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2008-08-25李改菊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充分利用语文课心理健康

李改菊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往往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希望同在。从当代、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看,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一个人是否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等直接影响到个人智力能否充分发挥和事业能否取得成功。任何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一个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准确把握环境机遇,表现出易为人接受的性格,才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并具备获得成功的条件。因此,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当代中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心理与生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具有完整的人格、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能很快适应环境。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则表现为多愁善感、害羞、自卑、过分自信、过度幻想、缺乏同情心、与人不能相处、情绪不稳定等。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期望值高。要求严格,学校又过于重视智育,学生的心理往往成为教育的盲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疾患,如冷漠、孤独、抑郁、焦虑,甚至于产生厌世心理而自杀,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过程始终关联着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借助语文教学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以其内容具有形象性和教学目的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自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1.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散步》,对学进行亲情、责任教育;《走一步,算一步》对学生进行自信、勇敢、坚强的教育等。

2.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精心设疑,优化学生心理结构,有效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不正确和不完善以及不合规律的心理态势,使他们的思维朝正常化、系统化、逻辑化方面发展。或采用否定之否定教学手段,故意设置错误结论鼓励学生大胆否定,肯定自己,培养自信。

3.充分利用作业反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从学生的“每周随笔”和周记中发现问题,利用笔谈形式,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如学习方法、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亲情爱情友情等方面进行指导,及时疏导其心理症结,使学生在做人和作文上同时得到收获。

4.充分利用辩论会、课前三分钟演讲、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通过《中学生热衷于网络的利弊》、《心胸要开阔些》、《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等论题与学生交流,端正思想、达成共识,以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指向性(针对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情况,就事论事,不泛泛而谈。也不过度引申,牵强附会。失去语文课特点。

2.理喻性原则。充分利用语文课知识性与生动性、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用形象生动的倾向性影响学生心理。

3.双效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又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使学生既明白了道理,有了健康的心态,又能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注意、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思想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心理素质逐步趋向完善。

(作者单位:河北魏县大辛庄中学)

猜你喜欢

充分利用语文课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做好妇联家庭儿童工作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高中物理如何充分利用扩展性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