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大国”时代到来?
2008-09-22田冰
田 冰
俄罗斯人想告诉世界,世界在南奥塞梯冲突发生后改变了,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乃至国际政治游戏规则不可或缺的制定者之一
9月8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会晤后的联合记者会上显得兴高采烈:“最多再过一个星期,塞纳基和波季之间的岗哨将被撤销。再过一个月,欧盟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部署200名以上观察员后,俄罗斯将完全撤走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附近的军队。”
萨科齐向梅德韦杰夫转交了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的一封信,在信中萨卡什维利保证不会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使用武力。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主席,萨科齐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以及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一起来到莫斯科,商讨解决高加索冲突问题。欧盟代表团在访问莫斯科之后于当晚赴第比利斯,与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举行会谈。
但是分歧犹存。梅德韦杰夫在会见时说,讨论解决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冲突问题时应考虑最近一个月的事态发展和新现实。他再次重申俄罗斯坚决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且不会改变自己的这一决定,“这是最后的和坚定不移的选择”。
从能源阀门到“布什鸡腿”
莫斯科时间9月3日19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开始恢复“亚马尔-欧洲”管道天然气运输。该公司曾宣布从9月2日16时起,该天然气运输管道因在波兰和德国境内进行“计划内的检修作业”暂停输气。“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天1亿立方米。
然而“俄气”驻德国官方代表布尔克哈尔德•韦利基表示,同德国用户签署的供气合同不会受到莫斯科和柏林间政治关系紧张的影响,但是“计划内”的工程维修对于欧洲客户不啻当头棒喝。德国总理默克尔8月25日会晤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时表示,坚持向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提供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以便这两个国家下一步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7日,默克尔又对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公开表示谴责。
就在俄罗斯宣布“断气”的前一天,旨在为高加索局势及欧俄关系寻求对策的欧盟特别首脑峰会,经过4小时的讨价还价后以一份“联合声明”草草收场。总共11条的声明中,除了8月8日以来欧盟一直重复的“反对武力”“表示忧虑”“强烈谴责”等陈旧字眼外,与会首脑们首次承认“欧俄关系处在了十字路口”。
由于欧盟内部存在意见分歧,峰会并未出台对俄制裁政策。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斡旋下,联合声明甚至回避了“制裁”一类可能激怒俄罗斯的字眼。
其实,欧盟也有自己的“苦衷”。欧盟原准备拿俄加入WTO来说事,但俄罗斯没给欧盟这个机会,提前声明放弃入世努力。普京表示,俄罗斯在入世谈判过程中特别是在某些经济领域不堪重负,政府应当认真考虑保护本国的商品生产者。
法国外长库什内也曾强硬表示,欧盟将考虑制裁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官员旋即透过媒体放出口风:如果欧盟特别峰会胆敢推出制裁措施,俄罗斯就切断通往欧洲的“友谊”输油管道。库什内马上改口说,法国希望与俄罗斯保持对话,目前并不主张因为格鲁吉亚问题制裁俄罗斯。
欧盟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26%的石油和29%的天然气从俄进口,一旦俄罗斯在冬天来临之际关上油气阀门,后果可想而知。梅德韦杰夫在接受《欧洲新闻》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无论如何,俄罗斯将继续履行作为欧洲资源主要供应国所承担的全部责任。梅德韦杰夫给了欧洲一颗定心丸:不会有“寒冷的冬天”。
俄罗斯27小时的能源“黄牌警告”,让欧盟绷紧了能源神经,声称将加速其能源来源多元化,以减少对俄能源依赖。
即使一切顺利,欧洲投资的“纳布科”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两年后才能动工,2013年建成。可能的天然气供应国为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从9月1日起,俄动植物卫生监督局以不符合检疫标准为由,对19家美国鸡肉生产供应商下达禁令。本月6日,俄罗斯农业部长戈尔杰耶夫表示,俄方已就削减进口美国鸡肉问题与美方展开谈判,“改变配额制度、减少进口的时机已经来临”。
俄罗斯是美国鸡肉的最大进口国。1991年俄罗斯因经济危机出现商品短缺,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同俄罗斯签署贸易协议,向俄方提供大量的冷冻鸡肉,因此美国进口鸡肉被俄罗斯老百姓戏称为“布什鸡腿”。根据俄政府进口配额,俄罗斯今年将进口120万吨鸡肉,其中87万吨来自美国。美联社认为,俄罗斯此举可能使美国生产商陷入困境。
9月8日,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同时宣布,搁置今年5月同俄罗斯签署的民用核合作协议。美国舆论认为,这是俄格发生军事冲突以来,美国首次惩罚俄罗斯,也是对“布什鸡腿”的回应。
俄罗斯的五项原则
9月4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七国外长在莫斯科发表声明,摒弃以“双重标准”评价南奥塞梯冲突,呼吁有关国家勿采取诱发局势更加紧张的做法,同时支持“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和平合作,以及基于国际法为保证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持久和平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俄罗斯对本次会晤结果表示满意。俄外长拉夫罗夫强调,针对高加索局势问题,集安组织将在国际场合采取统一立场。
俄格冲突发生后,美欧对俄罗斯一边倒地谴责,除白俄罗斯、叙利亚、委内瑞拉等表态支持俄罗斯之外,大部分国家选择了中立或者观望姿态。俄罗斯亟需打破外交僵局。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来,俄罗斯各路政要频频在电视、报纸上露面,通过国内外媒体“发声”。
普京在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时,批评欧洲在俄格问题上持双重标准,而且听命于美国。普京说,联合国安理会曾通过第1244号决议,要求保持塞尔维亚领土完整,但欧洲国家都置之不理,原因是“白宫发了话,所有人就跟着执行”。如果欧洲国家继续奉行听命于美国的政策,俄罗斯今后将被迫与美国讨论欧洲事务。
一边是激烈的舌战,一边是理智的呼吁。
英国、波兰、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等强烈要求制裁俄罗斯;而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老牌”欧盟国家则“出言谨慎”,极力充当和事佬角色。
萨科齐在法国驻外使节会议上坦承,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独自为世界“定调”的时代已经结束,世界将进入为时数十年的“相对大国时代”。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某次政府会议上的讲话可作为相对大国时代的注脚。
“世界在南奥塞梯冲突发生后改变了。俄罗斯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国家。俄罗斯的能源及金融储备,已经使得它无形之中成为世界经济乃至国际政治游戏规则不可或缺的制定者之一。”梅德韦杰夫说。
8月3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外宣布俄外交政策“五项原则”:尊重国际法基本准则;单极世界不可接受;不希望和任何国家对抗;优先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和尊严;关注本国在友好地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