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呵护慈善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2008-08-21赵海林

慈善 2008年5期
关键词:善心公益事业慈善家

赵海林

慈善公益事业是一项责任心很强的工作。慈善劝募本身就是一个以“心”唤“心”的过程,要求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责任心”去唤醒募捐人的“善心”。只要心心相印,就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慈善劝募也是培植慈善文化资源的工作。慈善文化资源是慈善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发展慈善公益事业,需要精心培植慈善文化资源,用“心”呵护慈善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壤,最大限度地激活全民族的慈善热情。

加紧培育全民族文化涵养。慈善公益是一项最能让世人感动、最能让受助人感激、最能让捐赠人欣慰的崇高事业。我们发现,凡是乐于捐助的人大多具有相当的文化涵养,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慈善公益事业恰恰离不开文化涵养。为了增强全民族的慈善意识、树立慈善理念,必须加紧培育全民族的文化涵养,动员一切媒体的力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慈善理念,比如,在小学阶段开设慈善课程,进行“善心”启蒙教育;在全社会培养“善行”意识,如建立“义工档案”、“捐赠记录”等。

不断创新慈善劝募方式。慈善机构要用“心”去做劝募工作,用“情”感化募捐人,用“果”提高公信力;建立以捐赠者姓名命名的慈善基金会,依法赋予其法人资格或冠名权;大力表彰在发展慈善公益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慈善家和企业,给他们冠予“慈善爱心人士”、“慈善爱心集体”、“和谐推动力人物”等荣誉称号,为慈善家树碑立传;吸纳慈善家参政议政,在政协机构中设置“慈善专委”,实行终身制或世袭制,这要成为一种社会导向,让慈善家充分感受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光彩和荣耀;在现阶段,可以采取“功利慈善”模式,大力发展“光彩事业”,比如,富人办教育,就是用“利”换“名”、用“功”赚“名”。可以说,没有任何东西能比投资慈善公益事业尤其是办大学更能够出名的。待全社会慈善意识成熟之后,再由“功利慈善”模式向“公利慈善”模式转变。

努力培养富豪们优秀的财富品质。在西方世界,慈善事业早已成为富豪们倾心追求的神圣目标。因为富豪们非常清楚:财富不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果财富使得原本为兄弟的富人与穷人成为仇雠,将会引发社会历史的悲剧,富人们也将因此钉在生命的耻辱柱上。正如卡内基所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因此,他们关注财富的品质胜过追求财富的数量。“财富等于品质”、“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企业利润共享”——这就是西方国家富豪们普遍的价值观、财富观和优秀的财富品质。新闻媒体应采取各种形式,呼唤富豪的良心,促使他们早日良心发现,积极投身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

依法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现代企业应当全面履行两大社会责任,即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包括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保护生态环境、照章纳税这三个层次。法律责任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则属于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本身就包含着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内容。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各项法律、遵守国际劳工标准、不违背商业道德;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则要求企业鼎力支持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和慈善公益事业,这也是企业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企业连法律规定的这一条社会责任都做不到,便无道德可言。

着力打造“善心平台”。从国外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企业和富豪是慈善公益捐赠的主体,是保证慈善公益事业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政府要为慈善家构建“善心平台”。实行捐赠退税(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政策;允许慈善基金兴办经济实体,并与慈善家创建的企业相互控股或参股,结成资本与慈善的纽带关系;慈善不问动机,捐赠不论出处;在捐款用途方面,充分尊重慈善家和企业的意愿;主要通过慈善公益项目来吸引社会捐赠。

动员全社会为慈善家编织“安全网”。穷人应理智地争当富人的“财产卫士”,以解除慈善家的后顾之忧。国家应专门立法,依法保护慈善家的私有财产不受侵害。为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快速发展创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猜你喜欢

善心公益事业慈善家
名家谈教育
名家谈教育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 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9胡润慈善榜
慈善家
送出感激
A Good Heart to Lean on善心可依
关怀
做公益事业 擦亮企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