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城市的另一半

2008-07-04郑珊珊flowercoral张张无忌

舒适广告 2008年11期
关键词:号线

郑珊珊 flower 吐 丝 coral 郑 锡 张张无忌

策划/COMFORT执行/张婷潘潘Kula庄庄Jessica马梓珊

全世界到底有多少座城市拥有地铁?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计算。综合各类资料,这个数字应该在114至168个之间,并且至今,全世界对于地铁也尚未有一个统一而正式的定义。通常,用于客运的高速铁轨电车都被认为是地铁。相对于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运输能力更强,速度更快,且运行有规律;其次,地铁是市内交通工具,不用于城际运输,它的路线不会和公共汽车,电车或者火车路线有交叉,且四通八达,可以通过地铁线路的转乘,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最后,我们需要更正并说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安静地在“地下”运行并不是地铁的主要特征,因为有些国家的地铁也是会“出现”在地面甚至高架桥上的。

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命脉,地铁所见证的不仅仅是行色匆匆的脚步,它承载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与文化,每一步都将通往一个站点,每一站都发生着故事……接下来,就请跟随(COMFORT对世界上10座主要城市的地铁系统做一个综合而有趣的概览吧!

“你固定在哪一站上车?又在哪一站下车?车站中的人群总是这么来去匆匆。有人会在地铁的出口等你吗?”

从1863年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至今,“地下世界”早已不仅仅是排水管、下水道、防空洞的天下。而今,通向城市各个方向的地铁宛若一张大网,将每个人的味道、故事、视线、梦想、困倦无限交织起来,或是组成新的味道,或是点燃新的故事。

地铁,犹如一个城市的血脉般汩汩流动,里面的每个鲜活个体都是城市血液的一分子,为城市的经济脉动做着自己微小的贡献。有人的地方便会有产生商业,而人多的地方便会酝酿出商圈。现今,地铁空间、环境的质量、文化氛围的培育、商业需求的延伸以及与地上城市的互动、互补成了地铁开发的新焦点。实际上,地铁已经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且是新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地铁使人们改变了距离的概念,把地理距离变成了准确的时间距离。早上,当我们离开自己的房间,乘地铁到达公司,整个过程都可以充满生活情趣,每一个站点就是一个个的综合性服务中心,衣食行完全可以在上班的路上“顺路”解决;到了周末,地下的便民服务和地面的各大商圈形成一个将你包围的立体的商业区域,让购物、城市旅行便利无比。当然,我们也可以期待邂逅一段爱情……

10大世界地铁历史纵览

●伦敦地铁

启运时间1863年1月l0日;全长408公里、11条线路、268个站点。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地铁。它一开始使用的是蒸汽机车,从1890年开始改用电力机车,尽管号称“地铁”,但其55%的线路都在地面上。这个“高龄”地铁给负责运营管理的私人公司造成了一定的麻烦。2004年,其中一家公司不得不通过在eBay网站上招标来购买一些早已停产的设备。伦敦地铁还被认为是最具电影缘的地铁之一,曾经有10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在这里取景,其中包括《谍影重重3:伯恩的最后通牒》、《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和《赎罪》。

●纽约地铁

启运时间1904年10月27日;全长370公里、26条线路、468个站点。

纽约地铁第一段的28个站点于1904年在曼哈顿开通。地铁完全由政府管理。地铁的主要部分建于上世纪30年代。2007年4月,纽约开始动工建设近70年来第一条新地铁线路——全长13.7公里的第二大道地铁线。纽约地铁的大部分站点(277个)位于地下,有153个站点建在高架桥上。纽约地铁的一个特点是:拥有不是每站都停的快车,这与城市节奏更加吻合。纽约地铁站的入口可以看到绿色或红色的提示灯,绿色表示该站24小时开放,红色表示开放时间有限。站台上设有非高峰期候车区,通常会建议乘客们晚上在这里等车,因为这样他们可以处于地铁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之内。

●东京地铁

启运时间1927年12月30日;全长304.1公里、13条线路、285个站点。

东京地铁是亚洲的第一条地铁。2004年,地铁中的9条线路被私人公司收购,其余4条由市政府管理。东京地铁是全世界运载负荷最大的地铁,在高峰时期,还有专门的服务人员负责把乘客推进车厢。早高峰时,个别车厢只有妇女和儿童才能乘坐,以防止不文明的骚扰事件发生。地铁里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在发生危险时,它将自动停止所有列车的运行。同时还安装了专门的隔离装置用来阻断台风和洪水。

●巴黎地铁

启运时间1900年7月19日;全长215公里、16条线路、384站。

巴黎地铁的开通是为迎接1900年在巴黎举办的世博会。1998年,第一条自动化地铁线14号线投入运营,目前正在对一些线路进行扩建。巴黎地铁,站与站之间的距离非常短,有时通过隧道便可以看到相邻地铁站的灯光。车厢门为手拉门。巴黎地铁以其入口的新艺术派风格装饰而闻名于世,该设计出自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埃克托尔·吉马尔之手。时至今日,86个地铁站的入口还保留了这种风格,它们成为巴黎的一张名片。作为合作计划的一部分,巴黎地铁公司RATP分别向莫斯科、蒙特利尔,墨西哥、芝加哥和里斯本赠送了一座这样的建筑杰作。

●莫斯科地铁

启运时间1935年5月15日;全长292.2公里、12条线路、176个站点。

莫斯科地铁的第一条线路——索科利尼线开通于1935年,而最新的昆采夫线则于2008年1月7日正式运营。根据莫斯科地铁2009年~2014年的建设规划,还将开通17个站点。莫斯科地铁大部分位于地下,地上车站只有15个。战争期间,莫斯科地铁曾被当作防空洞使用。有报道称,莫斯科地铁中有一条名为“地铁2号”的绝密政府支线,直接通往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地铁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地下宫殿来修建的,因此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地铁之一。近年来,莫斯科地铁里出现了一些专题列车,比如阅读专列、画廊专列等等。

●首尔地铁

启运时间1974年8月15日;全长286.9公里、10条线路、266个站点。上世纪90年代,首尔实施了大规模的地铁扩展项目,将地铁总长度延长了近160公里,并增设了4条线路。目前,还有两条新线路和一部分老线路的路段正在建设当中。首尔地铁超过70%的部分都在地下,不同的线路用不同的号码和颜色来标记。方便的标识系统不会让你迷路,不仅每条线路有自己的号码,就连每个站点也都进行了标号,且所有站点的标识都有英文版本。一些站点还安装了鱼缸和播放音乐短片及电视剧的屏幕,以增添乘客的享受度。

●马德里地铁

启运时间1919年19月17日;全长284公里、13条线路、280个站点。

马德里地铁开通之初是以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名字命名的,他是修建地铁的积极倡导者。1931年西班牙共和国成立后,这个名字便不再使用。地铁近90%的线路位于地下,不同的线路以不同的号码和颜色来区分,同时,根据站台的长度和车厢的宽度,还分为窄线和宽线。马德里地铁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地铁,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先后实施了3个大型扩建项目,铺设了机场支线和3条轻轨线路,建成了独一无二的12号环线,把马德里及其5个卫星城连接了起来。12年中,地铁延长了将近1倍,仅2003年~2007年的建设改造工程就投资了43亿欧元。

●墨西哥城地铁

启运时间1969年9月14日;全长201.38公里、11条线路、175站。

墨西哥城地铁起建于1968年,并以创记录的速度推进,4年后第一阶段完工时,已经建成48个站、414公里的线路。政府计划到2010年将铺设12条新线路。每个地铁站都有与其站名或所处位置有关的特定标识,这是为了帮助那些不懂西班牙语的人判定方位。例如,理工学院站的标识是不远处国家理工学院的校徽,而萨帕塔站的标识则是1910年墨西哥农民运动领袖萨帕塔。此外,地铁内还展出当时在建设过程中发掘的考古文物。在苏亚雷斯站的过道内可以参观阿兹特克人的金字塔,而在塔利兹曼站则能看到猛犸象遗骨。墨西哥城地铁在1985年9月19日的强烈地震(81级)中完好无损,可谓是最安全可靠的城市交通工具。

●北京地铁

启运时间1971年1月15日;全长200公里、8条线路、123站。

北京地铁于1965年开工建设。当时正值中苏关系恶化,因此,地铁还承担了一个额外功能——作为发生战事时向市郊疏散人员的工具。北京地铁约70%的线路在地下。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前对地铁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原有线路的地铁站内安装了空调和扶梯,消除手机信号盲区,车厢内配备公交移动电视,使乘客可以观看比赛转播。2008年7月19日,北京专为奥运开通了3条新线路,将市区与奥运村及机场连接起来。奥运会后,地铁的发展还将继续,到2015年,北京将拥有总长度达561公里的19条地铁线路。

●香港地铁

启运时间1979年10月1日;全长91.0公里、7条线路、53站。

香港地铁的路线四通八达,可以用最短的时间通往香港及九龙各观光和购物区。地铁主要有5条城市路线,线路循环不断,可通往各观光购买区,班次频密,而且可以互通转驳。香港地铁由超过129.1公里长的隧道所组成,53个车站中,其中10个为地面车站,8个为架空车站,其余35个则为地底车站。每个车站的设计各有不同,不少车站采用较为简单的箱形结构,以2~3层的结构容纳大堂及月台,亦有部分车站则采用较为复杂的布局结构,月台设于钻挖隧道内,而大堂则位于路面以下,更有多层的地库结构,以提供更多空间给容纳车站大堂售票设施、商店、控制室及机房等设施。另外还有机场快线,可通往机场及市区,从机场通往中环市中心只需24分钟车程。2005年6月1日,与迪士尼线交汇的东涌线欣澳站正式开通,迪士尼专线的车窗及内景设计布满了米奇头像,像一列通往魔幻城堡的专车,成为了香港地铁的崭新特色。

世界地铁浮光掠影

巴黎地铁

巴黎之所以成为世人心中的巴黎,几乎要归功于它所拥有的举世闻名的经典景点:卢浮宫、艾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巴黎圣母院……除此之外,在它的地下还隐藏着一个庞大且错综复杂的公共运输系统,这就是历史悠久巴黎地铁。

百年老地铁

1900年为迎接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办而兴建的地铁,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目前的巴黎地铁共有14条线路,380个地铁站,全线总长211公里,将整个巴黎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密集的地下交通网络。据统计,巴黎地铁每天运载乘客450万人次,占大巴黎地区人口的40%,全年达11.6亿人次。地铁每年的运行里程高达4000万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进行100次旅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站在巴黎市区的哪一个点,哪一条街道上,离你500米之内肯定有个地铁站。这也就是说在巴黎乘坐地铁几乎可以到达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坐着地铁逛巴黎

巴黎人会用3个押韵的词来概括他们的生活:工作(Boulot)、地铁(Metro)以及睡觉(Dodo)。确实,如果不想被拥堵在巴黎狭窄的老街道上,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搭乘地铁或步行,尤其是对于游客来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逛遍城中的各个景点,如果不搭乘地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你搭乘地图上桔黄色的1号线,从终点站拉德芳斯(LaDefense)站开始,你能依次参观巴黎最著名的景点: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协和广场、杜丽乐花园、卢浮宫……其实拉德芳斯本身就是巴黎西郊的著名景点,被称为巴黎的“新凯旋门”。1989年方形立体中空的大拱门在这里落成揭幕,线条雄浑简洁。站在大拱门的平台上,就能看到新凯旋门与旧凯旋门南北隔空相望,展现了新与旧两极的城市景观,而桔黄色的1号线正是连接两地的最佳交通工具;而黄色的C号线则能带你去埃菲尔铁塔、奥塞博物馆、巴黎圣母院以及巴黎左岸那些弥漫着诱人香气的咖啡馆。

