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需要建一座“永不”纪念碑

2008-08-20丁学良

杂文选刊·中旬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震灾纪念碑教堂

丁学良

中国四川5·12大地震中,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不计其数。震后重建家园时,我要建议震后的四川,一定要建造另一座特殊的纪念碑——用那些倒塌的学校建筑物的残骸,建一座碑,可以命其名为“永不”碑。

截止5月17日早晨8时媒体的报道,震区已经有统计的倒塌教室高达六千九百间,这还不包括震中最惨重地方的学校,因为目前尚无法计算。在这近七千间教室的废墟之下,埋压着几千个中小学生的肉体,以及随着这些柔嫩的肉体一起被毁灭了的孩子们对明天的梦想,以及随着这些孩子一起被毁灭了的爸爸妈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未来的期待。

我们能够忘记这一切吗?天理、人伦、法律的哪一条允许我们忘记这一切?

大批教室倒塌的原因是多重的:农村和偏远城镇的贫困,使能用于学校建筑的拨款太有限;技术水平较低,建造抗震房屋的力量可能不足;国家明文颁布的建筑条例,到基层往往就成了一纸空文,工程验收徒有虚名;那一点有限的学校基建资金,经过一些腐败的负责人和偷工减料的承包商的克扣,又大大缩了水,等等。所有这些原因造就的大批“豆腐渣”工程,一到关键时刻,就变成了杀人恶魔。

这些原因,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贫困、失职、腐败。几千个孩子的生命,如果不能换来监督制度和公共政策方面显著的、实质性的进步,那我们还要付出什么样的更高“学费”?

中国两家大媒体的记者在报道四川地震的时候,用了一句话,令人永生难忘:在许多村镇里,学校房子倒塌压死了那么多孩子,意味着这里丧失了差不多整整的一代人!

任我们流多少泪,也冲洗不走丧失了孩子——许多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们的伤痛。

5月16日,在回答《中国日报》等记者提出的中小学房屋倒塌比其他建筑更严重的问题时,中国住房和城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豆腐渣”工程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如果最后调查出来有偷工减料等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

公众期待着严肃查处的透明过程和正义结果。

我建议四川在灾后建造一座名为“永不”的纪念碑,其含义有二:永不忘记已经发生的这些悲剧;永不让这样的悲剧以后再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在西柏林建了一座特别的纪念碑。在战争的最后阶段,盟军把柏林城轰炸得体无完肤,一座著名的古教堂被炸燃烧得只剩下半壁残墙,摇摇欲坠。战后重建时,建筑设计师紧挨着古教堂的半壁残墙,建起半壁玻璃钢的现代建筑。这样一来,旧半壁就有了依托保护,不会倒塌。新旧一体,仍用作教堂。明丽的新一半直耸云天,展示着欣欣向荣的生气。在它的衬托下,那被炸烧焦的旧一半显得格外凄凉死寂。两相对比,把战争的可憎与和平的可爱这一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历史之所以对未来有意义,就在于它保留了前人和我辈的善行和劣迹。若删去劣迹,只留下业绩,历史就成了粉饰。它对后代,只有误导作用,没有教育价值。

个人的进步、群体的繁荣、民族的复兴,全都要从正视自己的真实过去开始。惟有智慧的强者,才敢看着自己的丑陋处不蒙眼、不托辞。四川要给震灾中涌现的感人的不朽的“善行”立碑,也要给震灾中暴露的不可饶恕的“丑行”立碑。

【选自《中国江西网》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震灾纪念碑教堂
海地“无法喘息”
纪念碑
Taj Mahal
教堂
关键时刻
学会道歉,用真心打动人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