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也疯狂
2008-09-18丛墨涵
丛墨涵
大学和高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不用频繁考试?不用熬夜?告诉你吧,是点名!想想啊,高中一个班总共就那么几个人,老师天天上课,连教室里的“小强”都在老师面前混了个脸熟。大学里,老师一个星期才见你那么一次,于是,只好通过点名来认识学生了。课前点一下,课后点一下,开会点一下……如果以点名的几率去买彩票,估计福布斯榜上什么沃尔特之类的都要沦为给我们擦皮鞋的小弟了。老师手中的笔就如同阎王爷的判命笔一样,只要在你的名字前面大笔一挥,那你的平时成绩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张冠李戴
在大学第一天的现当代文学课上,我坐在最前排,妄图做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沐浴一下知识的春风。老师缓步走上讲台,告诉我们这学期必须读的五本书,她向我们提供可供选择的作者名单。随后她打开课本,开始说名字:“郝京、郭冰冰、侯娜……”为了写下所有的名字,我不得不使出张旭狂草的架势拼命地挥舞五爪记录。这时有人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坐在我后面的那个同学悄悄地附在我耳边说:“同学,不用记笔记,老师在点名呢……”
做“名人”,难
我们上古代文学课,老师仁慈地说:“我这学期只点三次名,只抽查几个同学,如果这几次碰巧你都不在的话,那就不要怪我了。现在点名。哎,这个同学的名字很好嘛,嗯,李世民同学来了没有?”无人应声,李世民很不走运地第一次点名就撞在了枪口上,跷课被老师抓了个正着。又一节课,老师讲到盛唐,问:“唐太宗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都有哪些策略?”全班同学齐刷刷迅速低头作冥想状,老师见无人应答就说:“那我就点名好了。嗯,那就你了,李世民同学……”李世民郁闷了好久,还是忍了。要怪只能怪他的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太引人注目,太挤兑人眼。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上多肽生物选修课的老师是个中年“生物”,课讲得不错,但他的语文水平我们实在不敢恭维。因为选修人数众多,他就让我们按照院系把名字写好交上去。每节课他都要点几个女生的名字,刚开始我们还想着:点美女,养眼啊。后来我们才发现老师的秘密。原来老师一看那么多人的名字都不认识,但为了避免上课没人回答问题,所以只好捡名字简单的同学来点。我同学肯定万分感谢我,因为我给她写的名字是“吕欢”,而不是“吕欢”!所以她整整一个学期都没有被点过!相比之下,那些名字太过简单,在大街上随便喊一声就有一百个人转过头来的那种同学,总是很郁闷。因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点他们回答问题。给新生一个忠告:要想上课不被点,把自己的名字写成繁体字,那你大可高枕无忧,当然,仅限于那些需要自己上报名字的课。
大公无私的“牺牲”
还是上选修课。当时电视里正热播连续剧《宫》,我们宿舍6人都想看,又怕晚上的选修课被“魔鬼判官”点到。室友一起去上了几次课,发现该老师点名从来不抬头,于是经讨论决定每次1人轮流去帮大家点名。我不幸打头炮。我捡了个靠边的位置,占了四个座。上课了,老师开始点名,每点到我们中的一个我就换一种假声,换一个座位。简直是考验我啊!高低粗细各不同的“到”我喊了四次,好不容易熬到第五个,刚要松口气,这时老师又点了,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捏着嗓子喊:“来了!”(不敢喊“到了”,再喊穿帮了)前后左右都笑得前仰后合,教室里有点乱了,旁边的男生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了,这时老师抬头看了我一眼:“每次都挺安静的,今天怎么了?不要说话啦。”说完他低头继续点名。“怎么办?有了……”我无限可怜地望着邻座的男生,作楚楚可怜的哀求状,他领会地点了一下头。这时老师点到我们寝室最后一个:“张婷婷!”他没吭声。老师又叫:“张婷婷!”“到!”清脆的男高音在教室上空响起。终于全点完了,我长出一口气……可是老师没马上点下去,反而说了句:“你个大小伙子怎么叫这个名字?”这下全班笑声快把房顶掀了……
(责任编辑:陈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