享受一个人的巴黎

巴黎的地铁营业时间较长,市区内的地铁从早上5:30到凌晨1:00都正常运行,所以如果你想尽情享受属于你一个人的经典巴黎,地铁可以帮你实现。半夜12点,站在广场上,在刺骨的寒风中,哆哆嗦嗦地眺望远处光芒四溢的埃菲尔铁塔;在清晨时分,漫步在香榭丽舍大道上,那时,巴黎温柔的夜色还没来得及退去,凯旋门在晨光的笼罩下流露出异样的气质,整个香榭丽舍大道也显现出它的宁静和美丽,宽敞的街道几乎没有车子,散发出一股沉稳的气息。

惊喜之程

如果时间富裕的话,不妨去坐坐14号线,据说这是巴黎地铁的骄傲,它无人驾驶,全靠电脑操纵。第一次乘坐它的人都喜欢坐在车头的位置,感受眼前一览无遗的地下风情。整个车厢没有一个隔断,不像通常的地铁车厢一样分为几节。乘客坐在车头就可以清晰地望见车尾。巴黎的地铁站也是一道风景,古色古香,造型怪异,颇具异域民族风,令人感到惊喜连连。当然,最令人有惊艳之感的还是那些驻守在地铁站的街头艺人们,他们有的以手风琴或吉他伴唱,有的携自制音响伴奏,全情投入,既以此谋生,又自得其乐。其实,即便是在地铁里卖艺表演,还要通过地铁公司的审核批准,不合格的就不允许表演。除了那些有固定地盘的人,还有一些则是在车厢里就表演起来,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惊扰乘客,愿意慷慨解囊,他们会向你道谢,没有得到回报时,他们也会客气地说再见,继续到别的车厢开始下一幕的表演。

地铁感言

我刚到巴黎时,第一次坐地铁的经历很失败,先是坐错方向,再是错过换乘站,最后好不容易在正确的站下了车,又找不到正确的出口回到地面。其实,只要坐过一两次,就会发现巴黎的地铁很便利,对于自助旅游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巴黎地铁站分布在全城大街小巷,几乎每一处名胜附近都有地铁出入口。地铁各个站点的入口处都树立着巨大的地图标识牌,除了详细的地铁导向还有附近街区的地图,有的上面还印有著名的旅游景点、饭店、商场、免税店,衣食住行样样有。购买地铁票也非常方便,对于需要经常乘坐巴黎地铁的人来说,可以购买地铁年票、月票、周票或者以10张为单位的本票,还有专门为游客提供的巴黎观光票,这些都比买单张票要划算呢。还有,一定记得要在购票的时候向售票人员要一张最新的免费巴黎地铁地图。

每一条线路都有多个终点站和中间站,选择线路时,要看清行驶方向,再确认是否需要换乘,需换乘的要在地图上看准换乘站的名字。其实,在每一辆地铁的门上方,都会用不同颜色标出各路线和站名;每个站名下面都标有该站可转乘的另一线路的号码。下了地铁后,你还能在站上出口处的标牌找到你所要去的街名和路名,即便此时发现坐错了,也不需重新买票。(资讯提供者:巴黎留学生李苹)

纽约地铁

纽约的地铁有点臭名昭著,不够整洁、不够安全,还很复杂。可是对于这个繁忙城市来说,却又是必不可少的。说小了,已有百年历史的纽约地铁,日客运量达到400万,占公共交通总量的70%,日程表紧凑的纽约人确实离不开它;说大了,纽约地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个公共文化空间,黑人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地盘。

地铁口边的风景

纽约市的5大行政区:布朗(Brown)、曼哈顿(Manhattan)、皇后区(Queens)、布鲁克林区(Brooklyn)及史坦登岛(staten Island),如果不开车。就想游遍分布在这5个区的旅游景点,最佳的选择就是搭乘地铁,因为即使你第一次独闯纽约,举目无亲,也不用心存疑虑问东问西,到处打探景点离你有多远,什么时代广场、洛克菲勒中心、大都会博物馆、苏荷区、格林威治村、乘船去自由女神像的南码头,它们全在地铁站的出口处等着你!

纽约地铁的复杂,很容易让初到此地的人头晕眼花,不仅分为1至9号线、A至G线、J线、L至M线、Q至S线、V线、W线、Z线,而且还有快慢之分,到了上下班高峰期有些站还会不停车……其实,这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搭乘时,首先要确定你要去的目的地是属于上城(uptown)或下城(downtown)这两个大方向,这样才不至发生坐反方向的失误。为了避免搭错车,在出发前,不妨利用地铁图把起点及终点站找出,然后决定一条最佳路线以及从何处进入地铁站。纽约地铁的主干线有4条轨道,两条是给快车行驶,两条则是给慢车行驶,当纽约第一条地铁路线于1900年代开始兴建时,就确立了要铺四轨的原则。这可是一项有远见的设计,在高峰时间时,地铁就可已运输大量的乘客了。只要记得看清是快车(Express)还是慢车(Local)之分,就不会坐过站了。此外,地铁上都有播音系统,以及详细地图。只是车长那南腔北调的英文发音很可能更令你迷惑,最保险的方法还是要靠自己的眼睛来核对站名。

地铁情缘

在纽约的地铁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包括浪漫的邂逅。2007年11月的一个星期日晚上,在大洋对面的纽约地下铁就曾发生了一件奇妙的爱情事件。网页设计员Patrick Moberg在地铁车厢里对一名女子一见钟情,认为这便是他的梦中女孩,可当他鼓起勇气想要与她交谈时,女子却随着人群下车了。他迫不及待地想结识那个梦中情人,于是他设立了网站来寻找梦中情人。48小时后,Patrick就在人口800万的纽约城找到了23岁的Camille Hayton。这便是地铁里的爱情故事,来得温暖且足够浪漫。

伦敦地铁

要到伦敦旅行,租车显然不够专业。怎么能不坐地铁呢?人在伦敦,大部分时间“不见天日”。除去办公室的光景,就是地铁——London Underground。地铁就是“伦敦地下”——整个地下,除了它,别无它物,特别权威。

老电影的模样

从希思机场向东直去Upminster,至2008年共有12条线路,全程414公里,跨越9个区,在市中心更是盘错到惊人的程度。站与站之间可能只有数步间隔也可能跨越两个城区,铺张、伸延至城市核心和枝节。

伦敦地铁的整体感觉并不明朗。它的潮湿昏黄,包括即将脱落的墙皮,所强调的都不是现代化,而是古董般的文化格调。1856年伦敦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1890年建成的圆形隧道成为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地铁,1971年伦敦开始在维多利亚线区应用遥控和计算机技术操纵列车。二战期间,伦敦地铁在曾被用作地下掩体,每晚平均有6万居民进入隧道,最多时达17.7万余人。《魂断蓝桥里玛雅和罗伊躲空袭的防空工事就是伦敦地铁的滑铁卢站。

地铁感言

在纽约的乘地铁,少不了体验晃晃悠悠的感觉,忍受列车与铁轨之间刺耳的摩擦声,也少不了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各色人等闹哄哄地面对面,排排坐,不过也惟此才能体会到纽约的魅力,一种兼容并包的生活态度,如果你是在非繁忙时间搭乘地铁(特别是中午左右和夜间),你可以在候车区寻找一个通常是从天花板垂下来的黄色标志这样,车站的工作人员就能看到(或通过监视设备)你等车的情形。还有,即使是在不繁忙时搭车,也最好尽量和其他乘客一起搭车,或乘坐在列车长值勤的车厢里。通常在整列车的中间部位,你可以看到一个黄色牌子,挂在天花板上,上面有个列车长的图像,并且上面写着“Duringoff-hours trains stop here”或Off Hours Waiting Area”,这个位子就是中间的车厢。请不要乘坐在乘客稀少的车厢。尽量在人多的地方上下车,因为你在小站下车,很可能会被人跟踪。尽量不要在地铁站或是列车内翻开地铁地图,因为会被认为是外地来的观光客。(资讯提供者:纽约华裔居民Ciana Lee)

深埋的圆形隧道如管道般盘错,形成伦敦市地下沟通,因此也叫“Tube”。为了供几条线路同时使用,很多站台必须修建成上下若干层,其繁复程度可比“超级玛丽”的地宫;而出了人口密集的一区,相当一部分地铁轨道是在地面以上铺设的,在小镇风光中穿行无论地面上下,车道并行、交错,却互不干扰,几十年如一日。有时两条线路几乎重叠,几列车紧贴着,然后见缝插针一样赶超过去——终究是地铁列车,了不得的快速。地铁段路的维修也颇为勤快,虽然时而就会封路,但总比年久失修来得叫人安心。不过仔细观察,站台下面虽不见不工整的地方或垃圾,小生物却有不少,自然联想《FinalDestiny》里面一些玄疑的地铁描写,比如老鼠咬断一根线路什么的,好在居然没发生类似事故。

12条地铁线路都有自己的代表色:鲜红的中央线、天蓝的维多利亚线、金黄的环线,新建成的朱比利线则使用金属感的银色而通往贝克街的古老线路则使用福尔摩斯风衣般的巧克力色。你可以坐黑线去中国城,坐蓝线去牛津街,坐红线去大英博物馆……

坐地铁,标准伦敦客

“当伦敦游客,不得不坐地铁,那些来拍广告的明星也不例外。据说周迅曾经乐此不疲地在伦敦地铁走了一把。地铁确实是伦敦最为便利的交通——公车不报站名,私家车要交进城费,出租车得一掷千金才坐得起。不过,动辄长达几十分钟的地下旅行,尤其在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高矮胖瘦,各色人等,流汗的不流汗的总不肯让人轻松下来。

地铁站台的装饰以招贴画为主,招贴画则以手机广告、博物馆、艺术展、书影、音乐剧和电影海报为主。不过,就如同每条地铁线都有主题颜色,很多站台也有自己的风格:贝克街站始终保持着咖啡色色调和排开的福尔摩斯侧面像壁纸,维多利亚站雕梁画栋,还装饰着女王侧面像,海德公园站的壁画是皇家游猎图,Elephant&CastIe;真的有象的壁画,以纪念印度曾对英女王的一场盛大进贡,Gloucester Road站则会按季展出新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有趣的是,目前标榜新酷和另类的伦敦,最近却因为印有裸女油画而拒绝张贴皇家艺术学院提供典藏展的海报。

在地铁站可以免费取一份比B5纸长一点的随身版地铁图。这些地铁图的封面设计特别讲究,有时是现代艺术家用各色牙膏状颜料绘出的仿地铁全图的画作,有时是用地铁线路颜色勾勒出的一位工龄40多年的老地铁员工的头像白描。封面两三个月就有更新,作为一个小收藏也未尝不可。

坐地铁游伦敦

蓝桥滑铁卢

初来伦敦,首先抵达滑铁卢站,现代化十足,完全不像是电影中的古典模样。站外不远处就是滑铁卢大桥,是英国人为纪念惠灵顿将军击败拿破仑而命名的,又因为《魂断蓝桥》的电影显得格外浪漫。其实泰晤士河上28座桥,最漂亮的还是伦敦塔桥,桥墩上五层楼高的高塔颇为壮观,当高过桥面的船只通过时,桥面开启,很难想象这个技术几十年如一日的沿用至今,情景也至今叫人叹为观止。

霓虹牛津街

买东西,坐地铁到牛津街站,一出地铁站就是广受潮人喜欢的英国时尚店Top Shop。那里有很多可爱的服饰配件和名人衣物的仿制品。店里的模特也不同凡响,比如内衣区的模特穿着黑色的羽毛坐在镶嵌着宝石的鸟笼中,一派维多利亚的富丽奢靡。当然了,这一整条街都是适合年轻人的时髦商店,从大众品牌Zara、Mango、Clark一直排到邦德街的名店街,与Vivian Westwood这样的设计师店擦窗而过,大饱眼福。有趣的是,牛津街的吃喝只有几间麦当劳而已,而在名牌大仓储的Selfridges大楼旁边的小巷中却藏着很多可爱的咖啡店和意大利餐馆,还有专门卖海鲜菜肴的小店,因为不是连锁的,格调不凡也价格不菲。

