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解码城市
2008-10-16第十放映室
第十放映室
对于规模日益庞大臃肿的城市来说,便利发达的交通是不可缺的。公车、火车、港口、船只、飞机等交通工具构成了城市的四通八达的体系,就像城市的经络血脉,赋予一个城市活力和灵动。交通是城市的延伸,为城市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固定的建筑和城市增添丰厚的内容,由此也引发了无数精彩的故事。
交通常常成为电影的表现场所,因为它们是活动的,充满了变数,充满了不可预知的神秘。同时这些场所又是封闭的,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为惊险刺激的故事提供了最佳场所。
无数恐怖惊悚的影片都和交通有关,比如电影《死神来了》就和交通有不解之缘。在《死神来了1》中,一场飞机大爆炸令所有的人心有余悸,而到了《死神来了2》中,则把目光锁定在了公路连环撞车上。这种对交通工具的青睐似乎并非某一个电影导演的偏好(图1)。
(1)形形色色的人借由交通从一个场所到达另一个场所,从人生的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这其中,发生了许多或神奇、或刺激、或惊险恐怖的故事
巴士惊情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依靠脚力行走显然已不可能。在人们拥有私家车之前,一种为大众服务的集体运输工具应运而生。这就是公交巴士。最初的巴士队伍是由马车组成的,如今,这种跑遍大街小巷、拥有固定班次和固定行走路线的运输工具已经成为城市中最寻常的风景。
疯狂巴士
电影中总是少不了巴士的身影,因为它们已经同城市连为一体,成为不可或缺的符号。不过这些作为背景匆匆驶过的巴士充其量也只是电影中的群众演员,真正将巴士作为主角的电影最经典的要数好莱坞的《生死时速》。
《生死时速》中,体型庞大的老式巴士被恐怖分子安置了一枚设计巧妙的炸弹,只要车速达到每小时50英里,炸弹就会启动,如果速度再降到50英里以下,炸弹就会爆炸。速度成了这辆巴士的生命线。警察杰克和无辜的乘客在这辆永远不能停止的巴士上等待着自己不可预知的命运。
显然,好莱坞的剧本设计比这枚炸弹更有创意,源源不断的困境正是成就一个精彩故事和一个孤胆英雄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密闭的空间、有限的时间、疾驰的速度,在一辆司空见惯的巴士上汇聚了如此多的戏剧冲突,让主人公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警察杰克钻进飞驰的巴士车底解除炸弹的一幕可谓惊心动魄,可以称作巴士冒险史上的经典。像《生死时速》这样极致的设计并不多见。影片的前半部分几乎全在这辆巴士上展开,这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交通工具让人有一种真实感,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刺激感,超过三亿的票房让电影人对小小巴士另眼相看(图2)。
(2)《生死时速》中那辆疯狂巴士在乘客的尖叫声中横冲直撞,跌跌撞撞
如果说《生死时速》中的巴士让人刺激,那么《木乃伊归来》中的双层巴士就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被木乃伊盘踞的巴士想必给了观众不小的刺激。
在电影《哈利波特》中,我们可以看到魔法世界中专门为落难的巫师准备的骑士巴士。多年之后,这样先进的巴士会不会真的出现在我们的街头呢?《哈利波特》的想象,让人们对巴士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图3)。
(3)《哈利波特》中的智能巴士宽敞明亮,不但能自己看路,准确测量距离和时间,还能在瞬间刹车,杜绝一切交通事故。最厉害的是它能根据空间自动变形,伸缩自如
在香港电影中,巴士也常常成为营造刺激场面的得力工具,尤其是以杂耍方式玩遍了几乎所有交通工具的成龙,更是常常和巴士搭戏。不论是在疾驰的巴士车顶大战,还是上演飞身跳车的惊险一幕,看中的正是公车有限的空间和速度带来的不稳定性。《警察故事》荣获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给成龙挑战个人体质极限的奇观式打斗以最大的肯定。可以说,横冲直撞的巴士伴随着成龙开创了香港电影的一个辉煌时代(图4)。
(4)1985年拍摄的警察系列的第一部《警察故事》中,成龙所扮演的警察陈家驹用一段精彩的疯狂巴士博得了满堂彩。成龙用伞作为支撑悬吊在巴士外的场景令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大呼过瘾
