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相册的见证
2008-09-02万庆祥
万庆祥
在书桌的正前方,摆放着10本厚厚的相册,每次翻阅,我仿佛穿越了30年风雨兼程的时光隧道,站在了古老长江岸边,它从一个个不同的侧面,印证着我30年军旅生涯的成长经历,印证着身边悄然发生的巨大变化。震撼心灵的同时,不禁让我忆往惜今。
从痢疾事件到碧水蓝天
[老照片]
地点:五中队;时问:1989年8月14日;人员:我、卫生员赵梦青和生病的战友;事件:诊治集体痢疾;拍摄者:报道员雷云。
1989年的夏天,遭遇大旱天气,部分地区饮水短缺,病情增多。
8月13日凌晨,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卫生队值班室的寂静:“我是支队值班室,五中队官兵集体痢疾,请火速前去医治。”凭经验我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随即,和医生马腾、卫生员赵梦青赶赴中队。在现场,我对眼前的场景很是吃了一惊:40名患病官兵在床上呕吐不止,有的则疼得抱着肚子直打滚,有的脸色发白出现了虚脱现象,有的额头挂满了汗珠不停地呻吟。
诊治过程中,班长王林一面对我诉说病情,一边不停地埋怨着:“没有水吃太要命了,山沟里的水恐怕遭污染。”原来,受到条件的限制,中队没有接通自来水管道,更没有地下水可用,只能一直饮用山上流下来的河水。由于山林遭受滥砍滥伐,加之连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山泉断流,不得已吃了附近山沟里的水,造成了集体痢疾事件。第二天早晨,领导带着报道员雷云来到中队,他一边了解病情,一边要求收集整理资料,准备将情况及时反映给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求助解决中队用水问题。
后来和中队指导员程耀斐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在冬季官兵们还要跑到山上把积雪弄回来,放在锅里融化,作为大家的洗漱用水。
[新照片]
地点:长江岸边树林;时间:2007年5月12日;人员:我和战友们;事件:在山坡上植树;拍摄者:班长高旗。
2001年,国务院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了对西部地区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谁退耕,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的政策。团体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荒山荒地,进行恢复林草植被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建设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减免出让金,实行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期满后可申请续期,可以继承和有偿转让。这些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大家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长江北岸有一片面积近千亩的防护林,是我经常去的地方。结婚前我和女朋友来到这里种植了一片“爱情林”,婚后我们种植了“希望林”,几十年来共植树5000多棵。20年前和妻子种下的松树如今已经成为了茂密的大树。每年的三月,我和战友们都要来到这里参加植树活动,坐落在北岸的“武警世纪林”是官兵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面积已近数千亩,幼小的林木开始茂密起来,装扮着美丽的长江。
如今,长江沿岸处处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给人的感觉是碧水长流、光彩照人。随着旅游人员的增多,从1997年开始,万州成为了“三峡国际旅游节”一个重要的城市。
从长路崎岖到立体交通
[老照片]
地点:万州街道;时问:1995年夏天;人员:我、群众;事件:推车;抽摄者:地方记者。
重庆的道路多为碎石路、盘山路,且大雾、滑坡、塌方时常发生,阻碍着人们的出行,印证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