钟爱贝克街

说起伦敦的地铁站,让人想到Baker Street (贝克街)。《名侦探柯南》剧场版中的《贝克街的亡灵》就是以这里为故事背景。想来有些可笑,竟然会为了一部日本动画而爱上伦敦的贝克街。只因柯南道尔笔下充满奇幻和神笔色彩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府邸就坐落于此。当然书中的贝克街221B其实并不存在。但是为了纪念这位虚构的人物,伦敦贝克街地铁站内的墙壁上印满了福尔摩斯叼着烟斗的头像剪影。站门口亦有一尊福尔摩斯铜像。不远的贝克街上有一座福尔摩斯博物馆,而门牌号就是221B!可见英国人对福尔摩斯的喜爱。贝克街除了因福尔摩斯而闻名,还毗邻繁华的Malylebone大街和幽美的摄政公园,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著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也在咫尺之遥。馆内收藏着真人同比的名人蜡像,连成龙大哥,Twins也在其列。

怀旧唐人街

在莱斯特广场站附近的苏豪区(soho)是伦敦最繁华、店铺最集中的地段,食肆、小酒吧、红灯区都集中在这里,而红砖碧瓦石狮子的门楼里面就是唐人街。这里街道窄小,没有任何高层建筑,然而布满了中餐馆(以粤菜为主)、小卖部、中文书店和中医诊所,甚至还买得到旗袍、《三联生活周刊》和现场制作的龙须糕。傍晚火灶的热闹,周末的熙熙攘攘,春节的舞狮舞龙,让所有异乡人都不致冷落。宾至如归,我们在这儿真是感同身受。不过,坦白地说,这种感觉,狭窄、亲热、挤挤挨挨,还有方言,似乎时光倒流七十年,是《花样年华》的年代,不像是我们北京如今的光景。

沉思罗素街

工作量大,住在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方,争取深居简出,一心向学,坐地铁算是进趟城。直接会坐到罗素广场站,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所在地。这间藏有展品400多万件的博物馆值得定期复习。它的和侵略有关的历史、东方艺术、埃及木乃伊和罗马艺术首屈一指的收藏,就不必赘述了。只需要强调一点,门票免费!此外,博物馆外的整条街布满古董书店,里面的二手书本本纸业卷轴翻黄,却有可能是极珍贵的收藏或手稿。这些小店通常是家族式经营,有时是需要在门外摇一只铜铃,有人来应门,才进得去。

恋恋天使站

伦敦Angel地铁站近旁的古董市场可以买到多美尼卡的贝壳项链,波斯手工针织,英国老太太手绣的筹善款的丝绸围巾,还有日本小姐自创品牌的浮世绘画馆。街角有一间雨花石布满墙壁的香水店,香水讲求89%自然成分的香,那些不知名的香却是地道的玫瑰、仓兰、薄荷、铃兰、雪松的味道,是生态植物美容小批量发售的类型,好像冰岛传递过来的遥远的情绪吧……夏天,在这条小街的餐吧,来一杯下班后的加薄荷的鸡尾酒,那是享受伦敦各种色彩的时候。

地铁感言

地铁图伦敦人手一册,否则乘伦敦地铁绝对是场灾难。各种形式赠送和出售的地铁图,站台上赫赫然的“Way Out”,随处可见的箭头指示牌,这些简单不过的标识们可谓设计王国伦敦的名牌产品,不光地被印在旅游纪念品的熊、钥匙链、杯子、围裙和内裤上,连Help Point绿色紧急呼叫按钮都有模型在切尔西08年艺术展上签个名作为艺术作品展出过。

这么写下来,是希望对要来的朋友有点帮助。要知道,刷着Oystel卡,抄起一份Metro或Lite,义无反顾钻下去的时候,真的伦敦的生机和聒噪才算迎面而来。这一切,总叫人想起上世纪70年代某部黑白电影里的法国人,他无比深情地抒发道:London,citysstyle IDEAL (资讯提供者:伦敦华裔居民晓晓)

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的一大特色,就是建在地下深处——地铁站平均深度60米,最深的达到100米。由于车站很深,乘客需乘坐自动扶梯上下。每个站口都装有多条长达七八十米的扶梯,它们日夜运转,省时高效!

古老的地下迷城

莫斯科地铁始建于1932年,是世界上较比古老的地铁之一。今天的莫斯科拥有发达的地铁交通网,共有11条辐射线和一条环行线,全长200余公里,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地铁直达市内7个火车站、商业中心以及红场、阿尔巴特步行街等著名景点,将市中心和市郊多个大型住宅区紧密连接在一起。

莫斯科地铁站星罗密布,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初次搭乘的人都会有身陷迷宫之感。其实,地铁里的线路图和路标非常清楚。只要熟悉了地铁图,去任何地方都不会迷路。在地铁图上,不同的线路分别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标出,乘客根据颜色很容易辨别。地铁线路设计也十分巧妙,有的中转站有上,中、下3条线路立体交叉,换乘非常方便。地铁入口一般设在大型公共建筑物一层或旁边,临近公共汽车站,便于人们上下班、办事、购物。每个地铁入口都竖有醒目的红色字母M,这是俄文地铁Metpo的第一个字母。

艺术殿堂or地铁站

除了方便、快捷等优点外,莫斯科地铁集建筑、雕刻、装饰、灯光于一体,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堪称一座地下艺术殿堂。曾经有人说过,莫斯科的地铁似乎不是用镐和铲挖成的,而是用雕塑家手中的钢刀精心雕刻而成的。这里,每个车站的形式、布局和风格都不尽相同。俄罗斯建筑大师们大胆地采用大理石、花岗岩、马赛克、陶瓷、珐琅等材料,装饰出不同风格的大型壁画和浮雕,再配以华丽别致的灯饰,让人忘记身处地下,仿佛置身于美轮美奂的艺术宫殿。除了突出民族特色外,地铁站还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莫斯科地铁的设计之精细、施工之到位、效果之完美,不到现场是很难体验得到的。今天,地铁站本身已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地铁感言

地铁是莫斯科人最喜欢的出行工具。乘车时,很多乘客喜欢读书看报,没有人大声喧哗。相互交谈时,他们也都压低声音,绝不会影响旁边的人。车厢里男士们通常都站着,就是有空位他们也很少坐下。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车厢里也显得和谐有序。2007年地铁票价为17卢布,随着莫斯科物价的上涨,地铁票价几乎每年都有所上涨。(资讯提供者:俄罗斯华裔居民张克)

斯德哥尔摩地铁

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要体验它的公共交通工具。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探索绝对有理由从它美丽的地铁站开始,因为这里的地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在这个全长为108公里的地铁网的100多个地铁站内,人们都能欣赏到不同艺术家充满灵感与创意的作品。

探索岩洞

18世纪的斯德哥尔摩哥尔摩成为工业城市时,城市进一步地向外发展,令修筑地铁提上了日程。人们在地下发现了岩石洞穴,于是市政府决定保留这些岩石洞穴,让它们成为斯德哥尔摩的生态车站。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网络修建于1940年代,在这个全长为108公里的地铁网里,市政府邀请不同的艺术家来为此工程添彩。最终,由140位艺术家分别用自己的风格塑造出了不同风格的地铁站。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让我们能够见到如此辉煌的地下博物馆。

地下艺术博物馆

瑞典的地铁入口处都标有明显的字母“T,这是取自瑞典语中的地铁一词Tunnelbana。踏上扶梯,走下斯德哥尔摩地铁,就仿佛走进了的地下画廊,从扶梯到站台。好多都是未经装饰的岩石结构,同时穿插着融合艺术的墙壁。无论是墙壁还是天花板都是凹凸不平的,而艺术家们正是以岩洞壁为画布,以车站为场地尽情挥洒他们的艺术激情。其实,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斯德哥尔摩地铁就饱受涂鸦的困扰,有的列车不得不在被涂鸦后的状态下持续运营数周,有的车站上的涂鸦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能清除。但是现在,列车如果被涂鸦后会马上停止运行,车站的涂鸦也会在数日之内得以清除。为了清理这样涂鸦,每年的费用高达1亿瑞典克朗以上,看来,瑞典政府为了保持地铁的良好形象真是费尽了心思。

地铁感言

在斯德哥尔摩坐地铁的时候,别忘了拿一份号称“全球第一份免费报纸”的斯德哥尔摩《地铁报》留作纪念。《地铁报》以简洁的编排、醒目的短新闻和色彩丰富的图片吸引了广大读者。它的新闻有时短至只有一小段,甚至一小句,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信息。内容之丰富,几乎人人喜爱。如今,这份惹人注目的免费小报,已成了斯德哥尔摩重要的精神食粮。 (资讯提供者:斯德哥尔摩中国留学生孔梅)

布鲁塞尔地铁

称布鲁塞尔地铁站为艺术馆一点也不为过。搭乘地铁穿行在布鲁塞尔的游客真的很幸运,坐在地铁列车上,不用迈出半步就能欣赏到一场场精彩的艺术盛宴。

丁丁的地铁“历险”记

布鲁塞尔一直以来因为其生动有趣的漫画墙壁闻名于世,再加上火车站旁建筑物上醒目的丁丁和白雪装饰,让人不期待她的地铁站设计也难。都说公共艺术是一种将艺术创作概念和民众的公共生活空间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活动,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更借着艺术家和民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公共艺术产生的过程里,教导民众使用不同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接触艺术、亲近艺术,进而关怀艺术,甚至利用各种机会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确实如此,到了布鲁塞尔,这种体会就更为深刻,满眼部是经典的卡通形象,空气中还飘看甜甜的巧克力香气,总让人误以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也犹如童话世界里的人物一般,拥有完美的生活。

布鲁塞尔所拥有的地铁系统其实是在1976年才正式开始通车的,它的每一个地铁站都毫无悬念地充满着浓浓的艺术气息,无论是车站的墙壁、屋顶,还是站台、售票处。因为比利时有一位令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漫画人物——丁丁,所以城中的大部分公共艺术都与他或多或少的有点关系,而布鲁塞尔市政府更是策划了一系列与漫画相关的公共艺术,邀请到许多畅销漫画作家来为美化城市作贡献。今天,我们就能在布鲁塞尔的stokkel地铁站看到一系列根据埃尔热的手稿而创作的《丁丁历险记》中的部分画面。其实,除了站内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品之外,里面还陈列许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而且,为了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众多地铁站中的经典作品,还可以找到地铁当局准备的参观路线图,上面注明了各站艺术家姓名,并出售明信片和画册,供游人留作纪念。

地铁感言

布鲁塞尔的地铁(Metro)有两条线:1线和2线。1线通向市郊,2线环绕市区。地铁,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车票是通用的,在规定时间内不限次数使用,车票有一小时票、天票和天团体票(5人用)。电车和地铁都需要在自动售票机处买票。无票乘车时若碰到检查员会严重罚款。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公共电车和地铁都是要自己按电钮打开门的,下车时也要注意自己开门。(资讯提供者:旅欧华人张华)

马德里地铁

第一次看到马德里地铁,是通过它那支出名的地铁广告TransparentUnderground,屏幕前的我们是以地铁的角度透过透明的地面仰视整个城市,无论是熙来攘往的人群,还是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汽车,都犹如在空中漂浮一般,再加上轻柔的配乐,眼前的—切都透着一种干干净净的纯真气质。

透明地铁

到了马德里才发现这里的地铁站真的犹如广告里呈现出来的透明度一样,简洁、流畅,并没有其他西班牙城市地铁站典型的混乱感。其实,马德里地铁在欧洲小有名气。全城共有11条线路,还不包括1条支线。地铁线路总长度为171公里,共有车站158个。1919年10月17日,马德里的第一条地铁线就通车了,当时的国王阿方索十三世还亲自为通车剪的彩,据说他是修建地铁的积极倡导者,最初连地铁名字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直到1931年西班牙共和国成立才不再使用。此后,马德里地铁的发展虽历经曲折,但总在不断取得进步,连1936年到1939年间的西班牙内战也没有影响地铁的修建。

