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顿遇到了贝多芬
2008-07-06李均
李 均
1783年,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人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来到了世界艺术之都——维也纳。他刚站稳脚,就拜访了当时正住在维也纳的大音乐家莫扎特。莫扎特虽然贵为一代艺术大家,但对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却十分热情,不仅为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并且还毫不吝啬地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指导。为了鼓励年轻人,莫扎特还抽空参加了年轻人的演奏会。给年轻人捧场。在公开场合,莫扎特聆听了年轻人奔放流畅的钢琴演奏之后,高度赞扬道:“你们应该注意这个年轻人,他将来一定能让全世界都能听到他的音乐。”受到肯定的年轻人本想留在维也纳好好向莫扎特学习。但不幸的是,正在这时,家里传来了他母亲病危的消息,无奈之下,他怀着对莫扎特满腔感激的心情匆匆地赶向家中。
1792年,这个年轻人再次来到了维也纳。不过,这时莫扎特已经离开了此地。于是,年轻人决定投入到和莫扎特齐名的音乐大师海顿的门下。当时的海顿虽然收留了他,但由于其正忙于自己的创作,无暇给予年轻人太多的帮助和指导。一次,在批改作业时,海顿对年轻人故意出错的地方竟然没有觉察到。年轻人顿时失望透顶,觉得这样的学习对自己实在没有多大的帮助,于是,年轻人便偷偷到别处去偷课学艺,后来,干脆辞别了海顿。另换了老师。
后来,这个天资聪慧的年轻人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一举成名,凭借着《英雄》《命运交响曲》《月光》等经典作品,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贝多芬。贝多芬成名后,对莫扎特曾经给予他的帮助始终念念不忘,并多次登门拜谢。但對于师从海顿大师一事,却很少提及。在其出版第一号作品的时候,也没有加上“献给老师海顿”的献词。海顿对这件事表面上还是维持满不在乎的绅士风度,但内心里却觉得很不是滋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必说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海顿了,就是平淡庸俗的我们亦会经常犯类似的错误。很多时候,明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应付一件事,但为了面子抑或是为了其他,还是勉强自己去应承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不仅难为了自己,而且也可能耽误了别人。忙活了半天,费力却不讨好,这又是何必呢。
其实,在面对别人的请求时,当我们把自身的难处给对方讲清后,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婉言推辞掉自己确实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真诚地给他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帮他介绍一些有用的线索等等。这样做不仅起到了真正地帮助对方解决燃眉之急的作用,而且也不会使彼此感到难堪,更不会像海顿那样在事后落下满腹的委屈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