少陵集》的)。杜甫晚年在成都自建草堂安居,所以后人称他为杜草堂,他的诗作被编为“草堂集”。现在,杜甫草堂已成了成都的名胜,一个世界公认的诗歌圣地。小朋友们有机会不妨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