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客心情

2008-08-05

21世纪 2008年7期
关键词:莫大甜点房东

房东太太跑了

“房东太太跑了!”上午一见到好友May,就听到了这么一个大新闻。May之前房东的老婆跟房东分居了,后来又跟一个鬼佬跑了。因为May的朋友住在那里,她才得以知道这个爆炸性新闻。

May的房东有50岁出头,然而她所谓的房东太太才30岁出头,两个人结婚5年了,房东太太一直不要孩子。就在她拿到澳洲身份以后不久,便提出了离婚的要求,收拾了行李,离开了他们的家。我见过May的房东和他太太的,房东人还不错,但是喜欢呆在家里,据说也没有什么朋友。房东太太是国内来的,打扮一下也不输给20多岁的女孩子。其实我们真应该叫“房东姐姐”,因为她也就比我们大五、六岁。

据说当年,房东太太家里借钱供她出来读书,可是毕业后也没有拿到身份。后来她遇到了房东,就主动追求,于是通过婚姻在澳洲留了下来。房东对她很好,帮她交学费,为她买新房子,还给她在国内的父母买了车、买了房……之前辛苦工作存的那些钱,几乎都花在了房东太太身上。房东也没有什么学历,在澳洲的钱也是辛苦打工赚来的,之前还在一家面包店做糕点之类的食品。还有一点要说的是,这是房东的第二个老婆,据说之前他有过这样的经历,第一个老婆拿到身份以后,就跑了,可没想到自己又被利用了一次。一个人因同样的原因栽倒两次,并且第二次之后几乎什么也没有了,这个打击可真不小。据说房东现在就期望房东太太不要跟他争财产了,除了这套还在还款期的房子,他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可怜的房东即使每天吃两片安眠药,也只能维持一个小时的睡眠,无心工作导致失业,现在的他出门除了看医生,哪里也去不了……我们听了之后,无不唏嘘感叹。

澳洲法律规定,一个人的一生只能有两次机会帮助配偶移民,如果结了两次婚,又离了两次,那么你的第三个配偶是不能通过你来取得移民身份的。在澳洲的中国男人不好找老婆,而亚洲女人又相对受西方男人的欢迎,据说有些澳洲老头专门花钱到泰国等地买年轻漂亮的女孩回来做老婆,真不知道对这些女孩来说,是福还是祸。

我们对于房东太太的做法很不满,但除了同情房东之外,也无能为力。在澳洲还有多少女孩为了一个身份出卖自己的青春,欺骗别人的感情呢?这个数字恐怕不少。经常看到大街上有年轻女孩挽着秃了顶的爸爸级别甚至爷爷级别的男人,似乎还甜蜜的不得了。可十有八九,你也猜得出她们的目的。澳洲移民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而靠婚姻移民无疑是个捷径。

这种事情过去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以后也一定还会发生。只是从来没有从熟悉的朋友那里听到离我如此近的事实,所以才会那么唏嘘惊讶。不知道澳洲紧缩的移民政策还会引发多少这样的社会现象。

当一个人,愿意以出卖自己的灵魂来换取所谓的幸福的时候,幸福离他已经越来越远了……

(http://blog.sina.com.cn/houyiting)

巨无霸城市——莫斯科

虽然莫斯科的大学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在上海留学生眼里,莫斯科非但不是在国内想象的那种贫穷落后,在许多方面,反倒比上海更优雅而先进。

你能想象一个城市有十几个火车站、五六个机场吗?这就是莫斯科,超乎想象得大。

北京天安门前一条长安街,算宽了吧?人家的阿斯莫大道足有长安街三、四倍宽,双向16车道,汽车“嗖嗖”穿梭——路宽,怎么都不会堵车。在上海,看到街对面停着公车,横穿马路奔过去,总赶得上;但是在莫斯科,每次都是气喘吁吁跑到马路中间,车就开走了。

莫斯科人口中的“绿化”,意味着城市里巨大的森林公园!几乎每个小区旁边,都会有湖——不是太平湖那样的人工池塘,是货真价实的天然湖。

这个巨无霸城市由11条密密麻麻的地铁线连接。地铁站厅庞大威武,富丽堂皇宛似宫殿。红场那一站,“宫殿”正中竖着两列真人大小的雕塑,一溜伸向远方。

俄罗斯地铁不像上海,为了节约冷气,把入口造得曲里拐弯。他们的地铁建于上世纪30年代,由于担心战乱,所有的站台都在地下五、六十米深处,最深的有100米。要下站厅,由一条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下深处的站厅,扶梯的速度比上海地铁站里的快,全程却要两分多钟!

由于线路繁多,大的枢纽站往往有上下几层,错综复杂如迷宫。但标识却十分清楚,绝对不会走错,在这一点上,上海还颇有距离。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展览中心)堪称气势雄伟吧,那是因为你没到过莫斯科。中苏友好大厦的大厅,肯定没有莫斯科大学的食堂宽敞。

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学府,相当于中国的北大、清华。“莫大”占了列宁山一座山头,学校里通公交车,因为校园实在太大,光靠两条腿走,在冬天准冻成冰棍。列宁山顶是全莫斯科最高点,可以俯瞰莫斯科全景。上海人喜欢到陆家嘴绿地结婚,莫斯科人也一样,在列宁山顶穿上白纱礼服,开一瓶香槟,切几层蛋糕,就是最美的婚礼纪念。夏季天气好的时候,新人一对接一对,莫大的学生也有了谈资:“哎,你没看见今天那个新娘,漂亮极啦!”

莫大的食堂,是一座如宫殿般的庞大建筑。水晶吊灯、雕花天花板、光鉴可人的地板,要不是桌椅散发着学生餐厅的味道,几乎会以为这里摆的是宫廷晚宴。食堂供应西餐,一条通道两边按序排着自助餐盘,色拉、汤、头盘、正餐、甜点样样俱全。一边走一边取菜,走到通道底结账。很少有人会点全套西餐,因为实在吃不下,女孩子打一碗甜菜牛肉汤,就吃饱了,一般一顿饭的开销在1美元左右。

莫大的学生一学期通常只有四、五门课,但是每天平均要上四节课,每节课长达一个半小时。有时下午课一多,放学就要六、七点,更不用说那些泡实验室的理科生了。这时,学院楼里的小咖啡馆就成了最佳去处。莫大每个学院都有一幢楼——比我们这里大学的教学楼大,每幢楼里都有小咖啡馆,供应咖啡和甜点。俄罗斯的甜点名不虚传,时间久了,留学生也和俄罗斯学生一样,在两节课间到咖啡馆坐坐,边温书边喝咖啡。

但不管是西餐还是甜点,吃多了都会腻。更多时候,宁可自己做饭。其实也做不出什么好吃的,因为俄罗斯超市里最多的是大包冻鸡腿、大块生牛肉,最后不免落得成天蕃茄炒蛋、黄瓜炒蛋的下场。买条肉质粗硬的海鱼,拿国内带去的酱油粉兑水,勉强能做条红烧鱼。蔬菜稀缺,买得起的只有蕃茄、卷心菜、胡萝卜,其它大多是进口货,贵得吓人。比如香菜,卖起来论根数,一根合人民币一块钱。有同学实在憋不住,买了点黄豆,自己发豆芽,还真被他发了出来。俄罗斯同学看了莫名惊诧,觉得中国人好神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f628f0100ap7z.html)

猜你喜欢

莫大甜点房东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无解
知足
甜点世界
搞怪的甜点
大灰狼的甜点屋
莫大的家宴
节省
甜点师 美丽不止多一分
身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