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美 咀嚼意蕴深
2008-08-30徐赟
徐 赟
名师谈阅读
本单元课文语言最有特色,我们在阅读中,要咀嚼、领悟出语言的美。
一、优美的语言 多样的手法
鲁迅《雪》用优美的语言,多样的手法,写出了江南的雪的丰富多彩的美。作者以满怀激情的笔触写记忆中的江南的雪,晶莹娟秀,绚丽多姿,“滋润美艳”是概括江南雪的特质,“青春”、“处子”两句比喻,一虚一实,推出美景,让人遐思。后面的色彩词语,一片洁白的背景下,“血红”“隐青”“浅青”“深黄”“冷绿”等,五彩缤纷,美艳动人;最后两句神来之笔,蜜蜂纷飞,喧腾不已;记忆的模糊,反衬眼前的清晰,这不正是那“隐约着青春的气息”?
二、浪漫的语言 象征的手法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浪漫的语言,象征的手法,高度概括地写出了瑰丽奇特的诗篇。这段独白,想象奇特,气势恢弘。作者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呼风唤雷,物我同化。写作手法有夸张象征,拟人呼告,还有排比。风雷电象征人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爆炸”感情异常强烈,含义深刻。短句简洁,感叹句多,环境典型,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抒情主人公形象突出。
三、激情的语言 革命的豪情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海燕》有着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刻画了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壮阔的大自然背景,海燕与狂风恶浪、乌云雷电搏斗,勇敢的叫喊、发出胜利的疾呼。这是时代的战斗宣言,鼓舞性强,豪情万丈,激荡人心,是用进军的号角,唤醒民众。写作上是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荡,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