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经验

2008-06-02

党政干部参考 2008年5期
关键词:福利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讲,他的必需品有两种,一种是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一种是维持效率的必需品。

民生问题无国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或在为满足生存条件而挣扎,或在为改善生活质量而努力。而解决民生问题也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的一种公共服务,一种基本职责,一种施政的最高原则。

新加坡:每户只可以买一套组屋

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买得起住房,新加坡政府对居民购买“组屋”经济适用房实行免税优惠措施,如购买三室以下组屋,出售价格常低于半价,对购买四房组屋的价格约降15%,对购买五室的,则稍有优惠。对于那些实在买不起组屋的居民,政府将其分为困难户和特困户,这些人各占居民总量的10%。对困难户,政府将给予适当补贴,争取每户能够购买一套60至70平方米的旧房居住。而对特困户则租给予每套旧的42平方米的廉租屋,每月只象征性收取房租。购买组屋者需先登记入册,列入政府的排队名单,一般等两年左右就可以购得。组屋起价较低,大概在几万新元左右。现在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组屋,价格一般在10万到20万新元之间,如果一家人凑钱来购买,并不困难。

新加坡政府规定:有房的居民不能购买组屋,无房居民每户只可以买一套组屋,一个家庭同时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买新的组屋,旧的必须退还,居民购得组屋后,一般情况下5年之内不可以出租,5年之后允许腾出半套出租,但房主必须与房客合住;住满10年后,才可出租整套组屋。对于那些从2003年开始没再向建屋发展局贷款,也没有领取公积金购屋津贴的屋主,可在住满1年后出售在公开市场上所购买的组屋。

英国:公费医疗模式

英国政府用财政资金,支付全体国民健保服务的开支,包括系统内所有社区诊所和医院的设备设施、医护用品、大夫和护士的薪水等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公费医疗”。英国、北欧和南欧以及众多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实行的“国民健康服务模式(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即为此,一般被称为“英国模式”。

英国医疗机构分为两种,即社区为基础的初级卫生保健(Community-based primary health care)和医院为基础的专门医师服务(Hospital-based specialist services)。一般的小病,可以预约社区医生,如果大夫觉得问题比较严重,就转介给医院的专科大夫,作进一步的诊治。在英国,无论是穷是富,无论到社区看病、挂急诊,还是由社区大夫转介给专科大夫、甚至住院和生孩子,私人都无须付费就可得到医疗服务,这些费用全部由英国政府埋单。

英国实行“医药分家”制度,NHS覆盖全民医疗保健开支,但不含药费。大夫开了药方,患者要到独立于医院的药店购药,药费由个人负担,但低收入者、未成年人和老人的药费则由NHS支付。

正因为免费,NHS的需求很大,供给常常不足。特别是一些专科治疗,排队等候的时间很长,如果怕耽误,而且自己承担得起,很多人就自费另买一份保险。这些商业医疗保险,不是政府强制,而是市场行为,几家保险公司彼此竞争,服务周到,价格也不贵。

韩国:探索劳资政三方合作新模式

为扩大再就业,韩国政府除了采取创造工作岗位等传统措施外,还通过劳资政三方合作方式成立了“劳资共同再就业支援中心”,在解决再就业问题上进行有益尝试。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韩国就业形势发生了新变化。由于大企业纷纷“瘦身”减员,劳动密集型产业“出走”海外,以往雇员在一家大企业“从一而终”的就业模式被打破,再就业已成为各个年龄层均难以回避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具有韩国特色的“劳资共同再就业支援中心”于2005年11月成立,由韩国政府出资,工会和资方共同管理。

这种由三方合作的再就业支援中心有三大特点:

首先,与以盈利为目的的普通职业介绍所不同,中心提供的所有服务全部免费,失业者和企业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提出入会申请。中心的经费由政府从劳动部管理的雇佣保险基金中支出。

第二,中心由劳资双方共同参与,信息来源更为广泛。失业者能够从工会各级组织获得所有信息,而中心则通过各经济团体遍布全国的会员企业获取更多、更详细的用人信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心为每位会员“量体裁衣”,制定为期3个月至6个月的服务计划,内容包括从心理咨询到回访的人性化服务“套餐”。据统计,中心成立至今,56%以上的会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表明很多失业者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重新定位问题。因此,中心委托著名咨询公司专业人士与失业者进行类似心理咨询的面谈,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增强信心。