2004年的《新警察故事》中,成龙对巴士的热情依旧不减。同10年前的《警察故事》相比,这次巴士的疯狂程度有增无减。除了成龙的纵身一跳之外,巴士还从郊区偏僻的路上开进了闹市区,横冲直撞中,火花四溅、噼啪作响,场面可谓壮观。当然,巴士上还有一群等待拯救的无辜乘客,这样英雄主义才有了用武之地。即使在已经饱受好莱坞视觉刺激的今天,成龙的疯狂巴士依然具有震撼的效果。
巴士情深
同样是好莱坞的电影,《16街区》里的巴士却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情感。布鲁斯威利斯所扮演的老警察杰克负责将一个污点证人艾迪押送到法庭,但途中却遭到了犯罪势力的劫杀。情急之中两人逃进了一辆巴士。
这辆巴士成了困住杰克和艾迪的牢笼,但也成了他们最后的坚守之地。杰克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在他的布置下,这辆无法再行驶的巴士一时倒也难以攻克。
真正想要杀死艾迪的,其实是警察中的腐败分子,为首的正是杰克多年的老搭档。在重要的关头,杰克选择了自己年轻时没有勇气坚持的正义,他勇敢地保护着艾迪。
外面是真枪实弹层层包围,而公车内却是另外一个世界。杰克年老多病,马上就要退休,却在最后的任务中遭遇突变。艾迪胆小怕事,喜欢喋喋不休,他最大的愿望是去西雅图开一个蛋糕店,制作各种精美的蛋糕。在逃命的间隙,杰克和艾迪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祥和。被劫持的公车里弥漫着一股温情。
杰克知道老搭档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他借着释放人质的混乱场景,将艾迪送下车去,满足他去西雅图开蛋糕店的愿望。布鲁斯威利斯所演绎的这个患有心脏病、腿脚不灵光的老迈警察,一反之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动作英雄形象,在这一刻焕发出比任何英雄都要灿烂的人性光辉。而这辆贴满了报纸,已经无法行驶的巴士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性意义。
电影《忘不了》以绵绵深情诉说了发生在香港的一段巴士情缘。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巴士司机阿文遭遇车祸,留下了未婚妻小慧和阿文与前妻的儿子乐乐相依为命。为了抚养乐乐,小慧自己做起了巴士司机,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女巴士司机的艰辛可想而知。小慧处处遭人排挤、被同行抢客,被警察罚单,然而在她心里,这个牌号1314的小巴是她和阿文共同的记忆。每当她开着小巴,就能感觉到阿文与她同在。巴士是她的回忆,她的牵挂,她愿意永远开着小巴继续着和阿文同在的日子。
阿辉也是巴士司机,这个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男人常常帮助小慧,他主动教小慧如何在路面上争生意,渐渐两个人之间已经不仅仅是同情和感激。
然而,小慧留恋的是曾经的阿文,还是现在的阿辉?他们陷入了痛苦之中。巴士每天从东跑到西,可是人生却不能一直徘徊在回忆中,必须走出过去的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久经思量后,两个人决定卖掉巴士,共同奔赴幸福的明天(图5)。
(5)香港是一个岛屿城市,道路狭窄难行,小慧开的16座小型巴士专为香港的小路而设。乘坐小巴游走于香港,能感受到最真实的香港和最真实的人生
港口谜案
港口是人类征服浩瀚海洋的起点,港口建设促进了海上贸易的繁荣,是沿海城市经济繁荣的标志和保障。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除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轮,人们也感受到了港口人来人往、货物吞吐的恢宏气势。
经济枢纽
作为一个典型的港口城市,香港的港口和码头在城市的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香港之所以被誉为“东方之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扮演着世界航运中心的角色。
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港口成为香港电影的标志性地点。除了正常的贸易交易外,港口常常是黑帮犯罪、火并的地方。几乎每一部黑帮电影都出现过港口的场景。
