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激流中
2008-07-02孙建
孙 建
热身区
激浪千重,旋流百转,小舟与飞瀑共舞;活力四射,身心快乐,激情与浪花齐飞。
皮划艇是皮艇和划艇的总称,都是两头尖而小、没有桨架的船艇。皮艇起源于格陵兰岛上的爱斯基摩人所制作的一种小船,这种船用鲸鱼皮、水獭皮包在骨头架子上,用两端有桨叶的桨划动。划艇则起源于加拿大,因此又称加拿大划艇。
皮艇和划艇都是从独木舟演变而来。远古时代,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人类多依水而居,聪慧的始祖用石斧刨或用火烧的方法将一根粗树干挖空制成独木舟,用于渔猎和水上运输。几千年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独木舟已为其他船艇所替代,皮艇和划艇也已逐渐演变成了休闲运动的工具。
在皮划艇运动开展过程中,人们为提高船速而热衷于艇形的改造。19 世纪末,德国工程师赫曼根据自己的飞行经验,将皮艇制造成鱼形,提高了船速。此后,英国造艇家弗龙德发现船体越长,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纷纷加长船体。1923年,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组成了一个工作委员会,规定了艇的长度为 5.2 米 ,宽度为 51 厘米。
皮划艇比赛自1867年始于英国,1924年成立国际皮划艇协会,静水皮划艇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而直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激流皮划艇比赛才正式加入奥运竞技大家庭。如今,皮划艇项目已成为奥运会的金牌大户。2008年8月15日到17日,16枚皮划艇项目的金牌将在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产生。
皮划艇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水上运动,属速度和耐力项目。皮划艇比赛项目分静水和激流两种,激流项目又分为激流回旋和漂流两种。经常参加皮划艇运动,能有效地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加大肺活量,发展全身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
小链接
激流回旋,是皮划艇运动项目之一,不是漂流却胜似漂流。早期的激流回旋比赛是在静水中进行的,后来人们改在湍急的自然河溪中从事这项运动并延续至今。这项运动将自然漂流的激流、漩涡、暗礁、险滩等精华,在赛道、游道内充分再现,新奇又刺激!激流回旋运动已被开发成旅游项目——“激情漂流”。
练功区
在参加皮划艇运动时,运动员必须在规定航道内于激流中穿越或绕过规定的障碍到达终点,以扣分少者为胜。航道长800米,有人工障碍和天然障碍两种。人工障碍是宽90~120厘米的门框,设25~30个,比赛时必须穿越每个门框,碰撞或漏穿均要扣分。
皮划艇的比赛场地、比赛距离、比赛规则、裁判方法基本相同,但皮艇和划艇的船形结构、桨的形状,以及运动员的划桨姿势、握桨方法和技术动作却有很大的不同。皮艇运动员坐在座舱内,腰间的防浪裙紧扎在舱口,身体腰部以下被密封在皮艇舱内,防止艇舱积水,即使翻船皮艇也不会进水,运动员通过拧腰和压桨等动作将艇翻过来后就可继续划进。运动员用一只两端都有桨叶的桨在艇两侧轮流划水前行,脚在艇舱内操纵着尾舵控制方向。划艇运动员则后腿跪在甲板上,前腿成弓步,腰间不带防浪裙,两手握一支单面桨在艇的一侧划水前行。划艇也没有舵,仅靠划桨控制方向。
皮划艇运动的技术要点在于划桨。一个划桨周期是由桨叶入水、划水和回桨三个连贯动作组成的,每次划桨幅度要适中,划幅太小,做功距离短,体能转化率小;划幅过大,则有效力程相对减少。一般划桨频率为每分钟30~40桨。
过招区
问题1. 有一个原始渔猎人,将一段已经削成独木舟形状的树干浮在水上时恰可浮起自己,之后他将树干内部掏空成为独木舟。假设被掏空的部分体积为V,被掏去的木屑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请问,他在乘坐独木舟时还能再稍带多重的物品?是mg还是 ρgV ?
问题2. 现代的皮划艇比赛中,运动员常可借助其他艇产生的波浪将自己的艇向前推进,这种巧妙的操作技术叫做“乘浪”。比赛中,如果相近的两条艇一前一后,后面的艇尾恰好在前面那条艇的艇尾浪尖上,后面的艇便可乘浪向前。据研究,如果保持和前面的艇相同的速度乘浪前进,可节省 30%~50%的能量。乘浪操作对于后面的艇来说叫做“借浪”,对于前面的艇来讲则叫做“带划”。学习过机械波的同学都知道,波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请问:乘浪现象道理何在?
答案
1. mg
2. 水波分两类,表面波和深水波。短波长、小振幅的水波是表面波,主要由水的表面张力形成;长波长、大振幅的水波是深水波,由水的重力产生。水面小虫激起的波为表面波,而舰艇激起的波为深水波。表面波是横波,深水波既不是纵波也不是横波,而是两种波的叠加,水波中的各质点同时参与竖直和水平方向的振动,即作圆周或椭圆运动,运动方向为水面部分向波的前进方向,如图所示。由于乘浪的艇浮在水上并且保持在水波前方与波同行,转动的水会将船向前推进,而浮在表面的物体在波浪走过后又会滑回原处。海中舰艇的侧后方也常有海豚和其他鱼类借浪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