日本:法定义务教育

日本的免费义务教育期限为9年,其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体系。

根据这个法律体系,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中占了很大比例,中央负担国立学校所需全部经费和全部教科书经费;负担地方公立学校教职员工资、福利保障费的一半,校舍新建扩建费的一半,校舍危房改造经费的1/3,受灾校舍建设费的2/3,偏僻地区公立学校公用经费的一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费的一半。都道府县负担公立学校教职员工资、福利保障费的一半,校舍危房改造费的1/3。市町村负担公立学校校舍新建扩建费的一半,校舍危房改造费的1/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费的一半以及学校的公用经费。

教师工资制度是教育财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教育财政预算中,教师工资所占的比例最大,目前大约占到80%。在日本,教师为公务员,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的工资必须高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标准。

为了保障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提高偏僻地区教育水平,日本1954年就制定了《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该法规定,为振兴偏僻地区的教育,中央财政补助市町村下列项目所需经费的一半:完善学校的教材和教具,教员的进修;教职员的住宅建造及其他生活福利;体育和音乐教育设施的配置;师生的保健;为便利学生上学采取的措施。法律规定,对在偏僻地区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应发给地区津贴等。

为了促进校际均衡发展,日本还在公立小学之间实行教师定期调换制度,平均每个教师约七年更换一次学校。调换一般是在同一县或市内进行的,教师工资待遇不变。

日本为使适龄儿童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对特殊需求的学生建立了扶助制度,包括三种类型: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残障儿童和偏僻地区儿童。

加拿大:多层次福利体系

加拿大国民福利体制是一个多层次较复杂的体系,既有公共性质,也有私营计划,其覆盖面很广,有面向全民,也有针对不同群体的。国民福利的内容大致包括养老保险,就业保险,医疗保险,残疾抚恤金等。加拿大社会保险体制总体结构分三层,有五种主要类型,内容为:

老年收入保障计划。这一层保险的来源是国家税收,它又包括老年保障金、保障收入补贴、配偶补助三个方面的内容。老年保障金的受益者是全体国民,但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年龄达65岁;二是年满18岁以后在加居住满10年以上。这项保险的金额标准因人而异,对象为一部分低收入的老年人。

养老金计划。这层保险来源是雇主和雇员的缴费。政府规定几年满18岁已参加工作的雇员,必须缴纳工资的2.95%来作为将来退休后的福利,雇主出同样比例。自谋职业者全部个人缴纳。养老金也称退休金;加拿大政府允许每个人工作到自己想退休的年龄,但养老金数量有区别。

就业保险。这项保险在1998年以前被称为“失业保险”,也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保险旨在通过一些具体形式来帮助那些失业而暂时还没找到工作的人,主要有收入福利补贴、培训协助、流动付款等。它的积累是雇主、雇员共同缴费,费率为个人缴纳工资的2.7%,雇主缴纳雇员费率的1.4倍。可以在失业后两周开始领取保险金,每次申请最多可领45周,基本能得到本人工资的55%。

国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险的费用由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负担,主要来源为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所得税。其医疗保险是非盈利性的,此医疗保险体系的实施在于保证低收入家庭与个人也能得到较好的医疗。

残疾抚恤金问题。关于残疾人加拿大政府有一系列的保险项目,分别开设在不同的保险计划之中,对无工作者也有救济计划。其对象为残疾人和其未成年子女,18至65岁期间,工作中至少缴了4年保费的。这项金额需要申请,经批准才能得到。抚恤金最高每月为883加元。康复之后,主管部门会帮忙介绍工作,重回岗位后抚恤金停止。

(记者夏燕)

(摘自2008年第7期《观察与思考》)

猜你喜欢

福利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玉米福利
弹性福利实践市场洞察
上班族的年末
年终奖时间到,你的“福利”到位了吗?
你会因为公司福利跳槽吗?
明哲,快给我买下这群才华横溢的小编!
Take Away Pizza ?
“红红”福利台
“红红”福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