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访问英国、马来西亚和老挝
2008-06-20
应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米利班德、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赛义德、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通伦邀请,外交部长杨洁篪于2007年12月4日至9日对上述三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杨洁篪访问英国
12月5日,杨洁篪在伦敦同米利班德举行会谈。
杨洁篪表示,中英加强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杨洁篪赞赏英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米利班德表示,中国发展迅速,英国作为中国的合作伙伴,将继续致力于深化两国关系。
双方达成以下共识:共同为布朗首相访华做好各项准备,使访问取得积极成果;加强在贸易、投资、文化、教育、研发、奥运会、青年等领域合作;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地区问题上磋商与合作;共同推动中欧关系发展。
双方还就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交换了看法。
会谈后,杨洁篪和米利班德共同会见记者。米利班德指出,英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当局搞“入联公投”,不赞成不理智行为。
当天上午,杨潔篪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演讲。
12月6日,英国首相布朗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会见了杨洁篪。
杨洁篪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英国的关系,愿以布朗首相2008年访华为契机,推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布朗表示,英方欢迎中国企业对英投资,希望两国加强在金融服务业、教育、科技、研发、环保等领域合作。布朗表示期待访华,同中方领导人共同推动英中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杨洁篪表示中方重视英国在欧盟的影响,希望英国继续为此作出努力。布朗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英国坚定致力于推动欧中关系长远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布朗强调英国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杨洁篪表示赞赏。
布朗积极评价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等国际地区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双方同意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磋商和协调。
随后,杨洁篪会见了英国财政大臣、英国对华关系小组组长达林。
当天,杨洁篪还会见了英国议会跨党派部分议员,积极评价两国立法机构交流,希望双方落实好相关交流机制,为促进中英关系稳步健康发展作出贡献。杨洁篪还就议员们关心的伊朗核问题、科索沃、气候变化、中国对非援助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杨洁篪还会见了英国首相外交与国防事务顾问麦克唐纳。
杨洁篪访问马来西亚
12月8日,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在总理官邸会见了杨洁篪。
杨洁篪表示,中方愿同马方一道,保持两国高层交往,抓紧制定战略性合作行动计划,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拓展科技、教育、文化交流,保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良好协调与配合,不断推进两国关系深入发展。
巴达维表示,马来西亚珍视同中国的战略关系,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他表示,马方欢迎中国企业来马来西亚投资,希望扩大两国文化、青年、政党方面交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
巴达维表示,中国是东盟的朋友和伙伴,我们欢迎中国参与东盟一体化进程,加强东盟与中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杨洁篪表示中方将继续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作出努力。
随后,杨洁篪同赛义德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就两国今后合作达成以下共识:一、加紧制定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争取早日签署。二、讨论两国经贸合作新领域,加强双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合作,促进南南合作。三、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旅游、地方政府、青年、民间团体、媒体、政党交往,巩固中马友好社会基础。
杨洁篪访问老挝
12月9日,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和总理波松在万象分别会见了杨洁篪。
杨洁篪在当天下午与朱马利的会见中表示,中方将根据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同老方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朱马利希望双方继续加强两国党际、政府各部门的交流,加强经贸、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不断向前发展。朱马利赞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并表示愿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同中方加强沟通与配合,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
当天上午,波松也会见了杨洁篪。双方积极评价两国关系并着重就经贸合作交换了看法。
杨洁篪表示,下一步,双方应扩大双边贸易,抓紧落实已确定和在建项目,推动能源、矿产开发项目,鼓励地方扩大经济合作。他表示,老挝2008年将主办第三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中方将密切配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波松赞同杨洁篪的看法和建议。他表示,老中经贸关系发展很快,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已居外国投资第一位。老中经贸合作对老挝实现第六个5年计划目标十分重要。希望双方通过协商合作,搞好相关项目,全面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老方愿意加强同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东盟与中日韩的“10+3”合作机制框架内的合作。
当天下午,杨洁篪还同通伦举行了会谈。
(据2007年12月3、6、7、9、1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