直达景点

马德里总共有12条线路,从早上6点到凌晨2点,不间断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快速、准点的服务。当你搭乘上马德里的地铁就无需再为找景点而头痛了,只需拿着地铁地图,便能顺利抵达任何景点。不妨以太阳门(puerta del sol)为中心,无论是想去西比列斯广场、16世纪时哈普斯堡王朝建造的著名的大广场、圣伊西卓大教堂,还是马德里皇宫和拥有委拉瑞兹、哥雅和葛雷柯名作的普拉多博物馆,都能轻松抵达。走进地铁站,就能看到清晰的指示牌和换乘标志,还有本街区地图供乘客方便查询,听当地人说,如果地铁某路段施工停运,市政府还会安排公共汽车免费运送乘客。马德里的地铁票不仅仅在地铁内售卖,在城中的报摊或烟铺也都能买到。

地铁感言

最近,听说有一家被称为“地铁之友Anden l”的民间组织有感于马德里现在发行的地铁图比较难懂,于是自行印制了一张更好懂的地铁图,并且他们已经开始在一些重要的地铁站开始免费发放这种新地图了。拿不到的人也别着急,还可以在它的网站上自行下载。地铁之友的发言人说,如果官方不采用也没关系,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方便乘客而已。(马德里当地居民Jose Louis)

哥本哈根地铁

哥本哈根地铁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是正如传统概念的地铁一样,它在2002年启动之后,迅速成为了哥本哈根市内重要的交通工具。

年轻的城市大动脉

哥本哈根虽然是北欧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但并不像伦敦、巴黎等其他欧洲城市那样很早就有地铁的建设。直到2002年,第一条地铁线才开通,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两条地铁线路,东西向贯穿哥本哈根,在未来的整个地铁系统的规划中,还会增加两条环形线路,环绕哥本哈根主要城区。由于哥本哈根地铁的兴建极为滞后,地铁站的设计也与其他早已拥有地铁的城市大相径庭,设计具备现行的现代北欧风格,简洁而有力。

哥本哈根目前的两条地铁线路在市区部分的路线重合,但是在Christianshavn站之后分别往南部和东南两个方向岔开。两条线路总共有22个站,覆盖的距离为21.3公里。哥本哈根城市规模不大,常住人口只有50万,但也是北欧最大的城市了。2007年,哥本哈根完成了机场地铁(东南线)的修建,不仅成为城市与机场的联络线,而且通过东南线的Oresund大桥,丹麦和瑞典就此相连了。Oresund就是一个纽带,从哥本哈根市中心到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而这全程只需要22分钟。

破败与新兴的车站

作为换乘车站之一的Christianshavn车站地处市中心区域,步行往北10/分钟,就是世界著名的嬉皮城,又被称为“自由城(FreeTown)”。这个上世纪60年代嬉皮文化的产物,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至今还有大批的嬉皮士居住。这个区域好似在哥本哈根城市的一个伤疤,政府多次想拆除这个地区,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Orestad是哥本哈根政府着力开发的新区,位于绿线上,在哥本哈根东南。为了城市改建计划,哥本哈根政府把位于市中心的哥本哈根大学给分解出一部分校区,放在了Orestad地区。而且此处也有北欧最大的shopping mall,以及大批高档的住宅区和写字楼,集合了众多世界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地铁效益的黄金论之一就是,地铁站的周边区域,都会是很紧俏的商业区。Orestad区的绿线地铁作为地区经济升值的催化剂,带领着作为新区开发的哥本哈根东南区域经济火速提升,Dr.Byen的哥本哈根大学计算机学院,Bella Center的shopping mall等一系列经济实体在这个曾经是个小渔村的丹麦首都,迅速扎根崛起。Norrebro车站周围,是哥本哈根的多元文化区,有很浓的中东文化背景,很多移民集聚在此,在Norrebrogade大街上有很多中东商店和各种文化特色的饭馆,成为哥本哈根多元文化中心的一个体现。

车站设计特色

哥本哈根的每个地铁车站都优化设计了从街道水平面下降到站台水平面的乘客通道。完全体现出了人性化的北欧人文精神。残障人士可以自助用无障碍通道进入地铁,这个设计在欧洲也算很先进的。地下车站采用开阔的布局形式,为乘客提供一种安全感。材料都以灰色混凝土为主,很规整,方方正正的,大多数车站规模都不大,好像一个盒子,但是并没有压抑感,因为候车区的高度很高,而且跟楼梯组合在一起,有很强的通透感和德国风格的理性设计味道。

享受“驾驶”乐趣

要说到哥本哈根地铁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无人驾驶的车厢。整个车厢很通透,很多游客都喜欢坐在前排享受着“驾驶员”才能拥有的视觉乐趣。车辆的停靠和开启闭合车门都是通过电脑和红外线控制,监控系统会把每个车厢的情况实时反映给控制中心,大大节省了人员开支。哥本哈根地铁有34辆列车进行日常的运营。每辆车由互相连通的三节车厢组成,长39m,最大行驶速度80公里/小时,平均时速40公里/小时(包括在车站的停车时间)。这些列车是为在城市间短途穿行的旅客设计的。列车每一边都有6个宽敞的门。每辆列车所容纳乘客的总数为300人。车内有100个座位可供使用,大部分的座位都面对面设置,只有最后列车最后的位置是整排设置。坐在最后的乘客可以透过面前的大窗户看到窗外的风景。车上有4块开放空间,边上部有折叠椅。这些位置是给轮椅,婴儿车还有自行车准备的。

安全措施

哥本哈根地铁的站台全部都安装玻璃屏蔽门,只有当列车停稳以后才会打开。如果有人在上下车的时候不小心被车门夹住了衣角或者手提包,门上的压力感应装置会立即发挥作用,阻止自动门合上。任何微小的物品要是被检测到夹在门上,列车都不会开动,直到系统保证一切没问题的时候,车子才会锁门开动。

地铁感言

因为马尔默物价和房价比哥本哈根便宜,很多丹麦人都搬到马尔默,然后每天坐火车穿过Oresund上班。月票价格是1500瑞典克朗,同时包括了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市内交通。除了9个车站被建在地下,剩下的所有车站都在地面上。因为哥本哈根地铁全部采用无人驾驶的车厢,以及自助购票检票系统,所以地上车站大多只是很简单的混凝土小楼,连一个屋子都没有,全部通透的开场空间。在入口处有自动售票机,在站台有检票机器。车站都是通透的小楼,上下来去自由。以人为本,简洁有效的北欧风格体现无遗。(资讯提供者:中国留学生摩耶)

墨西哥地铁

墨西哥糟糕的交通状况简直是举世闻名,不仅空气质量大受影响,整个城市也变得十分嘈杂。幸好,墨西哥的地铁还算发达,从1968年起开始使用地铁,因在1985年9月19日的强烈地震(8.1级)中完好无损,堪称墨西哥最安全可靠的城市交通工具。

特色站牌,各色线路

墨西哥地铁站各有各的代表颜色,就连沿线车站也涂上相应的颜色,并且标上具有当地特色的图案。原本,这只是为文盲而设计的一种功能,现在却造福了大多数不懂西文的外国旅客。

坐着粉红色的1号线地铁,你就能到墨西哥市的不夜城——索娜罗莎(Zona Rosa)),以及罕见的大型公园查普特佩(Chapultepec),最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此线与蓝线的交会站Pino suarez施工时,人们发现了阿兹特克时代的金字塔。坐蓝色2号线到阿兹特克的古都、中央广场及现今的总统府就近在咫尺了。想去大学城看众多顶级艺术家的代表作,就得搭乘青绿色的3号线。橘色的6号线可到瓜达路佩大教堂,而浅橘色的7号线则驶向世界7大博物馆之一的人类学博物馆和墨西哥的Reforma大道。深绿色的11号线能带你去著名的集货中心Tepito。

全能地铁站

可别小看墨西哥地铁站的用途,这里曾经还是自行车障碍赛的比赛场地呢。那时,共有37名来自不同国家的极限车手,在封闭而狭小的空间里,给人们带来了非比寻常的速度体验。他们得在70米长陡峭的楼梯上停住两秒,再在近乎90度的转弯处停两秒,还有进站口的检票台也得停两秒。据说,骑车的人不害怕,倒是让看比赛的人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呢。不过即便如此,2000美元的奖金还是引得无数极限英雄竞折腰。

地铁感言

墨西哥当局很细心地在上下班高峰时和一些繁忙的线路全天实行了男女分乘的办法,每趟地铁车留出前两节车厢专供妇女乘坐和其携带的12岁以下儿童乘坐。主要车站还用有机玻璃制作的栅栏临时分离出男女通道,并在道口安排工作人员值勤,这些都是为了防范在拥挤的地铁车厢中那些不轨之徒对女乘客进行性骚扰。

这里的票价是每人2比索,不分段、一票到底,只要不走出地铁站,可以随意转搭任何一条线。街头艺人会上车表演拿手绝活来收取小费,给与不给由自己衡量,有时也会有小贩上车兜售食品或生活用品。 (墨西哥城华裔居民阮云)

首尔地铁

首尔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与中国、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都有着便利的交通网。在其国内,除了拥有同釜山、仁川等城市相连的高速公路外,还拥有一个载客量列居世界前五位的庞大的地铁系统。

便捷的交通

在首尔观光游览或者工作生活,以地铁为交通工具的首选绝对是明智之举。首尔地铁不仅四通八达,而且相当便捷。首尔地铁线路长达286.9公里,每天乘坐地铁的乘客超过800万。目前,首尔以9条地下铁路为主,并辅以国铁盆唐线、仁川线,共计11条路线。乘客可以使用“交通卡”或“T-money”预付款乘车卡乘车,这种乘车卡并不在车站内发售,而是在便利店购买。

韩国国铁最早在1974年开始运营1号线,并直到地下铁公社建立前运营1号~4号线。都市铁道公社则于1994年起运营5号~8号线。此外,国铁亦参与运营1号线、3号线和4号线在首尔市外的部分。

商业发达的地下网络

首尔有一个繁华的地下商业网,在很多地铁口和地下通道开放了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店铺,这里不仅有时尚潮流的服装还有琳琅满目的饰品,绝对是追求物美价廉最佳选择。同时,首尔的商业区也围绕在地铁沿线附近。例如:梨泰院是首尔最具异国风光的地方,各国的招牌充斥了整个街道,每天平均接待六七千名游客,因此也留下了“不知首尔不足为奇,不知梨泰院才是怪”的俗话。明洞是韩国的金融中心,也是潮流的风向标,这里不仅有百货商店、购物广场还有美食及娱乐活动,是年轻人最热衷的地方,也是外国人必须游览的景点。仁寺洞又称玛丽小巷,这里汇集了许多古玩和艺术品商店。而南大门和东大门是韩国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市场内有数千家店铺和货摊,以日用商品品种繁多和价格便宜闻名。

另外,在韩国的地铁里,到处可见做生意的人,卖手套的,卖DVD的,卖雨伞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此外,在韩国地铁候车,人们也是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在黄色安全线范围以内。

地铁感言

韩国是一个传统的民族国家,因此韩国的地铁也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韩国在地铁上给老弱病残设置了专门的座位,除了这三类人,其他人都不允许坐,所以如果去了韩国,要严格遵守这不成文的道德规定,韩国的地铁四通八达,乘坐地铁的时候一定要辨别清楚方向和起始点。

一号线:深蓝色标识,可直达仁川,水原及天安。

二号线:绿色标识,循环线,可经教大驿换乘三号线,或经蚕室驿换成八号线。

三号线:橙色标识,可经教大驿换乘二号线。

四号线:粉蓝色标识,可经舍堂驿换乘二号线。

五号线:紫色标识,经金浦空港驿与金浦空港连接。

六号线:棕色标识,可经弱水换乘三号线,途经梨泰院,龙山等旅游区。

七号线:墨绿色标识,可经道丰山换乘一号线。

八号线:粉红色标识,可经蚕室驿换乘二号线,途经奥林匹克公园;也可经福井驿换乘盆唐线,途经文井洞。

九号线:建造中的直线,是首尔第一条全线都有月台幕门及自动扶手电梯的路线,全线共37个车站。(资讯提供者:中国留学生赵彬)

