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及范例

2008-10-30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9期
关键词:石块沙子瓶子

梦 阳

【真题回放】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老师让学生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

一个学生说: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

一个学生说: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块应该先放进去。

还有一个学生说: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析】

自主命题以来,前几年的北京卷作文命题变化一直很大,从2004年几乎没什么限制的话题作文“包容”到2005年限制很严格的命题作文(而且只能写作议论文)“说安”,这样的大幅度变化让备考生和老师弄得无所适从,当然,这也正是命题者还不成熟的探索;再到2006年很被看好的“北京的符号”不仅彰显了时代特色,而且考查了考生的文化感悟能力,说明了北京卷作文命题正走上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而2007年考查考生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句的审美感悟则既是对2006年作文命题思想的延伸,而在形式上则又有了新的变化——列出了可供参考立意的提示,真正体现了限制与自由并存的作文命题形式;与2007年高考作文题型毫无二致,今年的北京卷作文题还是新材料作文,并且也提出了几条可供参考写作的立意(2007年是5条,今年是4条),并且也要求“展开联想”和“自定角度”,所不同只不过是把去年的诗句换为课堂上的一则小实验,由引导学生体悟美转为了引导学生对人生与生活作理性的思考罢了。这也正说明了北京卷作文的命题逐步找到了稳定的命题点,这在未来的备考中是很值得关注的。

针对这则材料,按照“自定角度”这一要求,我们在全面阅读了材料之后,首先可以按照材料中的“学生说”来分别立意,则可有以下可供选取的角度:

一、极限问题:很多时候所谓的极限往往是理论上的,而事实上是可以突破的,比如说人的生命极限——理论上是7天不食不饮,但汶川地震中却有人埋在废墟中196小时后奇迹般地生还……其实,在这次地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可写;除了这些生命的极限外,我们自身的生活中一样也有素材,比如高三学生,无论目前的生活多么紧张,总会还能再挤出些时间的。其实,这里就可以把那些石头理解为每天的上课、睡觉时间,沙子则可当做吃饭、娱乐、看电视等时间,水则好比闲谈等耗费的时间,这样看来,其实自己的时间运用并没达真正达到极限。而事实上,大家的成绩差异往往也就是由怎样充分合理利用课下时间造成的。

二、顺序(主次、方法)问题: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顺序,抓住主次,这样才能做得更快、更强、更好。尤其是在实现人生的意义上,更是如此。人生其实就像那个瓶子,而知识、能力则如那个石块,只有趁着年强老早就把“石块”装进人生的“瓶子”,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否则,“瓶子”里老早装的尽是吃喝玩乐的沙子、水,恐怕到觉醒时已经很难再装进“石块”了,此生也只好在遗憾中渡过了;再比如写作抗震救灾这一热点,则可写要先救灾,然后才是重建、追究责任、防疫等问题。当然,也可结合学自己来谈怎样学习等。

三、“还有一个学生”的话也只得我们思考,那么大家也可以由此来深入发掘,展开联想。

四、最后的省略号其实旨在告诉考生,对该事还可以有自己的独到的理解。比如可以把瓶子比作人生,而石头则是知识,沙子和水则分别是执著和智慧,只有这三者同在,人生才会充实、完美。

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材料的上半部分来立意:比如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答案的角度来看,则可以从该怎样教育学生的角度来立意;从学生群体的表现来看,则可以从凡事不能仅仅看表象或者观察要与思考同步等角度来立意;从那位小男孩的“没满”来看,则可从“坚持自我”或“相对与绝对”的角度来立意;从那位男孩的最后表现来看,则可以写作“创新思维”的话题……

总之,这是一道非常富有开放性的试题,可供选择的角度非常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所选角度务必要契合材料。

满分文一:

民族的比重

北京考生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句话:“只产生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同意这句话。

英雄是高大的,坚硬的,就如广口瓶中装满的石块,他们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但一个民族决不仅仅需要脊梁,一个有骨有血有肉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

我想,“石块、沙子、水”的道理一定是水泥匠发现的吧。沙子填充石块的缝隙,而水又注入沙子的空隙,这样它们三位一体成就了一个坚固的实体。这个实体不会被分裂势力所消化,如鲠骨卡在一切恶势力的咽喉。它是如此的团结,而又在石块、沙,还有水的不断变位中凝聚,这全应归功于石块、沙还有水的各自特点的有机结合。这就是一个强大民族的比重。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大江带来无数英雄的名字,使它们如石块沉入岁月的河底,而肉体随江而逝。华夏的河床,先由英雄铺就!这些磐石中,有仰天长啸“还我河山”的岳飞,有抑断最可怕的样枪——烟枪的林则徐,也有卧倒在火海中的邱少云,扑倒在铁轨上的欧阳海。这些人铺就了中华坦途,而铺路石就是他们的肉体。

