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点托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尝试
2008-06-24祁建
祁 建
春节期间,北京市海淀西三旗建材西里的空巢老人不用为保姆回家而犯愁,今年社区为他们准备了北京市首家“即购票即入门”的集娱乐、聊天、运动、住宿、医疗为一体的新型“钟点托老”敬老院。春节期间,老人只要花上几元钱,就可以到敬老院里吃、喝、玩、住一天。
在社区的老年人中,大多都不愿去敬老院养老。首先,工资较低,大多月工资在千元左右,有的还要接济下岗的子女,经济条件不允许。其次,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去了敬老院,就是在等人生的最后一站了。再次,故土难离,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园。
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使得养老机构不为人们普遍认同。子女因怕别人指责他们不孝,不愿将老人送到敬老院;大部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自己也不愿住进敬老院,而目前敬老院的付费方式几乎全是年交款或月交款,一旦交了钱,老人们就得天天住。鉴于老人大部分不愿在敬老院住宿,建材西里社区敬老院只设了14张床位,另外开设了茶室、游艺棋牌室、运动器械室,电视歌唱室。另外,敬老院服务员都是经过培训的志愿者。
老人如果打算当月入住敬老院,只需交纳交50元管理费,一个月内,每餐只需4元钱。敬老院还和社区医院合作,医院夜夜有人值班,敬老院一个电话,社区全科医生几分钟就能赶到。
社区新型“钟点托老”敬老院解决了空巢老人吃饭、照料、精神赡养的难题,大受老人的欢迎。78岁的空巢老人尹大妈说:“我懒得做饭或在家呆烦了,就交几块钱到敬老院吃喝住玩。”
服务员不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照顾,还进行精神关爱,发现哪位老人脸色不好,不爱说话,就主动与老人聊天,询问原因,为他们解开心理的疙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化养老正打破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而被人们所接受。“钟点托老”中心一方面满足了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减轻了中青年人的家庭压力和工作负担。
背景链接: 台湾地区的“日间托老”
白天老人集中在一起,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娱乐,晚上则各自回家休息。顺应老龄社会的到来,台湾开始尝试老人问题的解决之道——日间托老。
尽管养亲向来被视为家庭的责任,“养儿防老”的观念也一直深植在台湾人的心中,然而,因为出现越来越多的双薪家庭,子女因工作无法照顾老人在家安养。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台湾开始推行兼顾老人与下一代需要的两全其美的办法——日间托老。日间将家中老人送往托老所从事各种活动、接受照顾,傍晚下班再将老人接回家里享受家庭生活。与“被迫”经年累月长住安养机构的老人相比,托老所中的老人算得上是“幸福的老人”。
摘自《北京观察》2008年第4期
推荐/宋春华编辑/麻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