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来,为恐龙的邻居让路
2008-07-06大爱无痕
大爱无痕
两辆行使在216国道线上的汽车,减速、刹车,停下来,静静地等待着一群普氏野马穿过公路。
普氏野马,是现今唯一保留着“始祖马”基因的珍稀物种,被称为“活着的基因库”,是“世界上最后的野马”。
6000万年前,准噶尔盆地的密林深处,不时传出恐龙的吼叫声。一只狐狸大小的四足小兽,小心谨慎地躲在枝叶后面,咀嚼着肥美多汁的叶草;约100万年前,四足小兽们的体型逐渐变大,四肢由短变长,原来那五个小小的趾头,除了中趾变成了巨大坚硬的蹄壳外,其余都已退化,挺身一站它们成了野马。
普氏野马在我国只有200多匹,全世界也仅存不足1500匹,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如此珍贵的野马,曾经一度灭绝。今天还能出现在野外,犹如唤醒了沉睡的世纪。
但令人痛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2007年8月15日,一匹野马在国道上被撞出30多米远。8月17日,一匹不到一岁的小野马又丧身车轮之下。小马驹左后腿的皮肤严重撕裂,大腿上部露出了被撞断的骨头。而就在小野马瘫倒的不远处,它的家族种群一直守望在那里。这个群落的头马——117号种马,始终回望着自己受伤的孩子,呼唤着它。野马群有个特点:当小马掉队时,头马会不顾一切危险,再次穿越公路来接小马,直到把全家都带到安全地带。停止呼吸之前,小野马那漆黑如墨的眼睛里,流出了大颗的泪水,一滴又一滴……
9月1日,第三匹野马肝脏破裂,当场死亡。这一天,距离这匹小马的三个月生日仅差一天。9月8日凌晨6时左右,在第二次车祸中刚刚失去了孩子的父亲——头马117号,在216国道上被货运大卡车当场撞死。头马一旦倒下,它的整个家族就等于崩溃了。按照野马的习性,一个野马群只能由一匹成年公马统治。而此时种群里的母马已经怀有上匹头马的后代了,等到明年产驹的时候,新的头马为了保持自己血统的纯正,会把“遗腹子”毫不留情地全部杀死。
让我们扭回头,来看看普氏野马的回归之路。
19世纪,俄国政府急需为各种战事繁育优良马种,于是在沙皇的支持下,来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自由洒脱生活在草原上的野马们,一匹又一匹地倒在了人类的枪口之下。1878年,九张野马皮被拿到巴黎万国博览会上炫耀,世人震惊。
消息在欧美迅速传开。可怜的野马们遭受了灭顶之灾。由于难以制伏剽悍的成年马,探险家们就等到春天野马产驹的时候抓捕刚落地的小马。近百匹小马驹被装在牛车里运往欧洲,但最后仅有28匹挺过了漫长旅途的煎熬。
自由叱咤旷野的高贵生灵,就这样在自己的故乡悲惨地倒下、灭绝。
1978年10月,国际野马基金会在荷兰海牙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在中国或蒙古放养野马。1985年,我国林业部门花费巨资,从英、美、德三国引进了11匹一百年前被人掳走的野马后裔,开始了漫长的“野马还乡”计划。
1986年,在天山北部新疆吉木萨尔县,“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成立了,普氏野马就此踏上了“回家之路”。
寂寞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戈壁滩再次被野马的嘶鸣唤醒。
普氏野马为什么要与人争国道呢?是干旱。一条残存的古河道、国道路基一侧的洼地里积聚的宝贵雨水、另一侧的野马饲草,决定了野马必须来回穿越公路吃草喝水。有人曾建议,将现有的公路路基涵洞进行改造,并在沿线路基两侧增设铁丝网,只在洞口处开口,以引导动物通过涵洞。问题是,动物对只有几米或十几米宽,内里黑黢黢的涵洞存在畏惧心理,未必敢通过。事实证明,当黄羊等动物被狼群追击时,难以逾越的一米多高且帶刺的铁丝网会成为它们逃生的致命障碍。曾有摄影记者拍到过这样的画面:寒风中一撮羊毛在铁丝网上飘曳,而不远处就是被狼吃剩的羊骨。
每个人都知道,最有效易行的方法就是让车辆在野马通过的密集区域提高警惕并自觉减速,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停下来,让恐龙的邻居——普氏野马先行。有了普氏野马陪伴,我们就不至于孤独地生活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