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试
2008-06-24宋志坚
现在是什么都要考试了,升学要考,就业也要考,评职称要考,升官也要考。
读中学的时候我不怕考试,潜意识中还有点喜欢考试。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并能拉开距离,赢得的往往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即使没有得意忘形,这种滋味也挺受用。我之害怕考试,已在此十余年之后,即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读文凭”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两点,一是“不许创新”,这是授课老师明确宣布的,只能按照老师圈定的文字去答题,不能有自己的些许想法,一不小心冒出自己的想法,就会被扣分;二是考题怪异,记得我当时说过一句,如果再出这样的题目,我真要写信去问问主讲教师:“第一次斗争韩老六时,郭全海穿的是什么衣服?”诸如此类的考题,甲可以考倒乙,乙也可以考倒甲的。
想到二十余年前的考试,乃是因为有家媒体招聘考试中的一道题目。此题有百余字提供原始素材,大意是:某地某村因连续台风侵袭,村民住房倒塌甚多,损失惨重。台风之后,当地政府组织村民重建家园,并得到驻军官兵的积极支援。如此这般,要应考人写成一篇七百字的“新闻稿”。这样的考题会使略有新闻常识的人从违两难。写成新闻报道吧,新闻的生命是真实,凭想当然“扩写”出来的“新闻”很难真实。言论当然也算“新闻稿”,这百余字的原始素材却没有留下让人评说并说出新意的空间,而出题人的本意显然是要考生扩写成“新闻报道”的,写成言论,能否及格都很危险。
我暗暗为自己庆幸,这辈子无须再进考场。要不,说真的,我也很怕考试。我实在不愿意再去当这种“套中人”,更不愿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并按照他们的“意图”答题。
现在是什么都要考试了,升学要考,就业也要考,评职称要考,升官也要考。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选人机制的,可以找出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名人——就是当时的状元进士,恨不能立即恢复科举制度;认为已被废除的科举制度不宜再改头换面粉墨登场的,也可以找出有多少名人不在当时的状元进士之列。这当然都不足为据,只是列宁说过的那种“胡乱抽出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的“靠不住的方法”,暂且按下不表。然而,只就考试本身而言,窃以为还是很有些值得改进的地方的。
我想到的是这样两件事:
一件是古代的,说的是明末的徐文长。这位年轻时已“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的奇才,却是屡次应试,屡次落第。据说,有一次应乡试,初试名列第一,复试又被黜落,主考官在试卷上批道:“句句鬼语,李长吉之流。”于是我想,徐文长的悲剧,大概也就是触犯了“不得创新”的忌讳,甚至只是没有摸准主考官的心思。
一件是当代的,据说,我国有一位考生今年被美国的三所重点高中同时录取。这位考生在英语作文题中遇到的一个陌生的单词,索性在勾出并注明自己不识这个单词之后,抛开考题另写一文。报上说,美国的那三所重点高中同时录取这位中国考生,恰恰就是因为这篇“离题作文”。我想,他们看中的或许就是他的那种老老实实的态度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当然还有在那篇“离题作文”中体现出来的英语表达能力与水准。
如果真想借助于考试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那么在上述两件事中,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什么弊端应当革除,大概也已是秃子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了。
(吴银萍摘自《文汇报》文/宋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