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记者到外交官的王殊

2008-09-11李炎锠

钟山风雨 2008年4期
关键词:波恩分社

李炎锠

最近,收到了北京王殊同志的一封信。他告诉我:“写作对健康特别有益,我现在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常常报废,我也不计较,对训练脑子十分有用。”王殊今年84岁了,九年前,他从全国人大退下来后,一直在坚持“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所以除了在报刊上常见到他的文章外,2000年收到了他写的21万字《我在音乐之乡奥地利》,2007年收到了他写的18万字的《中德建交亲历记》,2007年4月又收到他写的28万字的《五洲风云纪》。读着他的文章,一位从记者到外交官、和蔼可亲而又健康的常熟老乡,仿佛又在和我娓娓叙谈。

廿四载记者生涯

王殊,1924年10月出生在常熟南门外上塘街里。他祖上在王庄,祖父搬进了城里,就定居在虞山镇。他3岁丧父,是在慈祥的祖母和母亲抚养下长大的。正因为这样,他后来特别孝顺老母。

他6岁上南明慧小学,1937年上孝友中学。抗战爆发,他考进了在上海租界里的苏州中学;1942年秋,他考上了复旦大学外文系。在上海学习的几年里,他认识了不少进步同学。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很需要英文翻译,他就和另外一位同学,于1946年4月赴苏北,先任苏皖辖区政府教育厅编审室编辑,后又在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医校里任教员。1948年10月济南解放,他调到新华社华东野战军总分社工作,成了一位军事记者,从此开始了他24年的记者生涯。

他当记者,写出的第一条新闻是我军围歼黄百韬兵团取得胜利的消息。这是淮海战役中一条大新闻,也是他作为见习记者深入火线后的第一篇习作。1949年3月,他作为三野总分社编辑,在解放上海战斗中,参加了记者团,写出了我军进入上海及解放初期动态的一些报道。他写的通讯《攻击之前》,受到了三野总分社的通报表扬。1951年9月,他调到新华总社,两个月后,即赴朝鲜,参加志愿军分社的报道工作。他学的是英文专业,于是被派到鸭绿江边的碧潼美俘营采访美军战俘。1952年二三月间,停战谈判进入遣返战俘的议程。美方信口雌黄,扬言中朝战俘“拒绝遣返”,要“自由遣返”,实际上是用强迫手段把他们送到台湾去。中朝代表义正词严地揭露美方这个妄图扣留志愿军战俘,劫持他们去台湾的阴谋。但在谈判桌上,我方掌握的具体材料和人证物证有限。恰在此时,我方俘获了一批美方空投在中朝后方的特务,这些特务此行目的是刺探美细菌战的效果。此事引起中朝停战谈判团的重视,就派王殊去采访。他和志愿军战俘管理人员一道,反复工作,终于使俘虏讲出了美蒋特务扣留我战俘的事实。王殊在三天内写出了两篇揭露美方所谓“自由遣返”骗局的通讯。通讯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广泛重视。毛泽东在给彭德怀和停战谈判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一份电报中特意提到:新华社记者王殊的报道,提供了美蒋特务罪行的种种事实,谈判代表团应利用这些事实在谈判上揭露美方强迫扣留战俘的阴谋。

1954年5月,王殊从朝鲜回国后即参加新华社国际部工作。从此,他开始了15年“外交尖兵”的生活。他先后参加了朝鲜谈判临时组、亚非会议临时组和日内瓦会议临时组的报道工作。1955年,他随我国商贸代表团出访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国;1956年又被派到巴基斯坦,担任首任记者。1958年12月,他离开卡拉奇到开罗,开始了他的“非洲之行”。1959年3月中旬,他到加纳首都阿克拉,前后仅用了一个月,就创建了新华社在非洲的第一个驻外分社——阿克拉分社。以后,又在几内亚、刚果(利)等国,历尽艰险,采访报道。1961年底,王殊转向拉丁美洲开辟建立分社,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古巴、厄瓜多尔、智利、巴西,来到了哈瓦那分社。他和分社几位同事共同战斗了三年,经历了震惊世界的加勒比海导弹危机的日日夜夜。总社两次表扬了他们的工作。

在国外当记者的生活里,王殊完全靠自己跑情况,交朋友,找线索,判真伪,去芜存菁,写出了大量的公开报道和内参。1987年10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王殊国际通讯》,虽只选了21篇文章,却也可见其在国际通讯报道工作中的一斑。

1964年,王殊调任新华总社国际部发稿助理。1969年底,他被派往波恩分社工作,从此拉开了他外交生涯的序幕。

中德建交立功勋

1969年底,王殊原本要到意大利工作,可是,驻波恩分社的首席记者项前患病急需回国治疗,而波恩分社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王殊就被派往波恩“临时救场”。哪知这一“救场”,就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王殊长期在非洲工作,对欧洲的情况不熟,也不会德语。所以,他在服从安排的同时也希望早日有人来替换。但是多年养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使他赴任时并不抱有临时观念。王殊一到德国,就请了德语教师学德语;并“按图索骥”,一位位约见当地新闻界的老朋友。他除了完成日常的报道之外,还对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中德两国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于中德关系,当时国内对联邦德国有较深的成见,认为二战后,联邦德国仍是军国主义和复仇主义国家。王殊通过多方的调查研究后却认为:在德国,广大人民已厌倦战争,追求和向往和平。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原则上都愿意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当时西德执政党的政策,是想改善同苏联和东欧的关系,担心发展中的中国,会使他们的政策受到影响。按照外交上的一般做法,建交问题应同政府进行谈判,但这样做看来有困难,怎么办才好呢?王殊经过认真思考后,向国内建议:邀请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副主席同时又是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的施罗德访华,以此给执政党造成压力,最后达到建交之目的。这个建议立即受到中央重视。1972年2月,施罗德首次访华,王殊也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

