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2008-10-08刘玉彩
刘玉彩
情境教学以其独有的特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特定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呢?
一、假设问题,激励求知欲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相对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营造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设计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一这美丽的图案(多媒体显示生活中一些由平行四边形构成的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说说图案是由什么图形构待学生回答后再问:你能否画出这样的图案?这就需要我们会识别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方法.
引出课题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方法一、方法二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即:可以用三角形全等的推理方法,也可以用变量、判断的方法).
二、优化结构,激发主动性
情境教学要优化课堂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学,运用数学.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黄金分割》这节课时,教师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美是一种感觉,在自然界中、中人们的确感受到很多美的东西.同学们想一想歌唱演员、节目主持人一般不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这是为什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对此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好地被调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如何定义黄金分割,如何找黄金分割点等时的重点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中完成了.
三、学以致用,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努力使二者有一起来,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带有情感色彩、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固着”但由于它们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难以想到要对三角形的内角行一番研究,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的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又如:我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思维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的最后道开放型命题:将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这是一道中考题,是应用数学的典型实生讨论得十分激烈,不断有新的创意冒出来.通过这次讨论,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可挖的,解决问题虽有强弱,但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培养多点拨多激励,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