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断章》解读
2008-10-30杨景龙
杨景龙
卞之琳(1910—2001),现代诗人,江苏海门人。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1930年开始创作并发表新诗。上世纪30年代曾任《水星》、《新诗》等刊编委。先后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50年代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诗刊》、《文学评论》编委。著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汉园集》等。
这首两节四行的小诗,原是一首长诗删节后留下的断句,所以题目就叫“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收入《鱼目集》。关于这首诗的寓意,批评家刘西渭曾与诗人多次反复讨论,此后又有许多文章对其进行分析评鉴。“一首美丽隽永的象征小诗”,“永久在读者心头重生”,读者“凭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在这个小小的艺术世界中做一番遨游,构建自己‘灵魂的海市蜃楼”(刘西渭《答〈鱼目集〉作者》)。
针对《断章》的理解多有歧义,诗人指出:“我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表达形而上层面的“相对”哲学观念,是这首诗的创作主旨。
在诗的领地内,形而上层面的哲学观念,离不开形而下画面中的人物风景意象。全诗两节,主要意象“你、桥、风景、人、楼、明月、窗子、梦”互相关联转换,手法一如南宋杨万里《登多稼亭》诗句“偶见行人回头望,亦看老子立亭间”,清厉鹗《归舟江行望燕子矶》诗句“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这种手法与现代派艺术的意象叠加和电影的蒙太奇相近。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你”是审美的主体,映入眼帘的“风景”是审美的客体;在同一时空中,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的“人”,已变成审美的主体,“你”这个原本在看风景的“人”,又变成了被“他人”看的“风景”,原来的主体此时又成了客体。在这形而下的意象画面中,作者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而一切存在也都是互为关联、互为主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
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考,诗人又推出了现实与想象图景结合的第二节诗。“你”是这幅“月色临窗图”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然而就在此时此夜,浑然不觉的“你”已经进入哪位朋友的梦中。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变成梦中人的“你”则又成了客体。
在美丽隽永的画意诗情里,诗人传达了超越情感之上的诗的经验,象征性地寄托了知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