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点燃奉献的火炬

2008-09-11吴培光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15期
关键词:汶川灾区

吴培光

[本期话题] 奉 献

[小引]

奉献是做人的社会责任,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不能只是一味地索取,还应有奉献精神。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一直被震撼着。那么多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昼夜兼程,奔赴灾区,舍生忘死,连续奋战;那么多的抢险队员,危急关头,冲锋在前,凿开废墟,抢救生命;那么多白衣天使,在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从四面八方来到他们的身边;那么多的人民公仆,亲赴灾区,心系灾民,成为指挥这场抗震硬仗的力量中坚;那么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昼夜坚持在抢修道路、桥梁、电网、水网和通讯网的第一线;那么多的灾区干部和公安干警,忍受着亲人离去、家园被毁的极大悲伤,恪尽职守,以民为先;那么多的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来到灾区,投身抗震救灾的战斗;那么多的灾区群众,临危不惧,顽强奋战;那么多全国各地的人们,向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捐献出大批的资金和物资……他们都是伟大的奉献者,在为同胞奉献爱心、生命、同情、鲜血、支撑……没有他们,灾民就是无助的生灵,有了他们,灾区就不是孤岛,那里和祖国连在一起。只要有我们的奉献,灾区人民必定会重新站立起来,灾区人民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材料一

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他的就职演说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总统就职演说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话是:“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自己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思考点

经典的名言,道出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道出了爱国的本质,那就是奉献。

材料二

在南京市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年乞丐听说汶川大地震后,将他乞讨所得的105元钱全部捐给灾区,老人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5月12日晚,成都街头的献血站通宵灯火通明,自愿献血的市民排成了长龙,一位年近五十的男子伸出粗壮的胳膊说:“我是下岗工人,没钱捐,就献一点血吧。”

思考点

聋哑舞蹈家邰丽华说得好:“有爱的人就会有千只手帮助别人!也会有千只手来帮助自己!”巨灾突降,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在刹那间被点燃,并向同一个方向顷刻燎原。爱在悲痛中凝聚爱,爱在悲痛中凝聚力量,爱在悲痛中凝聚奉献。

材料三

2008年5月12日,本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却因为四川汶川大地震而变得撼天动地。什邡市龙居小学英语老师向倩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地震发生后,她双手紧紧地护着两个学生,无情的碎石砸向她的身体,使她失去了生命。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找到她时,尽管她的脸部已经血肉模糊,身体断成了两截,但任凭人们怎么掰,也掰不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今年二十多岁的汤鸿,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辅导学生排练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发现险情后,她把学生推向墙角,把他们抱在自己怀中,垮塌的楼房就这样倒在她的身上……她的遗体被找到时,仍俯身趴在那面墙的角落里,在她的怀里,3个女孩活了下来。

思考点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惜命、爱命,是人的本性。但是在汶川地震中很多人面对生死的抉择时,都将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这些超越本性的举动,彰显了无私的大爱。爱,提升了人性,照亮了灾难中的世界!

材料四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他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许多财富。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奖给世界上的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 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思考点

诺贝尔的奉献,我们至今仍然在享用,他的精神,也依然在激励着我们。

材料五

美国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一次在独自做实验时被一条青蛇咬伤,在他知道死亡即将来临之际,竟平静地记下了自己临死前的种种症状和感觉:“体温很快到了39.5℃”,“胃剧痛”,……“四小时了,伤口、鼻、嘴开始出血……”记录的最后几句话是:“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开始脑充血了。”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思考点

卡尔·施密特把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地献给了科学事业,就是临死时也不忘留下珍贵的资料。超越个人荣辱,甚至生死,为人类奉献一切的人是永远值得人们敬仰的。

[延伸训练]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女孩拿着母亲给她的一元钱去买零食,碰到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她犹豫了半天,最后对老乞丐说:“老婆婆,我给你一元钱,你找我五毛,好吗?老乞丐愉快地答应了。小女孩用那五毛钱买了一串糖葫芦,吃得很甜。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女孩无疑有一颗纯真的心,她关爱他人,同时又不委屈自己,一举两得。

请以“关爱他人与善待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点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对关爱也有了新的认识,关爱他人当然是道德行为,善待自己也是应该提倡的,这是当前我们所提倡的人本思想的内容之一。

(文题二)

感动是成功时父母的一声提醒,感动是失意时老师的几句安慰,感动是善待老人,呵护幼小,拯救危难,见义勇为。感动是一个微笑,一句善言,一件寒衣……生活中,我们实在有太多的感动!面对感动,你一定会有深切的体验和深刻的认识。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点拨)

“感动”是一种心理感受,然而这种心理感受是由外界引起的。让人感动的理由很多,只要你认真观察生活,认真体味生活,你就会发现人每时每刻都处在感动之中,你被别人感动着,反过来你又感动着别人。这个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将抽象的感受具体化,要将一种心理体验生动形象地展现成让人看得见、想得到的东西。可刻画自己感动的心理,也可写别人感动时的反应;或记叙大的事件,也可抓取小的细节;可全方位地描述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也可捕捉故事中的一个场面、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

(文题三)

真诚待人、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爱岗敬业、文明礼貌等,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离开了道德的约束,社会将走向无序,离开了道德准绳,社会将变成一盘散沙。

请以“公德在心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点拨)

此话题较为宽泛,应遵循“从实入手,以实证虚,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原则。找好写作的突破口,巧妙切入,定点聚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立主题:维护社会公德,从我做起;社会公德看似小事,却反映了每个人自身的修养;良好的秩序靠大家,需要每个有公德心的人去维护;社会公德反映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等等。

猜你喜欢

汶川灾区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汶川樱桃熟了
灾区笑脸
完形填空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