港铁

2007年12月香港地铁随着香港地铁公司和九广铁路公司合并,已经全部改称港铁。港铁开始于1906年兴建,1910年通车的东铁线,连接香港与广东之间。当时都是以地面铁道为主。直到1979年以地下隧道为主的观塘线通车,才真正称为地铁,这是港铁的一个里程碑。

地铁人

2008年4月统计过去12个月港铁累计载客量超过10亿人次。日平均达430万人次。港铁拥有9条市区线,1条机场快线,12条轻轨线路。一套旅游缆车系统昂平360。合共82个港铁车站和68个轻轨车站。不过合并后,港人还是一时不适应这个说法,如果你在尖沙嘴要去中环,向港人问路,十有八九会脱口而出“坐地铁”。

中西合璧的奇怪的站名

香港殖民色彩之浓厚在地铁的站名上已然感觉到。自由行开放后,港铁的报站系统增加了普通话,总共由粤语、英语、普通话依次报出,如果两站的距离短,往往从出站开始报站,报完了3种语言,列车已然到达下一站了。如果仔细留意英文站名的翻译方法,会很有意思。香港站名的英译通常分音译与意译。如尖沙咀,英文就译成粤语的发音,按道理如果意译不出术的才会退为音译,因为意译能够让外国人更了解每个站的文化背景更容易记住站名。但是研究一下,好像这些站名在当时翻译成英文时却好像是很随便的。例如连续的两个站,“钻石山”会翻译成Diamond Hill,而下一个站“彩虹”却不会翻译成Rainbow,只是又按粤语音译为Choi Hung。“葵兴”“葵芳”连续两站都是音译为Kwai Hing、Kwai Fong。另外连续的两个站“中环”和“上环”却是Central和Sheung Wan。也许正因为这种随意,生活在香港的外国人,也比较容易融入了粤语文化。因此而学会一口流利粤语的老外,在香港比比皆是。所有站名中有一个最特别,是用粤语音译英语得来的,就是佐敦站Joden,在普通话报站时会否戏译为“乔丹”?整个港铁网络站名正是香港积极包容中西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是这种包容力,使香港从小鱼村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

一站—世界

与非常多的城市地铁一样,港铁市区内的出站口,都是一个个商圈的地标。地铁上盖的大型商场、写字楼都连通地下,出口附近不同的商场写字楼之问,也彼此相连。所以无论风雨多大,只要下到地铁,你都可以照常上班下班,逛街购物。每一家地铁上盖的商场都是超大型的。品种丰富,名店林立。里面吃喝玩乐设施齐全,可以在里面呆一整天也不会觉得厌。每到节日,商场还举行大型的文艺活动,投入巨款,以节日为主题将商场装扮一新。如尖沙咀的海港城,铜锣湾的时代广场,每到新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市民聚集于此,为新年倒数。除了上盖物业,出口周边更是多姿多彩。如果一一列举,恐怕罄竹难书。可谓是“一站一世界”。

地铁感言

如果要了解香港地铁站名,上网搜索“香港地铁歌”,这是来自一个热爱地铁的老外以音乐之声音乐“DO REI Ml”填词创作的,熟悉后就能走遍香港地铁。如果有足够精力可以买港铁的100港元的全日通套票,可在一天内无限次乘坐港铁各线。 (资讯提供者:香港居民Maggic Wu)

地下动脉在我们脚下延伸

在我们身边,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发展风貌与文化理念的logo有很多,其中,正在我们脚下蔓延的地铁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logo之一!北京、上海、广州,3个中国具有代表意义的大都市,在这里,让我们乘坐地铁出发,纵览它们的另一种风貌。

北京地铁,如同北京这座城市一样,自政治而来,又创造了一个个经济神话,见证了这座城市历经的40年风雨岁月。或许,它沉默了太久,让急速膨胀的城市对其充满了深切的企盼。于是,北京地铁,在2008年这个让全世界振奋的时刻,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随同这座古老城市,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历史篇:从政治产物到惠泽大众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地面行驶单双号的政策下,北京地铁日运量创下了445.25万人次的历史纪录。只是,倘若提问茫茫“地铁一族”,又能有几人想到,这里40年前还是一个需要介绍信买票参观的地下铁道。事实上,北京地铁正如同这座政治文化之城中的很多事物一般,都源起于政治或者军事需要。

奢侈的决定

1953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为了提供城市居民以最便利、最经济的交通工具,特别是为了适应国防的需要,必须及早筹划地下铁道的建设”。可是,从当时的交通状况看,筹建地铁是一个相当奢侈的决定。北京常住人口还不到300万人,机动车也仅有5000多辆。大街上人多车少,人们出行多是步行或乘人力车,连乘公共汽车的人都是少数。但是1941年德军大举进犯苏联时,当时刚刚建成6年的莫斯科地铁,成了绝佳的军事运输线。面对“老大哥”的经验教训,无疑给当时的中国莫大的启发。

深埋还是浅埋?

规划进入实质阶段后,另一个选择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是学习苏联地铁全线深埋地面60米以下,还是像大多西方国家那样浅埋在地下5至12米?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却引起一场中苏大讨论。对北京地质的勘探结果表明,西部的地下黏土层在地面40米以下,东部则在120米以下,而地铁最好是修建在不透水的黏土层中。尽管有诸多困难,但在“战备为主,兼顾交通”的总原则下,北京地铁还是确定为深埋。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发现困难远比之前预想得大。根据新的地质勘探资料,北京地下岩层有较厚而破碎的风化层,地铁的实际埋深将超过原来估算的深度。地铁北京站埋深将达到160米,而红庙附近将达到200米,相当于60层楼那么高。这样的深度,电梯的长度至少要400米。这种超长电梯,不仅当时根本无法生产,而且供电中断怎么办?电梯出现故障怎么办?乘客根本出不来。如果遭到破坏出现漏水,就更麻烦了。后来,设计人员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集中到苏联专家建议的“全线采用防护性结构浅埋明挖”的方案上来。经过严密地计算和比对,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但克服了深埋的诸多不利,也同样能达到防护的战备目的。

195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中国开始在北京、沈阳、上海3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可是1961年中国经济受到重创,中央决定北京地铁建设暂时下马。直到1965年,中央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一直作为战备工程筹划的北京地铁。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做出这样的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也因为这一道批示,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全线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历时4年零3个月,北京站至古城站的16座车站顺利完工。

由于属于备战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在那个世界时局动荡的年代,作为政治之都的北京,自然而然地把军事安全放在第一位,直到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才正式对群众开放。

时间一晃,过了20年。

就在上海,天津地铁建设得如火如荼之际,北京却仍然只有1号线和环线地铁。城市的极速膨胀、新商圈和工业园的兴起、五环路甚至六环路的修建,而本应该分担地面交通压力的地铁却迟迟不见动静。直到2000年,复八线作为1号线的通州延长线才姗姗出现。随后而来奥运申办成功的喜讯,像给北京地铁注入了一针强心剂。13号线通车实现北部的东西大贯通,而贯穿南北的5号线以及奥运之前开通的10号线、奥运支线都让人眼前一亮。

打开如今的北京地铁交通图,已经不是那张沿用近40年的一线一环图。预计2009年,北京将编织出一张四通八达、五光十色的地下交通网。

故事篇:每一个站名,都在述说北京

北京的历史,无处不在。一草一木,一河一道,若说起典故来,就是一部活脱脱的北京历史长卷。而北京地铁的站名,让许多第一次听到的人或多或少感觉迷惑。可细细品味这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明白,这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名称。

“九门”,最能体现皇城风貌的名词,早早地被用于这座地下城市的各个关口。更多人,似乎是从地铁站名开始认识“九门”历史,认识古老北京的。从两直门到东直门,从阜成门到朝阳门,当年的城门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个名称让人回味、遐想。仿佛许久前进出北京城川流不息的人们,今天则是通过地铁在继续着生活。

“公主坟”,这种在南方并不会用到的名称,让初来乍到者不知所措,深埋于地下的车站更添几分对于其名称的畏惧。可是,这里曾是清喜庆帝三女儿庄敬和颐公主和四女儿庄静固伦公主的安息之地。对于公主们的生平轶事人们已经不得而知,在如今的“公主坟”周围留下熙熙攘攘的人群。而当年的一部《还珠格格》轰动中国,人们议论纷纷,电视剧里的浪漫爱情故事就是影射“公主坟”的两位绝代佳人。一时间,传说缤纷的“公主坟”又平添了几分凄美的颜色。

“金台夕照”,诗意的名字,是10号线所有站名中最引人注目的站名。这是位于东三环路与光华路交叉路口北侧过街天桥下的车站,原公示名为光华路站,可最后展示在大家面前却是“金台夕照”站。只因为地铁西侧财富中心正是燕京八景之一“金台夕照”原址所在地。根据历史典故,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就曾在此处欣赏夕阳。面对“夕阳无限好”的壮丽风光,不知这位“十全老人”可曾会有“只是近黄昏”的感慨。“金台夕照”附近仍有金台路,每当火烧云把光幕铺天盖地的投射到金台上,应该与当年美景可同日而语吧。

设计篇:给车站穿上“最北京”的衣裳

从地铁站的设计就能见到北京设计的飞速发展。新近开通的10号线无处不让人叹为观止,一扫北京地铁古板陈旧的形象。即使还在用古老的名字,却和这个城市一同脱去灰暗、千篇一律的外衣,设计师用中国元素给新的地铁站披上了时尚、文化的新装。从站台设计,到指示牌,甚至广告商,如今的地铁站,更像一座会呼吸的艺术馆。

5号线开通时,雍和宫站就让人眼前一亮。迎面看到的是两幅巨型金箔画“贴”在空中,画长约4水,高2水多。两幅画各有不同:一幅以大殿顶为中心,另一幅是大牌楼立在中央,周围布满祥云,与雍和宫的寺庙风格相匹配。而10号线更是强调了线路的整体风格,统一的乳白色调容易区别于其他线路。但黄庄、北土城、金台夕照、国贸等一些重点车站,在符合整体风格的同时、也根据所处不同地域而逐一彰显个性。北土城站外部采用城墙砖的深灰色侧墙,与不远处的元大都遗址城墙相呼应;而内部设计采用了青花瓷为主基调的设计风格。换乘大厅里两排共计28根青花瓷装饰的大柱,粗细不同的写意线条搭配而成的青花图案,让偌大的站台显得高贵、典雅。这个站在奥运期间更是引得大批游客和市民驻足,人们在巨大的“青花瓷瓶”前合影留念,这里俨然成了地铁的观光车站。而金台夕照站由于车站周围就是央视、北京电视台,特意以拱形空间密布圆形装饰灯的设计象征媒体的辐射力。同时也与金台夕照中的“夕照”相呼应,隐喻燕京八景之一“金台夕照”的典故。大量实拍图片展示在换乘大厅内,置身其中,仿佛重回到老北京的怀抱。位于奥运支线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站,让人如置身在一片梦幻的白色森林中,站台的顶棚由网状钢结构构成,与地面上的“鸟巢”上下辉映。顶棚的钢网与每一根柱子连接成为一体,俯看形如一棵棵大树的树冠连在一起遮天蔽日,与森林公园的意境相融,印画着葱郁的森林里,人们或悠闲地打太极,或兴致盎然地抖空竹……一幅老北京的清晨画卷。在我们身边,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发展风貌与文化理念的logo有很多,其中,正在我们脚下蔓延的地铁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logo之一!北京、上海、广州,3个中国具有代表意义的大都市,在这里,让我们乘坐地铁出发,纵览它们的另一种风貌。

商圈篇:8大商圈,见证一座城市的崛起

很难说是北京地铁造就了无数商圈,还是北京商圈成就了如今的地铁交通图。从古老的前门大街,到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的黄庄站;不管是传统的西单商圈,还是有“CBD的心脏”之称的国贸站,地铁以其快捷,准时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人流的激增也使位于地铁沿线的各大商圈一日千里。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黄金地段、顶级建筑、一流商品以及历史特色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购物中心必备的构成要素,各具特色的地标性商场满足着人们全方位的需要。