1972年7月24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接见了王殊。在座的有周恩来、姬鹏飞、乔冠华等人,谈话长达三小时。毛泽东从美苏争夺欧洲谈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又从苏联声东击西的战略到中国同西方的关系。当时,施罗德刚刚结束访问中国回国,国内又邀请了日本首相田中和外相大平于9月访华。很明显,中国先同哪一个国家建交,都会推动与另一国关系的发展。

8月3日,王殊返波恩后,随即拜见了施罗德,又拜见了内政部部长根舍,并和外交部长谢尔就建交问题进行了商谈。谢尔表示愿意就建交问题进行谈判。王殊立即向国内报告,外交部迅速回电,建议谈判在波恩进行,并任命王殊为谈判代表。新华社记者被任命为两国建交谈判的代表,这是首例。谈判进行了40天,9月底草签了建交公报;10月11日,中国外长姬鹏飞和联邦德国外长谢尔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德两国建交公报。

中德建交后,周恩来亲自提名,将王殊调到外交部,任命他为驻联邦德国使馆参赞,从此,王殊成为了一名外交官。在离开新华社时,他确有许多留恋之情。因为,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提高、成长以及工作中的黄金时期都是在新华社度过的。但王殊理解总理的厚爱和工作的需要,1972年11月,王殊辞别了新华社到达波恩,以临时代办身份筹建使馆。

出色的外交官

1974年6月,驻联邦德国大使王雨田调回国内治病,王殊继任大使。1976年“四人帮”粉碎不久,王殊奉调回国。在联邦德国的几年里,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外交任务。

王殊担任大使后,第一件事是安排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特劳斯访华。施访华期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接见了他,访问很成功。施访华后不久,就邀请王殊夫妇到他的乡间住宅做客。1975年3月初,王殊夫妇在慕尼黑附近的施特劳斯家乡,品尝了施特劳斯夫人做的丰盛的巴伐利亚农家饭菜;还参观了不远处的施特劳斯夫人出生的小村子,最后在阿尔卑斯山上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两人从此成为朋友。

1975年,王殊又为西德总理施密特访华忙碌。在施密特访华期间,他还陪着施密特去见了毛泽东。在西德七年,在两国邦交、经济和访华交流等方面,王殊都作出了贡献,而且在所在国政治、经济、新闻、科技界交了很多朋友。当他即将告别时,除外交部长根舍为他举行盛大午宴外,许多朋友都为他设宴饯行。老朋友施特劳斯还派了小飞机把王殊夫妇从波恩接到慕尼黑以南他的家里,举行了两次宴会。20年后,王殊还和不少德国朋友保持着联系。

1980年8月,王殊出任奥地利大使,兼驻维也纳联合国组织代表,这时他已56岁。在奥地利的五年半中,他在这“东西方桥梁”上为发展我国的贸易、外交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6年7月,王殊回国担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同时,他还是中德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辛苦笔耕

王殊从大使职位上退了下来,虽已离休,但仍笔耕不辍。他在小学时,开始阅读文艺书籍,在上海读书时就向报刊投稿。上复旦大学时,写过不少散文在著名作家柯灵主编的报刊上发表,同时结识了很多青年作者,这些人后来有不少成为有名的作家。至今,王殊还和他们保持着联系。

1988年6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王殊的《十五年驻外记者生涯》。全书20篇回忆散文11万字。写得情真意切,读后令人难忘。

经过了一段时间酝酿准备,王殊开始撰写长篇回忆录《从记者到大使》,这本书从“呈递国书”开始,到“友谊长存”结束,10多万字中,包含着他在德国七年的艰辛、欢乐、友谊、事业,读完之后,使人自然而然对一个勤奋努力的外交官产生由衷的敬意。这部回忆录,收录于1996年10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大使丛书”之中,作为《不寻常的谈判》首篇发表。

四年之后,王殊的《我在音乐之乡奥地利》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21万字的作品,有两个部分:“我在音乐之乡奥地利”是他在1980年到1985年的部分日记整理;“从奥地利帝国到奥地利共和国”,是由“历史文化名城维也纳”、“东西方的桥梁”等9篇文章组成的关于奥地利的“报告文学”。

2002年,是中国和联邦德国建交30周年。为此,王殊撰写了《中德建交亲历记》,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于9月出版。这部18万字的回忆录是想让大家从一个侧面,了解老一辈的领导人怎样为我们创下了外交事业的基础,并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一些我国外交和外事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在德国朋友的帮助下,此书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出版了德文版。2002年10月中旬,王殊应邀赴德国访问,并参加了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为此书举行的首发式。其后到柏林,最后又到前西德原来的首都、他曾工作过七年的波恩。在聚会上,他见到了许多已退休的老朋友,两下相见甚欢。在德国12天里,他每天都沉浸在浓浓的国际友情之中。■

猜你喜欢

波恩分社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波恩游客太多,樱花受威胁
人与“自然”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寂寞波恩
新华社青年团分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