所以有人说:“死去的英雄比活着的多。”但我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正如充满石块间的沙砾,他们除了“量”与英雄不同外,其“质”是一样的——石英,同样的坚硬。在前天的电视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位老人,他是一位火炬手,他的名字是袁隆平,一个十三亿中国人都知道的名字。他没有建功于疆场,也没有立业于政坛;他只是呆在稻田中,一呆就是二十多年,而他的“儿子”则被播散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而撑起整个中国的农业。无需多言,许多人都如袁隆平爷爷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伟大的英雄太少,他们无法攥起民族的每个细节,而这些细节,只能由平民化的英雄来完善,这同样值得歌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似乎历来百姓都被比作水。水乍一看是柔弱的,但“抽刀断水水更流”。没错,是百姓,这一看似柔弱的群体,渗透出一个民族的点点滴滴。百姓,是民族腾飞的根本,因为他们有如水的力量与善良,如同黄河之于华夏。毛主席说过:“我们什么都可以邈视,但我们不能邈视黄河!”

没错,一个民族的比重就是如此:英雄伟人是骨,杰出人才是肉,普通百姓是血。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正如装满石块、沙土、水的瓶子——一旦凝结,将牢不可摧!

【评点】

“民族的比重”?相信每位读者面对这样命题都会惊讶而疑惑,是的,它与材料何干?民族又怎么会有比重?读者便会禁不住要知道个究竟,那么,这样作者便达到了精心拟题的目的——涵盖主旨、吸引读者。细看文章才知道,原来作者通过大胆的联想,以类比手法将民族比为瓶、将出色英雄比为石块、将一般英雄比为沙、将老百姓比为水、将大家万众一心比为沙、石、水凝结于瓶中无坚可摧。这样,不仅巧妙地切入了材料的主旨,显得自然圆融,浑然一体,而且新颖别致——有一个小小的实验生发出强国富邦之思,让人不仅惊讶于作者认识的深刻、高远了,文章便也因而显得大气磅礴、令人击节叹赏了。

满分文二:

生无止境,跃进无息

北京考生

古人云:“生无止境。”寥寥四字,已成至理。

然而古往今来却总有人悖乎此。他们自负于自己的熠熠才华,锋芒毕露:他们以为自己人生成就之瓶已然满盈,傲睨尘寰。

于是嵇康的打铁铺中传来不驯的声音;于是阮藉的途穷路上响彻寂寞的泣诉;于是滕王阁上,是那个自负的王勃倚栏作赋,傲对诸公;于是雕栏玉砌,是那个自艾的李煜独视春水,目无下尘……若说是时代的无情给了他们失意的颠沛,我想却不尽然。是他们的自负蔽住了自己寻找光明的双眼;是他们的自满阻碍了不断超越前行的道路。

若把人生的成就比作一个小小的玻璃瓶,他们总以为自己才华满盈,成就充斥了全部的生命,殊不知,成功的极限未曾存在,不断的追求仍有空间,一句“生无止境”,他们未曾彻悟,于是他们的成就,只是为后人留下几篇用痛苦和迷惘压榨出的文字,仅此而已!

纵使“石块”已经满载,仍可有“沙子”、“清水”注入的空间。人生于世亦如是,永远不停息,空间无止境!

就好似那从巍巍青山中、幽幽流水畔走出来的沈从文先生,他们不断追求、不断跃进赢得的,是国人的欣赏与爱戴、尊重和景仰。

坍圮的白塔,比屋的碾坊,孤行的渡船,艳晦的河滩……每每伴着静夜里的山歌,伴着虎耳草的香气捧读先生的文字时,我们难以忘记这位作家的笔耕不辍,这位语言大师的学无止境,这位民俗学者的不断跃进。一册《边城》中的神韵美文便是见证;一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的旖旎风情便是见证……

然而更令我们赞叹的是,当国人将“关注人性善美,构塑民族理想”的赞美之辞赋与先生的时候,他只是微笑地说:“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年已垂垂,鬓已斑白,却依然不停息不满足,依然相信自己的人生之瓶尚可注入更多的收获,如此精神,怎能不令我们崇敬呢?