北京地铁

1、西直门商圈

西直门汇集了2号线和13号线地铁,而不远处则是北京最大的公交枢纽中心——动物园公交枢纽,同时新一期的工程把北京北站也纳入了西直门大枢纽之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西直门商圈可谓想不火都不行。

动物园批发市场是北京最有名的成衣批发集散地,也是“淘货”入门级人群的最爱。从北京北站而来的各式新款第一时间汇集于此,再由各个渠道分发到北京的无数角落。因为还算是北京城里第一手货,动物园的价格是可想而知的便宜。可是,近几年来,动物园也有一部分商场开始走中、高档路线,价格方面就开始各显神通了。老板和顾客一般有约定俗成的默契,讨价还价是一定需要的,但基本两三回合就能分出胜负。如此一来,这里不仅吸引着众多的学生一族,一些白领也喜欢周末前来回味下讲价的乐趣。

而位于13号线出口的嘉茂购物中心则走高档商场路线,以摩登、亲和力、时尚为理念,汇聚了众多充满年轻、潮流的时尚品牌。同时为了打造时尚约会地的概念,嘉茂引进了必胜客、麦当劳、KFC、麻辣诱惑、一茶一座等特色餐厅,并融合了大型超市,国际品牌专卖店、美容健身,休闲游乐、幼儿园地、星级KTV等,一应俱全,是名副其实的活力天堂。

2、中关村商圈

睿智、和谐的环境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品”,可是在gate新中关,你可以轻松享受到这些。在gate新中关里一起FUN,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大牌共舞,无论是各色商铺有移步换景之感,或是第3极书店里的精神食粮,也许就是那辆高高开在gate大门之上的mini cooper更是让人心跳不已。在gate新中关,几乎无人可以“全身而退”——因为FUN,因为每一间店都值得你细细品味,直到你放心地将烦恼和困惑沦陷。

这里,不仅仅是购物的好去处,更多人是冲着中关村电子产品城的美誉而去。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熙攘的人群,从最新的笔记本电脑,到各式的CD光盘,大至IBM强力推销,小到一根网线,这里小铺都能找到。如今的中关村也成了电子产品集散地的代名词,通过相关部门的大力规范,这里的产品和服务都已经日臻完善。

3、复兴门商圈

“真正的奢华,是一个阶层与众不同的品位感,他们力求彰显时尚,讲究个性,释放自我。”这是位于复兴门商圈的金融街购物中心的定位。不同于百盛独占复兴门黄金地段的盛景,LouisVuitton、Dior、Gucci、Salvatore Ferragamo等800多个国际品牌让人眼花缭乱,香港高档百货Lane Crawford也以数千平方米店铺布阵其中,与众多金融机构的总部交相辉映,成为北京西部的黄金地。国际化的视野造就了金融街购物中心的奢华品位,追求完美细节的产品主义已凝聚成经典。很多到过现场的购物者都认为金融街购物中心是目前北京购物环境最好、配套设施最完备的国际顶级购物中心。

4、西单商圈

西单是年轻人永远的天堂。明珠,华威作为学生族心目中的“淘货”圣地十几年如一日的人潮汹涌,而最新出炉的大悦城更是让西单成为青春永驻、活力无限。新兴的大悦城,犹如那一抹清新的绿茶迅速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时尚购物圣地。它以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特征为方向,创新经营模式和经营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最符合其消费规律的产品和最具人性化的服务,一跃成为中国最新、最大、最时尚的青年城。从ZARA、NEXT到无印良品的入驻,世界各地的年轻品牌汇聚于此。那座腾空6层的飞天电梯更是首屈一指,踏上,各式餐厅转眼即现。而位于顶层的健身休闲馆则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商场内健身馆,其会员制经营以及空中游泳馆也是让人暗自称叹。

5、东单一王府井商圈

东起东单站,西至王府井站,连绵不断的商场、购物中心以及那条由香港首富李嘉诚投资王府井步行街,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超高的知名度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流,成为北京最具代表的时尚购物场所。这里不仅有体现尊贵气质的奢侈品牌,步行街上也有北京最早的“东来顺”。经过近1O年的发展,这里已由原来单一面向国内外游客转而开始“讨好”北京市民,无论是王府井商业街、百货大楼、工美,还是东方新天地、新东安市场等大型购物场所都在不断地调整,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上品折扣、韩国乐天百货等新商业的加入,或许都会激励并推进王府井旧貌换新颜的步伐。而久负盛名的东四特色小点一条街、簋街美食街等也随着5号线东四站、北新桥站的开通而使这里锦上添花。

6、国贸一大望路商圈

大概没什么地方比国贸-大望路一线更奢华了。国贸商圈一直都是北京商务氛围最浓的商圈之一。它地处CBD核心地段,聚集了北京市70%以上的涉外机构和半数以上的酒店和国际交往活动场所,是北京市最具商务办公条件,最能体现入住公司良好形象的甲级写字楼聚集地,历来是外企、大型企业云集之地。而国贸购物中心也向来以“贵”著称。这里新货上架的时间几乎已经与法国、意大利同步,而国际顶级品牌也都尽力拿出他们的看家法宝前来镇店。

相比较国贸的贵气,位于大望路的新光天地、华贸中心、新世界百货,以及即将开业的美美百货则是平和得多。超大店面的Chanel并不会让人望而却步,Gucci等大牌也显得平易近人。可即使这样,也丝毫不能动摇这里正在成为北京新的奢侈品朝圣地。大批明星现身于此,经娱记媒体的报道,更是推动了这一区的超高人气。

7、前门商圉

老字号也有新活力。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坛公园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北京最著名的“大栅栏”也在其中。而前门站正好处于箭楼之上,其交通便利程度可想而知。前门的繁华缘于会馆,明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为了解决进京应试举子的住宿问题,在前门大街两厢建立了各地会馆。举人们常到前门大街来购买生活用品或饮酒作乐,这样也促使前门大街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到了清初,东城的灯市被挪到前门一带,而且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清政府规定戏院、茶园、妓院只准许开设在城外,于是前门大街较前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荣。

前门大街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的许多中华老字号,如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长春堂药店、内联升鞋店、张一元茶庄,还有月盛斋的酱肉店、都一处的烧卖店等16处老字号分列道路两侧。新中国成立后,前门大街这些特点大部分都保留下来,还开设了好几家大服装店、百货商店。北京最老的照相馆——大北照相馆,上海迁京的“老正兴”饭馆等也都开设在这里,著名的大栅栏、八大胡同、纪晓岚故居,琉璃厂也都在前门地区。虽说这里离中国的心脏最近,但前门的民俗风格保留的还是相对比较完整的。而经过重新规划后的前门商业街将不再允许通车,改为步行街,只有老北京的叮当车可以“招摇”过市。80余个京城老字号也在改造后的前门商业街(前门到永定门的中轴路)路两旁一字排开,并全部亮出黑底金字招牌。这一古老的中华商圈,相信必将散发出全新的活力。

8、潘家园商圈

浓郁古典文化气息,或许这里还称不上商圈,可潘家园的名气随着地铁开通而水涨船高,如今也算得是新兴商圈。它以旧货市场、古玩城、古典家具城等的聚集而闻名,吸引了许多古董字画的收藏爱好者,一些专家、学者和海外宾客也都慕名而来。尤其在奥运期间,一日接待外宾都多达3000人,其中不乏各国政要,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区域影响力和特色知名度,并打造出了京城淘换古玩的一大专业品牌。

未来篇:催马扬鞭地铁忙

北京似乎从未如此地渴望轨道交通,而5号线、10号线、8号线以及机场快速线相继亮相,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大大缓解了拥堵的早晚高峰。而打开最新版的北京地图,用各种颜色标注的地铁线路让人眼花缭乱,颇有伦敦、纽约、香港地铁图之样。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在2008年初更是拿出了一个宏大的规划:将总投资约1700亿人民币,加速轨道交通建设。今后北京市民出行,三环以内平均步行1公里,即可到达地铁站。到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达到19条、共561公里,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线网格局。按照2020年的中期规划,北京地铁运营线路总里程将达到798公里。

不久的将来,地铁轨道将实现城市重点功能街区及交通枢纽的便捷联系,中关村、金融街、西客站、北京南站、奥林匹克公园和CBD等,都将有多条地铁轨道相连。与此同时,昌平、顺义、门头沟、房山、通州、亦庄和大兴等7个周边新城,将均有轨道交通通行,日客流量将达到115万人,承担全北京50%~60%公共交通运输总量。

访谈篇:如果可以坐地铁,绝不选择公车或者打车

标准的地铁一族,喜欢在地道里飞驰的感觉,喜欢旁若无人假装独处。房子买在地铁站旁,公司也离地铁站很近。可是,每天还是会游动在不同的地铁站之间。身边行来走过的人神色各异:悠闲的大学生,神情疲倦的背包旅行者,谈笑风生的三五好友,喜欢探究的老外……地下就是一个小小的城市。

乘客/丁丁职业/银行职员

地铁里冬暖夏凉。像地鼠一样的生活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地铁不会迟到,不会堵车,不会抛锚(我还是几乎没有遇到过)。我住在崇文门,公司在三元桥,换一趟地铁就到了。而且北京的夏天太阳很晒,冬天又寒风刺骨,躲进地铁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地铁里经常会遇到大家互帮互助的情景,平时觉得个人都是独立存在于这个空间里,而那一刻,像个大家庭。地铁里也会经常发生尴尬的事情,最夸张的一次是在地铁上睡着了,还是靠着旁边一个男的肩上睡的。突然间,那男的把我摇醒,对我说:“小姐,我这站要下车了,要不我给你换个人靠吧。”

乘客/郭老职业/IT行业

其实不怎么喜欢坐地铁。不过实在是受不了北京的堵车。刚开始来北京工作的时候,朋友们都说上班一个小时是幸运的,我还不相信。结果第一天坐982到上地科技园,在中关村足足堵了一个小时。老板那天等我了半个小时。从那次以后我就学乖了,还是地铁靠谱。只是地铁人太多了,车一停,大家都往里面涌,不到一分钟就成了沙丁鱼罐头了。

乘客/未来职业/地产公司行政

很享受从公司到地铁的感觉,那是结束一天工作后最舒服的时光。短短10分钟的路程,脑子里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随便想点什么。进到地铁,继续魂游,或者开始考虑给男朋友做点什么。地铁的空间总是给人隐秘感,因而常坐过站,庆幸的是北京地铁通票才2元。

乘客/孙晓晓职业/自由职业

小时候,到了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去到地铁站里面乘凉。那个时候也不用在站台门口买票,你在走道上待一天也没有人赶你。后来到了初中,每次被老师赶走补作业的时候,地铁站就成了很好的写作业场所,不会被家人发现,而且挡风避雨。后来长大了,遇到工作上的烦心事和感情上的尴尬,我也会坐在地铁站走道的尽头,静静地看着一列列的车子在我眼前开过,如同MTV情景一样。

上海地铁

这座城市,承载着人多地少的窘迫,面临着车多路挤的尴尬,地铁就成了这个城市的必要交通工具。从20世纪50年代,上海开始预想建地铁,到现在正在上海繁忙运作着的1至9号线,正在兴建中的11号线和规划中的其他线路5、10、12、13号线,以及远景规划中的14至18号线。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网络,之后,上海将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地铁老大”。

历史篇:在豆腐中打洞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上海就想建地铁。1966年左右,原本准备到苏联考察的工作人员,却因为中苏关系恶化,终未成行。苏联专家撤走前,留下了这样的话:上海的土质不适合地铁,要在这样的地方造地铁,就好像要从宇宙里找一个支点来翻转地球。

