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墟边的歌舞

2008-09-11雨舟人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16期
关键词:至亲不幸者局外人

雨舟人

这是在大地震之后的北川县城外边,在一个半山坡上的一块较为空旷平坦的青草坪上,有个一两百人的小小聚会。

地上是践踏得斑斑驳驳一块有一块无的青草,周围是形容枯槁、衣衫不整的灾民人墙,人墙后面是一顶挨着一顶的帐篷,四近是接连不断的废墟,远处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崇山峻岭。人群中央,有一队年约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在载歌载舞。

她们来自围观人群,并非专业的舞者,同样也是灾民。原来是在无可奈何中,她们中有人冷不丁地发出跳舞的提议,大家一齐响应,于是就有了这一场歌舞。没有任何排练,更谈不上有任何化妆,这场歌舞完全是“急就章”,百分之百的“即兴之作”。

歌声虽然沉重,虽然不欢快,但却是正经八本,一点都不荒腔走板的歌。舞步虽然不轻盈,不灵动,明显有些迟钝,但却是跳得很投入的能够和得着歌声的舞。舞者的笑容虽然不灿烂,不热烈,但却是掩饰住了脸上的泪痕与凄苦。老老少少的围观者,不但看得是那么认真,那么全神贯注,而且男男女女一个个都是满脸的肃穆。

看到这样的歌舞,局外人难免要感到困惑的。

俗话说“歌舞升平”,可见歌舞乃是平安无事的时候的事。八级的地震,深重的灾难,遍地的废墟,余震尚未平息,大地还时不时地在颤抖,大家栖身无所,都还住在帐篷里,这种时候怎么会有歌舞?

成千上万的罹难亲人,就埋在附近的废墟底下,埋在不远处的巨大的泥石流底下。生死相隔,阴阳两界,只在咫尺之间。此时此刻,站在地面上的幸存者,又怎么能够歌舞?

几位舞者面对记者的话筒,说出了自己心里的声音,回答了局外人的疑问。

她们都在地震中失去了至亲,或是丈夫,或是儿子,或是女儿,或是全部。大地震夺走了她们的亲人,毁掉了她们的房屋与所有的财产,震碎了她们的生活,震碎了她们的家,也震碎了她们的心。开始时,她们无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泪水哭干了,嗓子哭哑了,眼前一片空白,今后一片迷茫,觉得日子没法过了。后来,看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都来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全都参加了抗震救灾,港澳台同胞与海外侨胞、海外华人全都来支援,还有很多国家的政府与人民都伸出了援手,她们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渐渐地坚强起来,慢慢地挺了过来,决心要好好地活下去。但是,悲痛实在太过巨大,心情实在太过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实在没办法减压,没办法宣泄了,她们于是来唱歌跳舞,想让自己舒缓一点,轻松一点。也就是说,大山一样的悲痛压着她们,她们现在想到了要抖一抖,动一动,唱一唱,把自己从悲痛中拔出来,然后克服困难,重建家园,一边悲痛,一边向前走。

她们的回答,已经显得镇定而且从容,虽然形色的悲戚惨痛,表情的呆滞迟钝,明显透出她们内心所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着的苦苦的煎熬与挣扎。

看着这样的歌舞,听到这样的回答,谁能不为之动容,为之震撼,甚至为之潸然泣下?这是何等的不幸者与悲痛者?又是何等的坚强者与勇敢者?这样的歌舞,非但不是不合时宜的歌舞,而且不是一般的歌舞!这是真正的生命的歌舞,与命运抗争的歌舞,人类最壮丽的歌舞!这是劫后重生,长歌当哭,化悲痛为力量!这是坚强而又勇敢的不幸者,从废墟中爬出来,抖落掉身上的尘土,揩干净亲人的血迹,艰难地重新站起!这是大难不死的未亡人直面人生,收拾旧心情,又重新集结,重新出发!

对于这样的歌舞,别看它粗粗草草,然而所有的曼妙豪华的歌舞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它们无法与之比拟,不可同日而语。这歌舞,是歌舞,又是史诗。我以为,完全可以说,它是属于史诗的,属于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伟大史诗中的动人篇章,便是同举世推崇的荷马史诗中的同类篇章比较,也是毫不逊色的。

晋人陶潜有诗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很有名的悼念死者、慰藉生者的诗。所不同的是,这里不是“他人亦已歌”,而是死者的“亲戚”“亦已歌”,而且还是至亲。究竟是诗人始料所未及呢?抑或是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人比起古人来更坚强,更豁达呢?

我只觉得这场小小的歌舞,看似简单而实不简单,让人想得很多很多。

“多难兴邦”,是不是就是这样起于“青萍之末”?

“涅槃”,浴火重生,是不是就是这样开始的?

……

猜你喜欢

至亲不幸者局外人
儿童保护没有局外人
琴(外一首)
石头记(外一首)
不幸者、拯救者、反抗者
我一定是你偷来的
web2.0时代的死亡
做自己的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