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痴”吴起的恶果
2008-08-06孙存准
孙存准
战国初期的吴起一生功名显赫,但是,这位大名鼎鼎、功勋卓著的吴起却是一个十足的没有人性的“官迷”、“官痴”。为了跻身官场,为了“政治抱负”,为了个人的功名,为了自个儿“青史留名”,他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无所不用其极。
其一,他毁家求官,在所不惜:“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
其二,他为人残忍,动辄杀人:老乡对他求官毁家之举颇为不解,笑话了他几句,他就愤然而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其三,他专注仕途,母丧不临:他杀人后,无法在家乡卫国立足,就“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后来,他果然“言而有信”,“其母死,起终不归。”试想,在“百善孝为先”的战国初期,他这样的“大义凛然”,确实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做得到的。
其四,他杀妻求将,博取功名:周威烈王十四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
然而,吴起却依靠上述一连串没有人性的重大“举措”,历经“曲折”,终于如愿以偿,出将入相,圆了自己的功名梦。但这样一个靠毁家求官、动辄杀人、母丧不临、杀妻求将而起家的人,要期盼他仁义治国、造福于民,无异于痴人说梦。试想,自己的家都可毁掉,岂会怜惜别人的家?乡里乡亲都可杀掉,岂会顾及异乡他人的生命?母丧都不奔、妻子都可杀,岂会同情别家父母妻小?果然,三度入相、四易其主的吴起走到哪里,哪里就烽烟不断,血流成河。吴起追求的是“一将功成”,他才不管什么“万骨枯”呢!
我非常不解的是,吴起在历史上竟留下了“爱兵如子”、“同甘共苦”等美名,说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痛苦不堪,吴起发现后,毫不犹豫地跪下,将这位士兵身上毒疮里的脓血一口一口地吮吸出来,令这位士兵和当时在场的其他官兵感动得不得了。其实,他的这一“吮吸毒疮”的“关爱”之举,用今天的话来说,只不过是“作秀”而已,他不仅以此树立了“爱兵如子”的“光辉”形象,而且能让士卒“乐战”,心甘情愿地为他功成名就而战死沙场。不然,那位被吴起“吮毒”过的士兵的母亲知道后,失声痛哭:“我儿子的死期到了!”旁人不解,这位母亲说:“前几年,吴将军曾为他的父亲吮吸毒疮,结果他的父亲战死沙场。如今,我儿子……”你看看,吴将军给你“吮吸毒疮”,你就得战死沙场,“其用心何其毒也”!
后来,吴起不顾现实条件,在楚国不计后果地“强力”推进“变法”,被楚国贵族乱箭射死。
吴起虽然死了,但他的“徒子徒孙”们却前赴后继,纷纷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粉墨登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老百姓总是苦难深重,总是没“好果子”吃,应该说与“吴起”之类没有人性的“官迷”、“官痴”执掌国家权力不无关系。
【原载2008年5月7日《羊城晚
報·花地》】
插图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