《英雄本色》拍摄的80年代,正是香港这颗“东方明珠”熠熠生辉,贸易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能够与欣欣向荣的发展盛景和豪气冲天的兄弟义气相匹配的场景,可能只有香港的港口了。这里见证着辉煌,也看见了黑暗,澎湃的海水既是英雄沸腾的血,也是他们无奈的泪(图6)。
(6)在《英雄本色》中,小马哥和豪哥最后的战斗就发生在港口。这场为了生命、利益、兄弟义气的血战让人热血沸腾
电影《双龙会》中,成龙也把港口作为主要场景。用杂耍喜剧演绎了轻松愉悦的港口气息。港口各式工具都成了成龙的得力道具,爬上爬下间,尽情展示他灵活的身手和过硬的功夫,让人大开眼界。
军事要塞
在历史上诸多的军事港口中,珍珠港可谓榜上有名。珍珠港位于美国夏威夷的瓦胡岛,因盛产优质珍珠而得名。它背山临海,进退自如,而且风景优美,是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图7)。
(7)真正让“珍珠港”这个名字家喻户晓的,是二战时日本的那场令美军猝不及防的偷袭
电影《珍珠港》从美国人的角度重新诠释了那场珍珠港偷袭战。影片大部分在珍珠港实景拍摄。
1941年12月7日清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曙光初露,风平浪静,岛上的美国士兵大多还沉浸在睡梦之中。130艘舰艇仍若无其事地停泊在珍珠港内,一架架飞机整齐地排列在福特岛上。就在这时,灾难从天而降。电影以恢宏的场景展示了那场狂轰乱炸的悲惨情景。数百架飞机盘旋在这个美丽的港口,所到之处,火光冲天,支离破碎,珍珠港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为了逼真地再现当年那场空海大战,影片后期制作采用了大量电脑特技--游弋的战舰、盘旋的飞机、震耳欲聋的爆炸和冲天而起的大火……半个世纪前惨烈的一幕幕展现在观众眼前。
搏杀之地
浩瀚的海洋、深邃的河流自然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河水能够滋养生命,也能洗刷罪恶,或许正因如此,很多电影中的毁灭和拯救都与港口有关。
新奥尔良是美国南方的历史名城和重要港口,作为美国重要的水运枢纽,新奥尔良港口的吞吐量占美国进出口总量的20%。除了重要的经济枢纽作用,新奥尔良港口因为低于水平面而常常受到飓风海浪的侵袭,以致于这个多灾多难的港口屡次受灾又屡次重建。
影片《超时空效应》的惊天大爆炸就发生在新奥尔良港口。一艘轮船静静地停泊在港口。突然,疯狂的爆炸声轰然而起,轮船浓烟滚滚,火光映红了大桥,特工道格·卡林迅速被派调查爆炸现场。经验老道的卡林,处理这种场面游刃有余,然而这一次,卡林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对现场的景象和人物有着莫名的熟悉感,尤其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死者更让卡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跟踪调查的卡林越来越觉得不可思议——不论是现场、照片、房间,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渡船爆炸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仿佛与他的过去和未来不可分割,受邀加入调查小组的卡林,开始接触政府的秘密时光实验室,在这里,他们能监视过去4天内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件。而卡林最终发现,这项技术远不是监视那么简单,而是可以进行时空穿梭,让自己回到四天前凶杀发生之前的一刻,也就是说卡林可能在灾难发生之前去阻止它,这个发现让他激动不已。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时空逆转的紧张之处在于,我们已经知道了主人公即将遭遇的危险,甚至对过程和细节都一清二楚,却还要眼看着他们不可避免地步入险境,这种矛盾显然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卡林终于找到了那个叫克莱尔的女人,想要救她并赶在爆炸之前,将放置炸弹的恐怖分子捉获,从而避免那场死伤无数的港口大爆炸。
影片的结尾,一切都回到了那个多事的港口,卡林成功地阻止了恐怖分子的爆炸,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正当观众随着克莱尔的痛哭而悲伤时,另一个时空的卡林却意气风发地向我们走来。
