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
2008-09-08龙建文
龙建文
一直以来,高中物理是学生在理科学习中感到最难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教师感到难教的一门学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一套提高学生解答物理问题能力的方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联想审题
审题时一定要富于联想,一要联想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结构,二要联想知识结构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三要通过文字联想,挖掘本题所涉及的隐含条件.
例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运动是分子运动
B.20℃的氢气和氧气,其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甲分子从相距很远的位置向着乙分子运动,直到不能再运动,乙分子对甲分子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分析:审题时,首先必须将知识结构锁定在热学.选项A考查布朗运动与液体分子运动的关系,通过知识联想应知道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运动的反映,故A错.选项B,由20℃和分子平均动能联想到温度的定义,即温度是所有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B对.热量一般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故C错.选项D,由审题联想到分子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即联想物理模型,然后在模型中把分子进行受力与做功分析,即可得出D正确的结论.答案为B、D.
二、构建知识结构和物理模型
构建各章各节块状知识结构,便于解题时对知识结构进行联想,避免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建立知识结构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便于学生利用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能量分析以及动量分析,从而全面把握题目所涉及的考点.典型物理模型有利于学生提高建新模的能力.
三、培养五种分析能力,全面提升解题能力
五种分析能力,即受力分析能力、运动分析能力、做功分析能力、能量分析能力以及动量分析能力.通过五种分析能力,可以全面把握物体的受力特点、运动特点、做功特点、能量及动量特点,为下一步选择物理规律、建立物理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三大观点处理物理的力学问题
三大观点即力的观点、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其中力的观点涉及利用牛顿三个定律以及运动学所有规律来分析问题,用来解决与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问题;动量观点涉及动量定理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用来解决所有与动量有关的问题;能量观点涉及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以及功能关系,用来解决所有不涉及中间过程、只考虑初末状态的力学问题.
总之,利用上述四大观点,对处理物理力学问题及力电综合问题大有好处,通过学生反复实践普遍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