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茜:我只注重结果,不在乎过程
2008-10-11寒石
寒 石
“高三都经历过来了,还有什么迈不过的坎!”潘茜说这句话,没有任何的玩笑成分。
高考前的那段日子,在潘茜看来,她遇到了她迄今为止遇到过的最大困境。高考的压力,父亲的不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休无止的争吵,“三诊”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这些零碎的片段串在一起,有人会把它理解成命运的暗示,有人会把它视作人生的坎坷,但是,潘茜却倔犟地在日记本上写下:“你越觉得我不行,我越要证明给你看。”
这话不单单是在跟父亲怄气,更是对命运的抗争。父母下岗后,在合川这样一个西部小城市经营小生意,利润是极其微薄的,父母自然对女儿倾注了全部心血。潘茜的家庭是典型的严父慈母,父亲充当着整个家庭的家长身份,决策、做事果断。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父亲每天早上六点钟就把潘茜拽下床,教她读书识字。年幼的潘茜无法理解父亲的用心,同龄人的童年是一段持续十来年的烂漫时光,而她的童年似乎一开始就夭折了。
久而久之,每天早上6点起床看书成了潘茜的习惯。即便是相对悠闲的大学四年,睡懒觉如吃饭一样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必需,潘茜还是会雷打不动地6点起床,在此起彼伏的呼吸声中就着台灯光看书。现在,潘茜刚刚告别了学生身份,成为重庆富侨保健服务有限公司贵州都匀旗舰店的经理助理,工作繁忙,多年来的这一习惯仍然没有改变。
外界的任何改变,也不会打破潘茜的生活节奏。高三,人人都在挑灯夜战,而潘茜,每天晚自习结束回到家只做两件事,看新闻,睡觉。父亲一度指责自己的女儿不够用功,两人经常为此发生口角。潘茜不为所动,她有自己的原则和主见。她需要汲取大量新鲜的信息,那是课堂上无法获得的,而电视新闻可以,她看电视从来只看新闻,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电视剧上。那个五一,学校给高三放了3天假,好不容易有个假的高三生都急着往家赶,潘茜却从班长手里要过教室的钥匙,每天7点准时从家里出发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照样是提着两盒奶奶做的饭,一盒中午吃,一盒留到晚上吃,上完晚自习,在夜色中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地回家。
即便到今天,潘茜仍然会为父亲抹杀了自己快乐的童年而耿耿于怀,但她仍然要感谢这个男人,给了她倔犟、独立和果断的性格。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潘茜完全可以进入师资更好的合川一中,但是她更喜欢合川二中优美的校园环境,无论家人、师长怎么劝,她横竖一句:“管他呢,大不了挨一顿打,我就报合川二中。”
这也不难让人理解为什么这位西南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大学毕业没有选择一份在常人看来比较风光的职业,而是进入富侨浴足从洗脚妹做起。常人,只看到“洗脚妹”这三个字,拘泥于此无法跳开。潘茜的视野却越过了这三个字,目光锁定了身为管理者的“职业经理人”,洗脚妹只是她职业规划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她有信心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
“我只注重结果,不会去计较过程”,在很多人看来,潘茜的这种人生哲学很难理解,有不择手段的嫌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潘茜就是智者,她用这样的人生哲学激励自己,只是不想给自己任何借口——不管起点如何,必经的阶段免不了,就坦然面对,然后找准机会,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同学们忙着考公务员、应聘教师职位的时候,潘茜把她的简历投给了富侨。身边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女孩子做什么不好,跑去给别人洗脚,家里人更是跳起来反对。压力之下,潘茜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富侨的信息,憋着一股劲“我要证明给你们看”。
在和父亲的周旋中,潘茜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并据此拿出自己的应对策略。这让潘茜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敏感与世故:“我的心理年龄似乎要远远大于我的生理年龄,我比身边的人看问题要现实一些。不会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