? 空中危机
高空惊魂
长久以来,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飞机的发明将这一梦想变成现实。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机场和飞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高空飞行似乎总是和危险、恐怖相联系,万米高空、恶劣天气、躁动气流以及隐藏在背后的一切构成不可预知的危险因素。
电影《航班蛇患》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噩梦般的场景。一架普通的波音747因为运送了一位关键的目击证人凯文而成为黑帮的暗算对象。为了阻止这架飞机顺利到达洛杉矶,黑帮居然将一整箱的毒蛇通过行李箱送到了飞机上。
在大量的铺垫和慢慢的酝酿后,恐怖气氛和毒蛇一起泛滥开来。毒蛇开始大举进攻,向飞机上的人们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不但咬死咬伤飞行员,还咬坏飞机线路(图8)……
(8)图组:《航班蛇患》营造的恐怖气息令人极端绝望。万米高空中,外有风雨交加,内有毒蛇肆虐,死亡已经不是最恐怖的事情,最要命的是随时都要崩溃的神经
在灾难中表现温情,在绝境中凸现人性,这是好莱坞坚定不移的套路,这次也不例外。在联邦调查局探员弗林的带领下,人们开始艰难自救。这或许也可以解释长久以来人们对恐怖片、灾难片的痴迷,说到底,人们喜欢的与其说是由恐怖所带来的刺激感,不如说是战胜恐惧而获得的成就感。
《红眼航班》
电影《红眼航班》演绎的是飞机版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身为酒店大堂经理的丽莎经常出差,这次她邂逅了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士,两人一见倾心,甚为投机。
然而丽莎很快就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美好。这位风度翩翩的男士原来是一名杀手,而丽莎只是他刺杀计划中的一颗棋子。
无奈中,丽莎满足了杀手的要求。不过一切并未到此结束。在飞机即将降落的时候,丽莎用出人意料的一击开始了她的绝地反攻:她将一支并不锋利的笔插进了杀手的喉咙。
《幸福终点站》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维克多是一个斯洛文尼亚人,为了逃避祖国的战乱,他决定移民美国,带着简单的行李买了飞往美国的机票。当他在终点站纽约的肯尼迪机场下机准备出机场时,却被拦了下来。原来,他的祖国发生了政变,成为了美国的敌对国。
维克多的护照和身份证件,以及移民文件全部失去效用,他被扣在了机场。瞬时间,维克多成了一个无国无家的地球人,而且不知何时才能走出机场。这种局面对于老实的维克多来说,简直比任何恐怖片都更加恐怖。
然而维克多有着超乎常人的随遇而安的本领,当他发现自己既无法进入美国国境,更加不可能回国时,他便在纽约肯尼迪机场住了下来。把椅子拼成床休息,在卫生间里洗澡,他甚至找到了维生的方法——靠为来往的乘客服务而挣点小钱。
整部电影的绝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机场中,影片的场景设计师特地设计修建了一座与真的机场同等大小、功能齐全的机场。制片方还邀请了许多商家来这个模拟机场开店。最终有35家公司在这个机场扎了根,其中包括Swatch手表、美国运通卡、星巴克等等。有些商家甚至调了自己的雇员来“假戏真做”,真的在这个模拟机场里做起生意来。
在这里,机场已经超出了城市建筑的概念而具有了文化色彩。可以说,维克多在机场有限的空间内完整地体验了美国文化,在美国熔炉里上了一堂有关美式文化的速成课。
《幸福终点站》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原型纳瑟里曾在法国戴高乐机场滞留了18年。和影片中的维克多一样,他在机场中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2005年还把自己的故事以2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梦工厂”电影公司,于是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部电影(图9)。
(9)维克多只能在这个美国的窗口里观望美国,却无法进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