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药坚守8原则

2008-09-27朱海峤

亲子 2008年9期
关键词:退热药中成药服用

朱海峤

小宝宝生病总是在所难免,妈妈给宝宝选药也无法避免,不过,大部分妈妈都是非专业人士,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想到宝宝这个特殊的对象,心中一定要有准确的选药原则。

原则1

特殊群体

妈妈应该根据宝宝的病情选择药物,尤其要考虑到儿童的用药特点及剂量,所以妈妈在选药之前定要带宝宝上医院明确诊断。

当宝宝哮喘发作时可选择氨茶硷、拟肾上腺素类药物以解除哮喘,但如果宝宝同时患有心脏病就不能用这两种药,以免引起心跳明显加快,对心脏不利;

当宝宝感冒时,尽管速效感冒胶囊对于成人疗效快、服用方便,可是小宝宝的神经系统、肝脏发育尚不完全,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或肝损害。

总之,妈妈在选用药物时既要考虑疾病的需要,又要考虑药物对宝宝身体的不利因素。

原则2

正确选药

具体选择

选药时要有明确的指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

不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不要图新药、贵药,因为新药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长期的临床观察研究,尽管新药上市前都做了安全性的研究,但由于时间的局限,某些副作用还有待发现。

不跟着广告走

许多国家已明令禁止药物做广告,因为广告带有明显的商业色彩,往往夸大其词或含糊不清,不能轻信。

原则3

不要滥用药

抗菌素

有的妈妈不管宝宝是否有细菌感染,均给宝宝服用抗菌素,这种做法实不可取。

抗菌药物滥用(不管有病没病)或乱用(不按时按量),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一旦真正需要抗菌素时,药物就起不到杀菌作用了。

中成药

有的妈妈总以为中成药无副作用,可以大胆使用。其实,中成药也有副作用,也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

例如: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里多含有大黄、黑白丑等泻药,盲目使用会影响宝宝营养吸收。还有些中成药里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会引起积蓄中毒。总之,宝宝无论吃什么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营养滋补药

为了增强宝宝体质,或促进宝宝生长,有的妈妈动脑筋给宝宝买营养药,滋补品,滥用如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维生素A等。

妈妈的动机是为宝宝好,殊不知,滥用补剂后果是把宝宝推向了病态,如人参蜂皇浆之类制剂是含有类激素成分,这些补品制造出了儿童性早熟,反而影响宝宝的终末身高。

原则4

不用成人药品

宝宝的肝、肾、神经等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损害或发生中毒反应。

例如:阿司匹林类解热镇痛药适于成人应用,若给小宝宝应用则不易掌握用量,一旦过量,会因出汗过多而造成虚脱。

原则5

把握宝宝的个体性

注意药物过敏史

凡有药物过敏既往史者,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就很高;如果宝宝曾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就不能再购买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物。

了解既往疾病史

既往有肝肾疾病史的宝宝,应避免或慎重使用对肝肾有影响的药物;如果宝宝有蚕豆病史,避免服用解热止痛、磺胺,奎宁类药物,以免引起急性溶血。

时刻注意观察

妈妈要严密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因为宝宝病情变化往往较快,要随时判断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把握不准时,要尽快上医院,以免耽搁病情。

原则6

新生宝宝用药要小心

妈妈在给新生宝宝用药时,需要特别的小心,因为新生宝宝肝脏内的很多酶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因而其解毒功能很不完善。因此,给新生宝宝用药要慎之又慎,生病时应尽早上医院。

原则7

去正规药店买药

妈妈给宝宝买药时,应尽量到正规药店。正规药店进货渠道可靠,可以杜绝假药、劣药的存在,从而保证用药安全。加上正规药店配备执业药师,他们对各种药物的使用范围、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都具有系统的知识,可以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指导合理用药。

原则8

用药要有标准

剂量要准确

妈妈在给宝宝用药时,应根据宝宝的体重或年龄来计算用药剂量,不要自作主张地增加用药次数和剂量。

品种不要杂

宝宝生病了,并非用的药物品种越多,效果就更好。很多药品成分之间有重复,尽量在能选择一种药时,就不要给宝宝吃两种。一般合用药品种以不超过3~4种为宜。

不要频繁服用退热药

发烧是宝宝生病时常见的,也是特别让妈妈担心的症状,当宝宝热度不退时,妈妈会频繁给宝宝使用退烧药。其实,发烧也是宝宝自身抵抗疾病的一种表现,一发烧就降温,对宝宝免疫功能没有什么好处。

一般宝宝体温不超过38.5℃不需要用退热药只有在超过38.5℃时,才考虑用退热药:

当宝宝服用一次不退,需间隔6小时再用一次,不要过频,过量使用退热药;

宝宝发热时,妈妈应该尽可能采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如温水擦浴,冷敷等。

猜你喜欢

退热药中成药服用
孩子发热该这样应对
退热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服用抗过敏药物须谨慎
如何正确服用胃药
服用降压药警惕不良反应
退热药你用对了吗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