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
2008-09-28
☆☆心动篇☆☆
《开在白布上的芍药花》1 那些花儿 [ 2008-8-20 09:40 | By:熊 蓉 ]
●如花般地集聚力量,要开成最美丽的芍药花的母亲,终于在世俗面前,收藏起了曾經的梦想,也许那梦想曾让年少的她热血沸腾,温暖了那些求知路上的艰辛。梦想的翅膀一旦张开,不曾想到要收回,只是身后,那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如一把利刃,生生将正要展开的双羽切断。
有泪自眼内溢出,噙满泪的双眼红肿而布满心痛,却走不出父母的视线。女子读书向来被看作是无用的。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好婆家才是幸福的金钥匙。于是那个时代的女子们便成了三从四德的牺牲品,那些无形的,至高无上的思想理论成了绊住她们手脚的线,紧紧的,没有一丝松开的迹象。
不甘,抗争过,没有用。
于是,那些白布,小窗外怒放的芍药花,手里的绣花针,院墙外,春天还是那样美吗?只能这样了吗?有谁曾在意过母亲内心的想法?
有些痛同样漫过我的身体,外婆那一代的痛现在在某些偏远的地方仍在继续,延续下去的理由也许只是贫穷或女子早晚是别人家的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冥顽不化,固执地,强有力地存在着。那些哭泣的小女孩们,那些曾想要开放的花儿们。只是她们手中拿着的不再是绣花针,而是一根长长的鞭子,那是看护牛、羊、猪的工具。漫山遍野开放的花儿,一季季怒放,从不会落下每一春,而这些小女孩们,期盼的只是一间宽敞的教室,这样的梦,只能做做而已。家里有许多活等她,弟弟妹妹们等着她。只是,走过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时,琅琅的读书声在她听来,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而已。
真希望,有一天,她们也可以放下手中的鞭子,放下背上深重的背篓,走进教室里,在课堂里编织着美好的梦想。
(云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
征集阅读留言
阅读里的欢笑,阅读里的泪水,阅读里的感动,阅读里的心跳……把你真实的感触、练达的睿智、新巧的见解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针对本刊所发文章或你推荐的精品文章,秉承我刊“诚恳、自然、质朴、亲切”的风格,拿起你的笔,尽情挥洒吧!来稿不少于300字。一经采用,优稿优酬。
《岚山情思》2 思绪舞动[ 2008-5-19 14:30 | By:卢思嘉]
●偶然间,《经典美文》跳进我的视野。那梦蝶一般的封面在我眼前飞舞,从此我就深深地被那优美的文字触动着。
那些优美的篇章给我带来太多的感动了,尤其是《岚山情思》,这伟大的纪念。我的情感随着作者似面对面的倾述而越来越激动。泪水在眼眶打转,心着实有力地颤动着。我似乎看到了微笑的,和蔼的周总理,我好像听到了他饱含深情与悲恸的话语,他说:“很想再去看看日本的樱花!”这其中怀着多大的希望啊!仿佛站在山巅等待日出的人发出的热烈企盼。但我们的总理也认识到了“只怕是没有这个可能了。”心一下滑到了深渊。乌云密布,光明被迫无奈折回,这是一位老革命家的无奈。不过乌云真能永远遮挡住太阳吗?作者的岚山之行又让他在诗碑前更深刻地认识周总理的情感。情何以堪,作者由“几乎失声号叫出来”到“不禁冷笑”。这是感情与理智的纯洁过渡。无可否认我们的记忆与情感碰撞出来的火花也能强烈地照亮我们的心胸。每一次的回想引起的量变,激发了理性所不能理解的凤凰涅槃般思想的重生。
总理戎马大半生,而在晚年的他真的只能“将军空老玉门关”,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总理的精神照亮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腾飞了,我们永远记着周总理。水一程,山一程,不管我们走得有多远,总理的高风亮节、图强济世、心存天下的人格魅力永远照耀着我们。他的精神彪炳史册,璀璨光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系)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3 不畏风雨[ 2008-7-17 08:30 | By:葛 婧]
●人生的路行了18年了,终于确切地体会到迷惘的滋味是多么痛苦。时间不由分说地把我挤到了高三的角落,原本光明的世界瞬间黯淡,希望的星火若即若离,空气中藏匿的紧张让我透不过气。
开始徘徊不前、犹豫、沮丧。一切糟糕的心情上门找我,成绩也理所当然地一落千丈。我甚至怀疑,我的出生就是个错误,也许我根本不适合这片土地,我一腔热血换回的是这冰冷的分数和旁人异样的目光,昔日踌躇满志的辉煌变成了今日背后可笑的非议……
是啊,可笑的是我怎么就轻易地否认了自己!“做事情最需要的是维持信心十足,必须相信自己,把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旁人接受我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我得首先接受自己”。贝聿铭老人说,他和他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人生那么长,而我只不过才走了18年,而今天我所感到痛苦难耐,又只不过是18年来一个点而已。难道我就那么脆弱,风雨来了,就倒地不起了吗?