原来,极限,决不可用量化尺度去衡量。因为或许,极限未曾有过明确的界限,不断跃进,你便会发现,本已有所成就的自己实则有着如此大的发掘空间。

就像那个可以不断载入新物的玻璃瓶,看似达到极限,实则还存在空间。因为,生无止境;因为,跃进无息。

【评点】

文学需要个性,而考场作文也一样需要展示个性,唯此,才能给阅卷老师以眼前一亮之感,从而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此文即是如此的富有个性:嵇康、阮藉、王勃、李煜等历史名人在考生笔下却“仅此而已”,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认识让人读来不由一惊,而事实上在考生“是他们的自负蔽住了自己寻找光明的双眼;是他们的自满阻碍了不断超越前行的道路”这样的独特认识中,的确是有道理而又令人信服的,这样,也就使得文章的立意新、深;人们眼中的沈从文本是文学大师,而考生笔下他却成了民俗学者,不仅语出惊人,而且令人深思,其实这一点展示的是考生对“无常生活的从容辗转”的感叹,是对“学无止境”的深情赞赏——这又暗中扣住了材料的主旨,进一步使得文章深化了考生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展示了考生的学识;大多考生行文时是由材料而转入生活,而此考生则先生活而后归结到实验,有种水到渠成之感,这也正巧妙地彰显了实验材料的普适性和哲理意味。这样的文章,又如何不令人叹赏有加呢?

满分文三:

我们在追求什么?

北京考生

我们在追求什么?在高考考卷上,我不禁这样发问。

很显然,此刻的我,奋笔疾书,目光炯炯,我正在书写我12年的寒窗苦,未来的大学路。我在追求着更高的分数,更好的学校,而在未来呢?我想我还会追求更高的职位,更多的金钱。

欲壑难平,此言得之。

就像那个神奇的实验,石头放满了还能放沙子,沙子放满了还能再灌水,似乎一个小小的瓶子竟蕴藏着宇宙的无穷,人们似乎坚信,那肉眼不可辨别、显微镜尚且吃力的缝隙里还能再塞下些什么。

人们热衷于这种游戏。就像股神巴菲特所说:“钱对我来说早已没有了意义,我现在仍拼命地赚钱只是为了充实我无聊的生活。”

我看到同学们整日抱着书本背写作素材,背答题规律,恨不得把整个大脑都塞满,我们把花季快乐的回忆换作一堆堆古人的语句,把人生的朝阳埋入层叠的试卷。

何必呢?学知识是为了理解,让它升华我们的灵魂,把考试看作八股,让思想受到禁锢,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我想,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更高的分数,我们的欲望所在,应该是灵魂的升华,世界的安宁与平和。

停止塞满那个玻璃瓶吧,它已不堪重负,如果再继续下去,它肯定会破裂。那时,石块、沙砾散落一地,清水变得浑浊,先前一切努力变成徒劳。

何必要塞满那个瓶子呢?留下一些空间,让石头可以叮当作响,让沙子可以缓缓流动,让请水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柔情。

何必要苦苦追寻所谓的幸福生活呢?其实把金库填满并不一定是幸福。幸福就存在于那欲望未及的空间里。

又何必要追求一味的现代化,把楼建得更高,把自然消灭得更彻底?我在英国看到那些随处可见的古老的建筑,家家门前茂盛的绿色,以及窄窄的马路对面那幽深的小树林。人与自然相生相依,何必拼命把动物都塞进动物园,把植物都种进瓦盆里?给它们留下空间,也是给我们的灵魂留下空间。

我们在追求什么?在最后,我还是要这样发问,希望大家都能时时停下脚步,轻轻地问上一句,我们在追求什么?

【评点】

由于时间、心境等的限制,考场作文往往很难写出深刻的思想,因而,思想深刻的文章也就很易于获取高分。此文即是如此,文中那深刻警人的思想对求名逐利者来说恰如当头棒喝,对

对忙忙碌碌者来说则如一剂清凉散,令人不禁感叹万千。尤妙者是众多考生都在行文中思考那个瓶子究竟该填的时候,作者却语出惊人:“何必去填;留一些空间,享受自然与生命。”

这样新颖独特的立意,不仅切合题意,而且也符合“自定角度”这一要求,且暗中还具有批判意识。实有一石三鸟之妙。接着作者从做学问、谋财富、求现代等方面惊醒审视,乃至批判,并在对比、分析了一系列现状后,发出了“给它们留下空间,也是给我们的灵魂留下空间”的呼唤,从而使得作者的思考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作为杂文,文中大量反问、设问句子的运用,不仅使得本来就很富有战斗性的文章更犀利、思辨色彩。

猜你喜欢

石块沙子瓶子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一粒沙子的历史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翻石块
一粒沙子
发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