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婚”:喜气大家沾
2008-06-24杨综小羽
杨 综 小 羽
“‘拼婚啦,有没有‘难兄难弟要拼在一起办婚礼?”如今“拼饭”“拼车”等传统拼法已不新奇,“拼客族”又整出了个“拼婚”的新花样。上海甚至还由此衍生出了“拼婚工作室”。
网上发帖掀起“拼婚”新潮流
福州一拼客网上的“拼婚”消息,让众网友很好奇。据了解,发帖者自称是福州一家装饰公司的设计师,婚期定在3月。他说,他的老家在江苏,福州的亲友凑在一起不过四五十人。“人太少,不容易预订到酒席。所以灵机一动,想通过网络找和我差不多时候结婚的新人,大家凑一起租婚纱、拍照、团购烟酒喜糖等等,这样会实惠很多。”
无独有偶。上海最近也出现了“拼婚工作室”。上海的婚庆公司发现网络已经成为“拼婚”“拼蜜月”的重要中介场所,而在沪白领中影响力颇大的篱笆网的结婚频道里,“团购”的帖子更是占了三成以上。一些婚庆公司于是顺势推出“拼婚”业务,甚至开了一个“拼婚工作室”,为新人提供拼婚、拼蜜月的服务。
“拼婚”就是拼在一起结婚?
“拼婚”并不只是婚宴一起办那么简单,它包含的内容很宽,即,拼在一起置办结婚。也就是说,结婚前的一些准备,包括酒席的预订、喜糖烟酒的采购、婚纱摄影、化妆等。
记者在“三月新娘”“十月新娘”的准新娘QQ群也发现,“拼婚”颇受网友们欢迎,成了“拼婚”一族资源共享的平台。里面的话题全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加实惠地置办婚礼、交流置办婚礼经验等展开。“我最近遇到的三名女客户,就是三个人共同购买嫁妆,共同分摊费用,第一个使用者需要多付一成以上的费用。她们三个人合买了一件礼服、一双鞋子、一套首饰等,当然这和她们婚期接近、身材相仿都有关系,如此一来既省钱又能物尽其用。”
算一本“拼婚”的经济账
“本地人结婚都讲究场面、气派,同时也不希望有陌生人加入。而且‘拼婚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意见,整体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因此选择‘拼婚的人并不多。”福州一网友表示,那些老家在外地的新人比较青睐这一方式,而这又让拼婚的人少花了很多钱。
记者在一些准新娘QQ群里就了解到,两个准新娘认识后,无话不谈,甚至连结婚也选在同一个月,在同一家酒店举行。为了尽可能拿到酒店优惠,她俩结伴去酒店洽谈,跟酒店方谈判了半天,最后两人一起拿到9折的酒席折扣。之后她们两人在网上发布了“征集2008年5月结婚的伙伴,一起订购婚礼用品”的帖子,没想到得到了不少女性的响应,纷纷跟帖表示要加入,最后组成了一个10人团,相当于一个小规模的团购。她俩算了一下,这样的话,结婚的费用就被控制在了10万元左右,接下来,她们还打算一起“拼蜜月”。
除了经济账,“拼婚”的过程里,遇到事情,几个人可以一起商量,遇到“奸商”还可以一起面对。这样的“拼婚”既省心,又能淘到便宜货,何乐而不为?
“拼婚”的人群消费更理性
“拼婚”一族的渐显,甚至有成风的趋势,对此南京一婚庆行业人士表示,这跟当下新人们思想转变有密切的关系。举例来说,过去老人家都认为,新人结婚,最好什么都是新的,包括新娘装、新家用电器等等,就是为了图个吉利。而如今一对新人结婚时,已经很少能有全新的东西了。
另外,专家曾针对“拼婚”的现象分析说,拼婚人群的上升与晚婚人群增加也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2007年,上海新人的初婚年龄比前年小幅度后移,居民平均结婚登记年龄为男性32岁,女性29岁。
晚婚人群一般比较理性,他们的消费观念相对来说也比较理性。他们更看重婚姻的质量,而不是婚礼的华丽与否。
而拼婚的运作模式很独特,网友之间的经验分享,也使得准新人在举办婚礼时更为从容,比如说网友们所提倡的多在社区学习、交流,并根据自己对婚礼的要求和预算制定消费计划等等,这些措施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摘自《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08年第4期
编辑/任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