驻守三峡监狱的一大队,由于出入没有公路,官兵们的生活供给要靠给养员背着箩筐,翻过几座大山,到湖北恩施庙湾集镇上去采购,走这一趟山路要四五个小时;支队机关和一大队分别驻在长江两岸,那时没有长江大桥,江上的小渡船是连接两岸的惟一通道;从驻地到重庆320公里的路程至少要行驶10个小时以上。
记得1995年6月的一个下雨天。我送一名病号到重庆,途中遇上大雨,客车在盘山路上缓慢前行,车体在坎坷不平的碎石路上颠簸着。我既怕客车坠落右侧悬崖,又担心左侧山上滚下的石头。正当大家被摇晃得头晕的时候,客车突然一个急刹车,我正准备责问司机,才知道前方不到10米的地方突然发生路基塌方,险些造成坠崖事故。
虽然大家劝阻司机小心驾驶,不料一,个小时后车轮又陷在泥水里无法动弹。雨依然下着,乘客们心情也开始烦躁,有人开始埋怨。刚从山东出差回来的李大叔说:“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家省内都有了高速路,连乡镇公路都是宽敞的柏油路了,交通方便快捷,可在我们西部地区,城乡之间还是碎石路,你看,途中老出故障。”“我们乡镇还没有公路呢?”一个老人接着说。见此情景,我站起来提议:我们一起帮忙推车吧。大家听后纷纷下车,齐喊“一、二、三”,把车轮抬了出来。乘客当中有一名记者,用相机留下了大家抬车的场景。
[新照片]
地点:万州机场;时问:2006年年10月1日;人员:我和战友;事件:为朋友送行;扪摄者:我的妻子。
针对西部交通能力弱,国务院明确规定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近年来,支队官兵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号召,投入到当地经济建设和交通建设中。官兵们和工人一道,抬砂石、搬运水泥修路,使当地交通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如今支队所属单位不仅都通了公路,而且开县到城口县还开通了一级公路。
前几天,我陪朋友来到三峡,因三峡大坝提前蓄水,165米的水深,不仅使长江三峡呈现出“高峡平湖”的壮丽美景,也使万州港建成了万州直抵上海的万吨级深水良港,出现了千帆竞发的繁荣景象。
从故土难离到安居乐业
[老照片]
地点:三峡库区;时间:2004年5月13日;人员:我和三峡移民向建林一家;事件:合影留念;抽摄者:群众。
手里这张照片是我们和三峡库区移民的合影照。回忆起当时情景,心里真是感慨万千。2004年5月,因建设三峡水电站的需要,出现了100万大移民的空前壮举,支队根据当地政府的需要,帮助万州区武陵镇三峡移民搬家,作为医疗保障分队成员,我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当时移民百姓都住在长江两岸,由于山高、地险、坡大、路窄,官兵们帮他们搬运一趟物资,要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地行走两个多小时,才能把移民家的物资送到山下的卡车上。为了赶时间,中午我和身边的战友们都顾不上吃东西,一路叫响“看我的、跟我来”的口号,不丢下移民家中任何一件东西。当我来到王建林一家的时候,看见5口人住在三间低矮的土房子里,黑乎乎的屋子里,只有三张木床、几样简单的家具、几担赖以生存的粮食和一堆用于烧火的小木条,泡菜缸里飘着几块泡菜。见此情景,我一边要求大家小心翼翼地搬运东西,一边仔细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尽管如此,不少移民还故土难离,不愿主动搬迁,即使搬了也对未来生活一片茫然。所以才出现不少移民挥泪离别故土的场景。
[新照片]
地点:万州郊区;时间:2008年4月28日;人员:我和三峡移民向建林一家;事件:送锦旗;扪摄卉:新闻干亨仲志文。
就在前不久,我们医疗小分队在对移民新村进行巡诊时,恰巧遇到了王建林。他拉着我到他新建的鱼庄做客,高兴地说:“你看,由于生意好,接待不了,每天都要推掉好几拨客人。” 站在收银台里的王建林妻子开心地忙碌着,她告诉我:“儿子在附近学校上学,一家人过起城里人的生活,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当服务员的小黄性情开朗:“说实在的,这里的生活比以前要好,我们这些三峡移民就想在这里扎根。”坐在一边吃饭的老大哥也凑了过来对我说:“虽然过来的时候当地移民办帮我们找工作,但是我都55岁了,何况凭着我那么多年的经验,肯定还是继续种地好,后来你们武警三支队主动与我们三峡移民结对子,帮助我们脱贫,还请来农技专家,为我们这些三峡来的新菜农搞培训,教我们怎么修枝、整枝、防治病虫害,这些技术确实都很有用处。”
我们临走时,王建林深情地从柜台里拿出一幅写着“为民致富好帮手”的鲜红锦旗,笑着说:“前些日子太忙了,一直都没来得及送给你们呢,就请你代劳了。”
(王成磊陈万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