懊恼与抱怨渐渐远去,我的心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光明与平静,混乱的思绪清晰起来,未来的样子在我脑中呈现。我的未来即是我的箭镞,认准了,就信心十足地进行下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诠释。而且别在意别人的目光,相信认同自己的人终会有很多,“评论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把高三这个角落放大成整个世界,苦中作乐,等待我们的,便是向往的未来。
(黑龙江七谷河市高级中学)
《岁月转身,你变成了我》4 青春[ 2008-9-3 16:00 | By: 徐 娜]
●从来不愿意正视父母渐渐增多的白发和愈演愈深的皱纹,因为我害怕看到他们一天天变老。
一个人在外上大学,才忽然忆起父母的好处。正如文中所说,“我渺小得如一只蚂蚁,而母亲则是时刻为我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爸爸妈妈用他们宽容的心忍受我的所有过错,用他们挺拔的身体为我撑起爱的晴空。我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从来不知道体谅他们的辛苦,不知道要经常打电话回家报平安,不知道应多陪伴他们,可他们从未为此而指责我,而且默默承受我对他们的不公。我是一个不懂得爱惜自己而且粗笨的孩子,不知道在外处世生活如何保护自己,不知道生病要及时吃药,甚至不知道要经常洗头洗澡,可他们从不嫌弃我,而且耐心地让我养成勤洗头洗澡的习惯,教给我“笨鸟先飞”的道理让我明白这个世界的复杂。唯有在他们面前,我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展现最蛮横的一面。
可我知道,岁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总会有一天,爸妈会变成如孩提时的我一般脆弱孤单,需要另一棵大树来遮风避雨。我愿意做那棵大树,我不会嫌弃他们不再富有生气的容颜和蹒跚的脚步,不会嫌弃他们迟钝的嗅觉视觉听觉和对脏乱环境的无所谓,不会嫌弃他们没完没了的唠叨和一切荒唐的想法……
当岁月转身,你们变成了我,我一定会改掉所有的不是,好好地爱你们,用我全部的心。
(湖北省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父亲的画面》5 父爱沉沉[ 2008-8-2416:50 | By:刘平平 ]
●读了《父亲的画面》,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那在夹缝中求生的父亲。
父亲是个瓦匠,一砖一瓦垒起几多高楼大厦,其中却没有一隅属于他。属于他的是家乡的老屋和待他养活的妻儿老小。
在奉行“打工至上”的村子里,父亲对读书却有着惊人的执著,拼着命供我和哥哥上学。村里人笑他“字没认识多少,迂腐气倒沾得够多”、“要饭都摸不着后门”。沉默寡言的父亲没说什么,只是把他那穿着“千层底”的脚迈得分外用力,发出坚实而厚重的足音。
父亲生活节俭到近于苛刻。工友偶尔合伙改善生活,父亲定是不参与的。工友笑他“一分钱落地八面不沾灰”,对此父亲仍是沉默,用他的话说“肩上担子的轻重,只有自己知道。”
我曾对父亲说如果没有我,他和母亲就不用这般辛苦了。他憨憨地笑道:“傻闺女,人一辈子总得有个奔头,没有你我们照旧忙。你爸就是个劳碌命呢。”父亲说得很轻松,我的心却是说不出的沉重。
父亲是那拉犁的牛,我便是它耕作的土地。春去秋来用心血灌溉,只望我能活出个样子来,这便是他用一生所盼的秋的金黄。种不到好庄稼不过是一季之事,养不到好儿女却是一辈子的憾事。我不想到头来结出只是粒秕谷,让父亲辛苦忙活之后却扑个空。
父爱深深深几许?父爱沉沉难尽数。为父母者尽为儿女,为儿女者还望懂此深恩。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
《我的生日礼物》6 我的诞生是一件美丽的事[ 2008-8-8 09:40 | By:李 貌]
●转瞬之间,流年似火,似水流年。我已在匆匆的人生站行过了完整的十七个春秋。
就在两天前,是我十八岁的生日,一个代表着告别年少走向成人行列的日子,本想,能有一个特别的生日。但一切依旧平淡如水。
《我的生日礼物》中作者说的三件事:视野;搞清人生的优先级;承认自己的脆弱。可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有没有学会一件事。我知道的只是独自的成长,承受生命的洗礼,向自己想去的地方前进。这些便是我回首往事得出的一点慨叹。
一直思索着,那些走过的青春留给我的是些什么?而又有什么是我记忆最深的?在风风雨雨中,感到的是一种无法释怀的怅然。但既然上帝创造了我,我就一定不会放弃的。因为我没有选择放弃,别人就没有权利来决定我的命运。毕竟,我还是我,一个世界的存在,一个有著对爱渴望的人,一个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真实!
正如作者所说,我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件美丽的事。
(渝黔江区黔江中学)
☆☆温馨篇☆☆
掬起心灵的一角[ 2008-8-20 15:15 | By:赵 冉]
●当现实融化掉所有梦想的时候,我发现了《经典美文》,清秀隽永的“外衣”和撞击心灵的一篇篇文字,使我等待的漂流有了归宿。我像是玉兰,却为你瘦成一束花红。你就像在宇宙深处回望这颗我们生存的布满蔚蓝色褶皱的星球,依恋并掬起心灵的一角。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一篇篇精致的文章,帮我再次树起明天的雕像,我终于明白,漫长的时间跨度,没有可能延长成永远,但是,在你的一页,却可以使永恒成为一种信念。许多名家的经典之作,增添了这个世界的美好;许多新人的名作,让文字世界更多彩。让我们的梦想可以在文字中飞得自由;让我们触摸到不同的世界,真实、可靠。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成为朋友,隔着空间的距离,小心而轻柔,掬起我们的心灵,彼此诉说着美丽的童话。
谢谢你照进了我的生活,让我可以享受到雨过后第一道阳光的温暖,靠文字的连接,我们将心靠得更近。并将在我心灵的一角,留下属于你的温馨记忆!
(内蒙古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