的确,上海有着特殊的土质,一类属沙性土,土中粉粒多,另一类属黏性土,在地铁建造过程中,这两类软土层的土质极易造成喷沙、漏水现象。有人如此比喻:在上海造地铁,就好比是在豆腐中打洞。上海的地铁该何去何从?放弃,坚持,当然他们不曾妥协,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打出一个结实的“洞”。制服软土层的关键是建隧道,而建隧道用什么材料呢?完全用钢铁当然好,可是造价太高,在那样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行的。当时的工作人员承担起隧道拼装式钢筋混泥土衬砌的研究任务。工程人员收集了国外的一些零星资料,既找经验,又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再结合上海软弱地层特点一米一米地试,探求从结构、防水、生产、拼装施工等诸环节上实行综合处理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第一个盾构模型诞生了。

时光进入了1965年,这是中国地铁建造史上需要载入史册的一年。上海地铁建造了一段试验段,那就是从今天的衡山路12号地铁公司推进到衡山公园,总长不过660多米。但这一成功给中国的地铁事业展开了新的篇章,证明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地铁并非如俄罗斯人所认为的是天方夜谭、海市蜃楼。原本,以为地铁建设可以风起云涌,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云令刚起步的地铁建设全面停顿下来,一搁就是近20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才将地铁建设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次是真正地要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地下构建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走过一道坎就前途似锦,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地铁建造的基本技术已经掌握了,但因为首建的1号线贯穿着全市,原本铺排埋设在下面密如蛛网的煤气、自来水等各种管线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这无疑给地铁的建造施工又增加了难度。如果因此造成煤气管道爆裂等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工期为此又延迟了两个多月。

如何在保护市政环境的情况下,在软弱的土层上修建地铁?只能考量再考量、研究再研究,必须严格根据具体施工参数和量化指标,时时监测,进行分段、分步开挖支撑,才可以控制地面变形,解决随时面临的问题。终于,1号线破土动工了,首先在徐家汇开工兴建。

在走过了一段曲折和坎坷之后,上海的地铁建设终于迅猛地在全市地下铺成开来。

现代篇:地铁让整座城市蓄势待发

在脚下的黑暗中隆隆穿行的地铁,以一种迅捷的方式,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给了上海一个大都市的城市感觉。而上海人似乎从没像今天这样崇尚速度,最早运营的1号线已被不同程度地提速两次:2002年1月15日,列车间隔时间由原4分30秒提至4分;一年后又缩短到3分20秒,最快的可达2分30秒。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这样匆促的现代化生活里,速度成为了一种城市现象和本质。而在上海这座日新月异的国际大都市里,在它不断更换着历史的进程时,速度就是与城市、与现代生活、与工业社会紧紧相系的城市的先锋和表率作用,速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指数。

随着地铁的发展,除了迎来人潮外,地铁商城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无疑是现代地铁的一种标志。

商城篇:乘着地铁逛街,多元化时尚感受

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多,上海沿线地铁商城的数量不断增多,形态也更加丰富。沿着地铁1号线的路轨,香港名店街、迪美购物中心,正在整修的徐家汇地铁商城成为上海地铁商业的标杆。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的玫瑰坊、几度开业的亚太盛汇都是地铁商业的重要地标。而随着上海地铁系统的不断增加,地铁商城也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1、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及迪美购物中心

这里位于上海地铁的交通中心,是最早、最具规模、也最有人气的地铁商城。1995年开业,素有“小妖之街”的称号。迪美广场的服装便宜而前卫,但你不一定会看到很多标有世界一流品牌的服饰,它们中是应和季节变化,推出一些迎合年轻人的时髦衣物。迪美的小商品非常丰富,一般都放在中间宽宽的走廊上,以第一时间吸引眼球。走过迪美,转角就到了香港名店街。与迪美的琳琅满目与价格便宜相比,这里基本以独立的店铺为主,叫得上牌子的东西也真不少。从露华浓、美宝莲等化妆品到黛安芬、安莉芳的内衣品牌;从Lee、利达斯的牛仔服到班尼路、百世吉等运动休闲装;还有鞋子、职业装、包包等,不过价格都算平易近人,环境也不似迪美般拥挤。

2、徐家汇地铁商城

徐家汇地铁商城虽然在商铺档次上比不上徐家汇地上大型百货商场,但其繁华热闹程度丝毫不逊色。有着10年历史的徐家汇地铁商城以其便宜、时尚、个性的特点吸引了无数追求时尚的年轻人。2006年伊始,以地铁商城为数码产品销售终端的全新销售方式引爆中城数码市场,这种新兴时尚的销售方式在上海还属首次,并因为价格相比比商城里面的便宜而吸引了一批消费者。2008年4月1日,途家汇地铁商城内的商铺全面撤出,进行硬件设备的改造,计划将徐家汇地铁商城发行为综合性主题类的商城,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预计年底将以崭新的面貌与消费者见面。

3、静安寺伊美时尚广场

伊美时尚广场位于静安寺商圈的中心地带,被誉为金线的南京西路、华山路的路口,紧邻地铁2号线静安寺站,正对千年古刹静安寺,背靠闹市绿洲的静安公园,附近的高楼鳞次栉比,是一个集商务、商业为一体黄金区域。伊美时尚广场共有上、下两层,商铺总数共300多家,从2号线的5号口走出经过露天的下沉式广场,便能直接穿进伊美时尚广场。这里的风格与迪美、徐家汇地铁商城颇为相似,都是以服装和小饰品为主,光顾的多是一些白领女性,也有学生。

4、中山公园玫瑰坊

玫瑰坊是个环形的商场建筑,中间是露天的,设计布景颇具风格,极具上海的小资情调,同时,又兼具了都市风格。商业街以时尚专卖店为主营格局、汇集了特色餐饮、艺术生活、品牌服饰、精致小店等商家。地处于轨道交通2号线与3号线换乘中心地区,其两头有地铁2号线的2号、4号出口;而从地铁到玫瑰坊,更是不用出站,即可直接从地铁3号入口直接走到玫瑰坊地下商场。若是三五好友小聚,这里无疑是首选地,不用为了一件名牌衣裤配一件小饰品而四处寻觅,也无须绞尽脑汁逛完后如何慰劳自己,玫瑰坊应有尽有。

5、上海科技馆站浦东亚太盛汇

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不景气之后,位于上海科技馆站,作为上海最大的地铁商铺浦东亚太盛汇,于2006年7月,乘着襄阳路市场撤销的机会,招揽到原襄阳路市场的400多个业主,打造出“亚太新阳服饰礼品市场”。购物休闲一站网罗,时尚经典夺人眼球,是亚太盛汇的一大特色。从色彩缤纷的童装,到时尚人士喜爱的潮流服饰;从女士的时尚挎包到男士的休闲鞋帽,琳琅满目。法国梵蒂士休闲服装、宁波成家家居、Heidi&lyn;'dreaming house女装、足韵阁鞋店、藏经阁皮具专卖esydragon 工艺品小铺等特色小铺,成为了亚太盛汇的亮点。从董家渡面料市场搬来落户的众多“成衣定制坊”,让顾客享受量身定做的贴心服务。2000平方米的“韩国网游体验展示中心”为市场增添时尚动感的娱乐元素。

未来篇:巨大的地下脉络

上世纪40年代,上海是很多人的梦,闯荡上海滩不止是一个口号。时过境迁,大上海依然在抒写着大都市的文化。那么,未来的上海将如何承载源源涌入的人群,当然是从地下缓解交通的紧迫。至今,上海已经在正常运行的地铁有1至9号线。11号线北段一期从2007年11月6日上午开始挖掘,长度达45.96公里,从嘉定到市区的江苏路站,经过嘉定、普陀、长宁区,全线共设20座车站,平均站间距2.226公里。该线2010年建成试验运营,届时从市区乘11号线可直达嘉定上海F1赛车场,单程约35分钟。此外,11号线南段工程已在规划,预计到2012年将通到临港新城。规划中的其他线路还包括:轨道交通5号,10号、12号、13号线。14号至18号线为远景规划,目前尚未确定具体走向,预计在2010~2020年间全部建设完成。

花絮篇:从地铁票看上海地铁的演变

如今,上海公共交通一卡通已经实现了地铁、公交、轮渡、轻轨和出租5大公共交通行业的一卡通用,并建成统一的发卡系统和中央清算系统及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虽然以下提到的大多数车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记载了上海地铁的发展史,通过它们的进程,我们将看到上海地铁的变迁。

纸质车票:观光券到乘车凭证

上海地铁从试通车起,即出现了大量的纸质车票,如果计算背面不同广告画面和1号线、2号线以及当时试运行的明珠线等各种纸质车票,数量超过200余种。眼花缭乱的观光券、不同资费的乘车票,不同站点的乘车票和《八运会纪念票》等,曾经吸引了众多集藏爱好者趋之若骛,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集藏类别。又因为真实记录了地铁运行和发展的轨迹,所以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那时候地铁1号线并不是现在的交通工具,而是观光线:1993年5月28日,南段线路(徐家汇站-锦江乐园站)开始观光试运行。1994年12月12日,上海地铁1号线全线(上海火车站一锦江乐园站,漕宝路站以南为地面线路,其余为地下线路)试营运。从纸质车票的形式上来看,也从最初供乘客收藏的观光券,发展到真正的乘车凭证。

随着地铁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地铁纸质车票不仅更加简单,也更具有实用功能,在当时出现的限制在某一站出行、从某站至某站,以及各车站通用等多种类型的车票,还有定额车票,这些都是早期上海地铁发展历史的一段见证。

磁卡车票:实用功能日益完善

上海地铁发行磁卡始于1998年,由于当时地铁尚未建成并且通车后一直使用纸质车票,因此所印发的磁卡多属试机卡或纪念卡,无实际使用功能。1998年12月23日,也就是自动售票检票系统正式启用前两个月,上海地铁发行了两套农历己卯年贺年纪念磁卡,由于这两套磁卡可在实行电子票务后作为单程车票刷卡乘车,因而它们实际上已成为了我国首批真正意义上的地铁磁卡车票。

随着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全面启用,令聚酯材料制造的地铁磁卡车票得以全面取代纸质车票。上海市地铁有限公司公司于1999年3月1日开始启用磁卡式车票,这种通过磁卡读卡机的过机磁卡车票运用,使上海地铁的运营走上了现代化的轨道。上海地铁磁卡的种类较多,按发行目的可分普通票、纪念票、特种票3类,按使用功能可分单程票、磁卡储值票、智能卡储值票3类,细分还有广告票、联名票等品种。作为我国第一个采用自动售检票的地铁系统,上海的磁卡车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实用功能也在逐步完善。

智能车票:适应地铁建设快速发展

智能车票的全称是“非接触感应式磁卡车票”,其属于世界上第3代磁卡技术发展的结果,也称非接触式智能卡车票(Contactless smart card,简称CSC),其原理是利用塑料片中置入的芯片,通过感应技术来达到交流存读取数据的目的,所以又称智能IC卡。上海是我国运用智能IC卡作为地铁车票使用最早的城市,早在1999年上海地铁开通过机磁卡时,就曾经发行过两种感应式磁卡,分别为《上海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开通纪念》卡和《上海大众桑塔纳2000型轿车》广告卡,它们才是中国最早的商用智能IC地铁卡,当时在国际上也仅有很少的城市在地铁上专门使用。随着上海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需要,从2005年9月开始,上海地铁乘车磁卡改为了非接触感应式磁卡,其优势要比此前的接触式磁卡强得多。

采访篇:行色匆匆的是大多数,闲暇四顾是偶然数

喜欢地铁,不仅是因为可以避免堵车,还喜欢地铁的文化,以及这种在地下行驶所带来的风驰电掣般前进的快感。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地铁浓缩了不一样的人群,以及差异感的文化。行色匆匆的是大多数,闲暇四顾是偶然数。而你,通常是哪一类呢?错过了一班地铁,即使只有两三分钟,也会焦躁不安,这就是上班族的心态。清晨的风情,拥挤的地铁,这都是最自然的,已成习惯。

