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派音乐”特征在德彪西《版画集》中的体现

2008-10-11狄其安

大舞台 2008年1期

【摘要】本文从对德彪西的钢琴套曲《版画集》的创作手法的具体分析作为“入口”,从而解析了“印象派主义”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印象派音乐特征、平行和弦、非三度叠置的和弦、非传统音乐结构。

《版画集》是德彪西于1903年创作的钢琴套曲,共有三首钢琴曲组成。三首乐曲的标题分别为:《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德彪西的音乐创作理念,完全地体现出印象派音乐所具有的特征。在旋律线条中,东方色彩的五声音阶、全音阶、教会音阶取代了西方的传统大小调概念;在和声语汇中,平行和弦、不解决的七和弦、九和弦、非三度叠置的和弦被频繁地使用;在节奏安排上,大量的连线把音乐中应有的强弱节奏给予“颠覆”,造成节奏松散、一片朦胧的效果;在结构布局上,德彪西用非传统的新奇的结构支撑起整部作品的框架。

第一首《塔》

《版画集》的第一首标题是《塔》,从这首作品中五声音阶的旋律以及琶音中可以看出德彪西所描写的“塔”是处在东方。

1、结构

这首作品共有98小节,德彪西写作这部作品时就有一个决心,打破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因此用传统的观念是无法划分结构的。为了分析的需要,只能把它的结构作大概划分:引子(1-2小节),第一段(3-14小节),第二段(15-22小节),第三段(23-32小节),第四段(33-52小节),第五段(53-77小节)第六段(78-98小节)。

2、音乐主题

在这首作品中德彪西大量地运用了东方色彩的旋律素材,使得作品的风格充满东方情调。从整首作品中基本可以看到三个主要的音乐主题,这些主题有的是直接单独出现、有的是先作为复调主题的“对题”出现,随后又单独出现。第一主题是一个富有东方色彩的主题,具有五声音阶的风格(3-4小节)。第二主题具有教会调式风格,它先是作为“对题”出现的(7-8)。第三主题旋律风格带有东方调式的色彩,也是以“对题”的形态首先出现的(11-12小节)。整首作品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三个主题而发展的,有时这些主题会改变面貌几乎认不出来,比如第16-18小节就是第一主题的变化,第33-36小节就是第二主题的变化,第37-44小节就是第三主题的变化。

3、和声音响

德彪西在这首作品中控制纵向音响的主要手段就是使用“持续音”,大量的持续音造成的“泛音”与旋律声部的碰撞使得作品的音响发生新奇的效果。从作品的和声语汇上几乎看不到传统的影子,基本上是五声音阶的琶音。作品开始的1-10小节第一主题共出现了四次,每一次主题出现的和声都是不同的。德彪西运用和声的变化,是为了使每次主题的进入音响上都有变化。仔细分析这些具有传统影子的和声的前后和弦,其实这些和弦的来源都是出自“持续音”的“泛音率”,比如第五小节的“还原A”就是“B”为基音的“泛音率”中的音。

由于德彪西对印度尼西亚“加美兰音乐”的研究与偏爱,所以在这首作品的很多地方都受到“加美兰音乐”中的复调手法的影响,因此“对位”手法在作品中大量的使用。比如第7小节开始出现的织体就是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的重叠。

第二首《格拉那达之夜》

第二首《格拉纳达之夜》采取的是哈巴涅拉舞曲的形式,具有西班牙的风格。作品中使用了哈巴涅拉舞曲的固定节奏,基本上是在这个固定节奏上变换的旋律。在作品中有四度叠置的和声以及全音阶,持续音等印象派音乐的特征。

1、结构

整首作品有136个小节,与上面那首的《塔》相同也只能大概划分结构的布局。具体为:引子(1-6小节),第一段(7-37小节),第二段(38-66小节),第三段(67-91小节),第四段(92-114小节),第五段(115-136小节)。

2、音乐主题

这首作品的音乐主题基本上只有两个,一个是节奏舒缓带有歌唱性的主题,为升d多利亚调式(7-16小节)。第二主题与第一个主题有着相似之处,旋律是下行模进的线条,为E混合利底亚调式(42-50小节)。这两个主题几乎都有古老的教会调式风格,这是一种西班牙古老的民族“摩尔人”音乐所具有的音乐风格。在这两个主题中有时还穿插一些过度性的音乐主题,比如17-20小节、23-28小节。

在这首作品中德彪西一直把一个前8后16特征的节奏音型保留始终,这个节奏型是哈巴涅拉舞曲的特征音型。

3、和声音响

大量的持续音同样在这首作品中被使用,比如1-14小节就是围绕着升C作为持续音的。第29-36小节是用升F作为低音持续音的。

在和声语汇上使用了平行的经过性和弦,比如17-20小节,78-81小节等。另外还有非三度叠置的和弦,比如38-40小节。

第三首《雨中花园》

第三首《雨中花园》是一首钢琴托卡塔,德彪西使用了托卡塔舞曲的形式来模仿雨中花园的景象。为了能够在作品中增添了一些儿童情趣,音乐的素材来自两首法国儿童歌曲。在这首作品中,可以看到全音阶、平行和弦减七和弦以及增三和弦的集中使用。

1、结构

整首作品有156个小节,基本上可以分为七个部分。其结构图式为:第一段(1-26小节),过渡句(27-30小节),第二段(31-54小节),第三段(55-69小节),第四段(70-98小节),第五段(99-124小节),第六段(125-145小节),尾声(146-156小节)。

2、音乐主题

作品的音乐主题基本上只有两个,这两个主题的素材分别来自于两首法国的儿童歌曲,一首是《宝宝催眠曲》,另一首是《我们不怕野兽角》。在这两个主题之间还插入了一些过渡乐句和过渡乐段。第一主题带有小调的色彩(1-15小节),第二主题色彩明亮与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75-82、90-97小节)。

过渡乐句和过渡乐段都带有音乐展开的因素,是由一些色彩性的和弦构成的(27-30、55-62小节)。在这首作品中托卡塔的节奏型被一直保留,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变化。比如从63小节开始,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被变为三连音节奏。72小节起左手声部的三连音节奏与右手声部的四分音符的旋律,也是对比非常明显的段落。德彪西在这首作品中大量的使用了全音阶和半音阶,比如62小节的左手声部就是下行的全音阶,紧接着的63小节的左手声部就是上行的半音阶。这一小节全音阶与一小节半音阶,在旋律风格与和声音响上形成很强的对比。

3、和声音响、

作品中有时也显示出传统和声语汇的影子,比如第6小节低音的“还原F”,从调号上分析这个音应该是下属调的音,果然在第8小节出现了Ⅱ级和弦。另外传统和弦的色彩也被用于展开性质的段落,在作品中起着重要的色彩对比作用。比如56小节开始就是由一串的大增三和弦组成,由此而使得音响上产生了奇异的效果。

在《雨中花园》中,德彪西充分发挥了和声和色彩的作用,表现了天色由阴郁而转变为大放光明的色彩转换过程,非常生动鲜活。它不是一幅“雨中花园”的静止画面,而是有着丰富的色调变化。

印象派是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的起源点,同时也是联系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一根纽带。因此对印象派音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印象派作曲家的写作技术中融合了大量的东方元素,这对我国的音乐创作有着一定的借鉴元素。

作者简介:

狄其安: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