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2008-09-08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5期
关键词:一题直觉教师应

蒋 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氛围,采用民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改变教学中呆板、沉闷、严肃的课堂气氛,营造生动活泼、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支

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提倡和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和求知欲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时开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善于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领会要学习的新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从而培养思维的探索性.“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促使学生数学思维不断向前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时间的可能性与概率”时,可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学校开运动会,你们七年级6个班参加4×100 m接力比赛,现抽签决定各班级的跑道.请问,你们班抽到第5道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吸引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三、探求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要求不依常规、不受一定模式的束缚,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一题多解的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通过一题多解,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思路分析思考同一问题,寻求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6+a9+a12+a15=20,求S20.

解法一:将已知条件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得

类似地,引导学生探求其他解法,可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利用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也就是直观地感知,数学直觉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的直接领悟,没有明确的过程,凭直觉获得结论.教学中教师应熟悉教材,做好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猜想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注意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时,可这样安排课堂教学:

最后给出证明.

通过教师诱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一题直觉教师应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一题多解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一题多解在于活
数学直觉诌议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