乘客/Fran职业/销售

现在上海的年轻人都流行租房在外面,我也是,而距离地铁站附近的住房是首选。我住在锦江乐园那边,似乎离市区比较远,但因为有地铁,所以到徐家汇只需20分钟,到人民广场也不过40分钟,非常方便。最害怕夏天,穿着很少的衣服在地铁里上演人贴人的战术,所以我建议白领女性,可以带一件小的披肩,应付拥挤的地铁。地铁里经常会碰到弹唱卖艺的人,不必恐慌,这在全世界地铁里几乎都存在,我们把它当成了一种地铁文化。

乘客/Winter职业/自由职业

人在浦西,公司在浦东,如果选择公交得倒两次车。偶尔也可以打车,但是都不如乘地铁来的快而捷。所以,每天从1号线转到2号线,从2号线再到1号线则成了周一至周五必然要做的事,而这两条线路在每天的接触中变得熟悉。

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地铁,因为它不会造成堵车的困扰,但我不是,确实喜欢乘地铁的感觉。看过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也看过《地下铁》,总觉得地铁比其他的交通工具更有种独特的情怀。如果要具体说是什么样,我想每个人体会都不一样。我呢,喜欢站在地铁站等车的瞬间,那会儿有种旅行的快感,会把自己带到要去的地方。地铁驶进车站,会带来一阵风,吹起头发与裙摆,是生活在四面环绕着高楼大夏的上海无法体会到的。

乘客/Davld职业/IT行业

曾经,上海的地铁屡有故事发生,地铁邂逅、地铁情缘,而上海的地铁文化也大多发生在那段时间,似乎,地铁是所有浪漫的源头。因为地铁刚建成的时候,地铁票价二至三元,公交车票不过五角,于是地铁成了老外以及白领上下班最常乘的工具。如今,面对于上海的人多地少,车多路挤,当然地铁是出行的首选。

你问我有没有憧憬过这样浪漫的邂逅,当然有。当我西装革履出现在地铁里时,恰巧有一位漂亮的上海女孩上来,会期望有一种偶遇,但这不过是水中花梦中月,要在上海的地铁罩发生浪漫的邂逅很难,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大家的脸上都写满风尘仆仆,无暇再去风花与雪月。

很多人埋怨上海的地铁拥挤,其实这不过是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时。在上海的地铁里,通常会看到脚踩高跟鞋,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时髦衣服的女孩子,走过她们身边会闻到淡淡的香水味道。

乘客/Jerry职业/商业策划

地铁方便但是高峰时段非常挤,有些站点环境实在糟糕,例如火车站,乘客的素质良莠不齐,应该有更多的工作人员进行疏导和管理。地铁对设施的维护保养力度不够,江苏路地铁的一个手扶梯竟然环了一个礼拜才修好,效率很国企。地铁提供的服务与票价强烈不符,只引进了先进国家的技术并没有学到人家的管理和服务,人民广场站的环境倒是好很多,但是上海人多也是一个问题,应该多配备一些车辆,1号线早上实在是太挤了。

乘客/方方职业/广告公司文案

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太拥挤了,大家身体贴着身体,让我觉得很尴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除了这个时候,还没这么近过。最让人厌恶的是吵架声,本已闷热的车厢被大声叫囔的声音变得更烦躁。其次就是竟然有人会用手机放音乐,有一次,一位自我陶醉的男士连续放同一首歌,播放了n遍,而且是非常难听的网络歌曲。

但我想地铁肯定是优于公交车的,车次多,不堵车,有时比自备车还快,这应该是很多人宁愿坐沙丁鱼地铁的最主要原因。

广州地铁

20世纪80年代,当广州人民对于当时在北京只需5角钱就能搭乘一号线全程,感觉颇为新奇的时候,广州火车站附近的民航售票处对面,竟然有挂着广州地铁筹建处的招牌。从此每经过此地的广州市民都会向里面瞄一眼,盼望着广州地铁能早日建成。可是一年一年的过去了,广州地铁还是筹而不建。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广州地铁西朗到黄沙站试运营,很多人第一时间奔往车站一圆当年的地铁梦。转眼间十年又过了,广州地铁已经建成4条线路。回想起来,错怪了当年的广州地铁筹建处。他们不是不作为,而是十年磨一剑。

广州地铁曲折的筹建经历

广州早在1962年提出第一份地质报告,便有了筹建地铁的设想。1965,广州成立了广州地下电车指挥部。当时修建主要为了战备的目的。可惜竣工后,由于技术与资金问题,导致无法运行。在此之后分别在1970年、1971年、1973年、1980年开展筹建工作,之后又因各种原因一一下马。1992年12月28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1993年12月28日地铁一号线正式动工建设。1995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业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7月1日广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6月28日香港回归祖国前夕,1号线西朗至黄沙首段5站开通。1998年7月28日2号线海珠广场站动工。1998年12月28日地铁1号线全线建成。1999年6月28日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广州市民盼望了30多年的地铁梦终于变为现实。广州成为中国内地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第四个建成地铁的城市。

地铁延长了广州人的舌头

广州地铁的最大特点就是每个站台都是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景点,达到真正移步易景的绝妙境界。设计师巧妙地将岭南文化融汇到站台的设计中,并且充分考虑到各自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但是所谓食在广州,广州市民对地铁的热爱除了上下班方便以外,就是能够使他们吃得更方便,吃得更远,更快找到吃的。每到下班,或者假日,他们从四面八方坐地铁到某个地铁站集中,不出站,直接上车到达目的地——餐厅。广州地铁站连接着许多大型的综合商场,商场中食肆不是一般的多,而且世界各地餐馆齐聚,出品也有相当水准。如体育西路站的天河城、正佳广场;烈士陵园站的流行前线、中华广场;长寿路站的恒宝广场。特别是长寿路站,该站位于广州西关地区。西关是广州传统餐饮文化的集中地。在这里老字号的小店云集,可以用最经济的价钱吃遍广州最特色的小吃,像银记拉肠、宝华云吞面、陈添记鱼皮、伍湛记粥等等。老饕们当然不满足于市区内的美味,他们总认为,偏远的,难以到达的,就算到达也要辗转才能找到的堂口,才能吃上别具一格的美食。所以他们一有一空就往地铁的郊区线上奔。到新洲站吃南沙十八涌的海鲜;到坑口站,穿过一片花田,兜兜转转为了喝一碗用料十足的汤;到市桥站再转出租车,去吃一碗沙湾姜埋奶;到大学城南站附近的小洲村吃放养在蕉林中的走地鸡。

广州地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连规划中路线,广州地铁全面建成共有14条线连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全程810公里。好吃的广州人正在添着舌头,数着规划中的站点,幻想着下一站该往哪儿吃呢。看着五岁大的儿子,用七彩的蜡笔在画纸上创作自己设计的地铁路线图,共24条线,最远的连到了北京。也许等他到了我这个年龄,他自己的地铁梦也会实现吧。

广州地铁

“你乘坐广州地铁时有什么难忘的事情?”这对于热爱地铁这种交通工具的广州人来说,有太多有趣的、美好的事情要说了。窥一斑可见全豹,听听生活节奏不那么紧张的广州人对于高效快速的地铁带给他们的生活乐趣吧。

乘客/陈申职业/研究生

因为4号线金州方向,过了新造站,往后就是露天的高架轨道交通,两边的田园风光非常美。所以,有时到周末带上干粮和水专门乘坐这一段,感觉就像去郊游。到了终点不出站,直接坐回来。在初入站的地方出站,只收一个站的车费,经济实惠的旅行。不过常常因为流连风景,而超过了最长的站内时间。要补全额车费,但也值得。

乘客/钟文文职业/秘书

当年1号线一开通我们我们就去坐,从广州东总站坐到西朗总站,下车后顾着拍照,错过最后一班班回程的车。当时的西朗站外面还是很荒凉,好害怕。现在的西朗繁荣了许多,应该是开了地铁的缘故吧。

乘客/Rick职业/广告策划

我坐车爱睡觉,经常坐过站,坐地铁最好就是,坐过了站到对面坐回头车就行。如果坐公交车过了站就惨了。

乘客/戴朗职业/产品设计师

4号线好长,有一次从西朗站要到金洲站是1号线转2号线再转4号线。路途好长,水喝多了,很想上厕所,本来以为地铁没有厕所的,但到了石朗站,同伴说这里有公共厕所。专门为我这些肾亏佬设计的,呵呵。

乘客/梁荣职业/护士

有时上班繁忙时期车上太挤特别是中转的那几个站,刚开始以为根本不可能挤上去,但是,只要你站在门口,车门一开,后面的人自然就会把你直接挤上去,被挤进去后是“饼”还是“面条”就不得而知了。

地铁趣闻:谁说出名就不坐地铁?

1、坐地铁遇名导

在《宝贝计划》中抢尽风头男一号,那个表情丰富的可爱胖BB——小马修就是在地铁里被陈木胜导演发现的。家里所有人都跟电影搭不上边,小马修的爸爸蔡先生说:“BB拍电影纯粹是一种偶然。”去年1月的一天,蔡爸爸和妻子带着才3个月大的马修在香港坐地铁,BB对着爸妈大show吐舌头、扮鬼脸,把乘坐同一列地铁的名导陈木胜惹得哈哈大笑。陈木胜主动前来邀请,称自己正在拍电影,邀请BB去试镜。没想到,连续3次试镜,BB不哭不闹,还不停在镜头前扮鬼脸,最终在1000多名试镜BB中脱颖而出,陈导由此拍板:“BB就是马修了!”

2、被车门夹红额头

8年前的一次地铁经历最令杨千华印象深刻。那次是妈妈陪她搭地铁去考护士专业,走出车厢时,一时闪避不及,被夹到额头红肿,去考试时,那一道夹中的痕还未褪。但庆幸那次考试成功,开心之余,她还打趣地说:“这次可真‘红运当头,夹头都值得。”

3、在地铁里站着睡觉

容祖儿说,她在读书时则较多坐地铁,但因为睡了,经常忘记下车,最夸张的是有一次居然站着睡着了,摔在了地上。

4、被人认出打死不承认

陈晓东早前到内地时,曾试过独自搭乘地铁,结果被旁边座位的女孩认出,对方不停追问他是不是陈晓东,为免自找麻烦,他一直不敢认,”她一直问我是不是,我不敢开口说话假装聋哑人,一说话就露馅了。”

5、地铁里的浪漫回忆

孙耀威当年首次约会女孩,便是在香港荃湾地铁站,第一个goodbye-kiss就发生在金钟站,至今都让他记忆犹新。“呵呵,当时都是穷学生,最浪漫的就是一起坐地铁,一起回家。”

6、被认错替羽凡签名

胡海泉是个足球迷,他去鸟巢看了奥运男子足球决赛。为了支持“绿色奥运”,海泉特意选择了地铁作为出行的工具。歌迷众多的羽·泉组合经常被人认出,而且还经常被认错。海泉说:“如果他特别执著的话,我就告诉他我是谁谁谁,如果不是特别执著,我就当我是羽凡。当然平时也会替他签名,我们俩互相写名字都很像。比如有的时候亲戚朋友要我们的签名,羽凡不在我就替他签了。”

7、我是草根,我坐地铁

到现在我还是会坐地铁,我觉得自己跟这个社会没有很脱节,我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明星就怎么怎么样,我还是按我过去的生活,该怎样就怎样生活,没有什么改变,原本就比较草根。

8、为环保,身体力行

周迅在伦敦拍片时虽然行程紧张,还是利用拍摄空隙体验了一下伦敦的地铁。周迅正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环保意识推广项目,她表示对英国人的环保意识早有耳闻,在伦敦,市民虽然大都有私家车,但很多时候还是选择乘坐公车和地铁出行,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9、混地铁,做北京人

张曼玉称自己最近的确经常来北京,还曾“混”进拥挤的地铁,体验做个“北京人”。Maggie说:“我上次是冬天的时候在北京坐地铁,有很多的伪装,戴着帽子、围着围巾,尽量不要让人认出我来。我就是想感受北京人的生活,和人群融在一起,感觉挺好的。我即便是伪装,也会被影迷认出来,我就赶紧朝她们‘嘘一声,求他们千万不要说出来。”

猜你喜欢

号线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