2004年,进入西南大学中文系的潘茜发现自己是“入错了行”,自己爱看书,但绝不是如同班的那些文学青年一样痴迷文学作品。她阅读广泛,管理类、传记类、财经类,无所不涉,从中获取大量信息。
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潘茜,让她有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安分了一年后,大二,潘茜把大学生活的重心转向了社会。从家教、推销员到家政工,潘茜从事过不少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人脉。潘茜坚持“朋友多了,路好走”。在给骑龙火锅老板的儿子做家教的时候,潘茜认识了很多生意场上的人,在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后来,她又去了家政公司做兼职,在那里认识了两个同在兼职的大学生。干了一段时间,潘茜发现做家政工作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跟其他两人一商量,共同出资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三个人凑了一千多块钱买了专业的清洁工具,将目标客户定位在中高档小区和年轻夫妇集居地。客户信息他们得来不费吹灰之力。之前在家政公司的时候,潘茜格外留意公司的客户资料,借助当时公司的资源作过不少市场调查,知道哪个小区年轻夫妇多,哪个小区比较高档。接下来,就是印传单,在圈定的小区做宣传。前期工作准备得充分,生意的兴旺超过了潘茜的预期,他们不得不在学校内聘请一些学生。
尽管后来由于大三期末学业的繁忙,还有合伙人志向的不同,家政服务中心在经营了一年之后不得不解散,但是潘茜却从这段经历中学会了统筹的能力,能够合理地支配时间,调配员工的工作。
现在,身为富侨都匀旗舰店的经理助理,潘茜每天的工作是协助经理的日常工作,做文案、策划,排钟(调配员工,给客人安排技师),负责外联。工作琐碎而繁杂,每天早上必须在9点营业时间前一个小时赶到店里把员工安排到各自的岗位上。营业开始,潘茜还要接待客户,处理客户的投诉。
“排钟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底下的技师都是按接待客户的数量拿提成的,你给谁安排多了,安排少了的人自然不满。”
有时,部长和领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捅到潘茜这里。这些对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很大考验。
潘茜处理起来却是得心应手。对她来说,处理人际关系,跟人沟通,是一种学识。大学期间,潘茜就喜好交朋友,西南大学的每个系,几乎都有她的朋友。大四,潘茜在第二外国语学校实习,进去没多久就跟学校里面的工作人员熟识了,以至于有一次她搭外国语学校一个老师的车进学校,新来的保安不认识那位老师,不让进,是潘茜探出脑袋跟保安打了声招呼,才得以放行,老师只好连叹“没面子”。戏称读中文系是入错行的潘茜,提起大学四年的学习,仍然要感谢中文专业给她的熏陶,培养了她学习的能力,提升了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她与人沟通的能力。而这一切是作为一名经理助理不可或缺的。
工作很忙,早上8点多到店里,能够在晚上11点离开,潘茜会情不自禁地大喊:“今天下班好早啊!”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总结当天工作的不足之处,在第二天进行调整,也成了潘茜的习惯。对她来说,只要愿意,时间总是挤得出来的。
大多时候,时钟对于潘茜来说只是一道摆设,凌晨一两点下班已是家常便饭。但是,她没有丝毫抱怨,“年轻,累一点算什么”,至少她已经初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从洗脚妹学员到经理助理,潘茜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几个月前,作为洗脚妹学员来到重庆富侨秀山培训基地,看到先来的学员们手指上厚厚的一层茧,潘茜看看自己的双手,暗自说:“我一定不会在这里逗留多长时间的。”有了这样的决心,潘茜格外认真。早上6点起床看管理类的书,8点参加军训,9点开始上理论课,一整个下午跟着技师学足底按摩,晚上学英语,一个月下来没有休息过一天。
机会也就在这个时候垂青这个倔犟的女生。在潘茜学满一个月的时候,时逢富侨加盟店经理人培训,来自全国各地两三百名经理齐聚重庆富侨秀山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基地要从学员中选拔10名助教。连闯自信考核、站军姿、演讲、按摩操作几关后,潘茜成了10个幸运儿中的一位。
富侨都匀旗舰店的欧式装修风格让潘茜很是满意,她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但她也明白这只是她人生的一个阶段,她不会在这里流连太久。她看中的是浴足行业的发展前景,现在要做的就是积累经验,掌握管理技巧,然后拥有一家自己的富侨加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