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信息来源渠道调查

2008-06-02

党政干部参考 2008年5期
关键词:手机短信受访者决策

《决策》杂志在2008年1月开展了“领导干部信息来源渠道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把握当前领导干部信息渠道面临的新问题,分析如何对待和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兴信息传播渠道,如何对信息渠道进行制度化建设。本次调查收回有效样本48份,调查对象主要为省直部门领导干部和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

2004年,权威媒体曾做过类似信息来源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时领导干部了解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依次是报纸、电视、公文会议和调研,其中把报纸作为最主要信息源的领导干部超过了50%,而读报时间也大都在半小时以上。4年后,当《决策》杂志再次进行调查时,领导干部信息渠道的选择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回答“哪种信息渠道最重要”时,50%的领导干部选择了网络,25%的人选择公文会议,其余分别选择报纸、电视和调研。其中40岁左右的领导干部有60%选择网络,而50岁左右的有50%选择公文会议。从具体的信息渠道选择情况来看,在获取社情民意相关信息时,领导干部更多选择调研和群众来信来访,其次是网络和报纸、电视等;在获取时事政治相关信息中,网络则是领导干部的首选信息渠道,其次是报纸和电视;在获取工作相关专业信息时,调研和公文会议是主要的信息渠道。其中县处级与地厅级领导干部相比,前者更多选择公文会议,而后者主要选擇网络。

调查结果显示了网络在领导干部眼中的重要位置,同时受访者搜集各类信息的“渠道”和“时间”在分布上,又体现出对传统渠道和新兴网络渠道同时接受的特征。受访者搜集信息,不仅依靠传统渠道(如报纸、电视、公文会议等),而且开始依靠体现现代性信息传播特征的网络。从数据上看,有50%的受访者对传统媒体的选择在30分钟至1小时,其他人则超过了1小时;而有62.5%的人对网络的选择在30分钟至1小时,其他人在30分钟以内。这种选择分布状态,比较明显地说明,这些受访的县处和厅局领导干部对传统媒体的选择仍然较大,但他们也开始重视网络媒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对于“手机短信”这一新兴信息传播手段的态度是,部分人认为不重要,比例为44%,另有12.5%的人认为手机短信“获得信息不多但有价值”,37.5%的人认为“很少获得有用信息但很重视”,后两者比例合计是50%。结合厦门PX项目事件手机短信起到的作用看,受访者中的多数人已经看到了手机短信对决策进行干预或影响的“威力”。

天津市社科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王来华分析认为,过去信息的需求利用和传播更新意识淡薄,不少党政领导干部对信息的价值认识不足,加上长期受传统工作方式影响,始终停留在传统固定的获取信息的模式上。由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滋生蔓延,下属遇事“报喜不报忧”、去调研“身入”不“心入”,也常常使这些渠道传递的信息损耗、失真,加之传递速度慢、反馈周期长,也影响了工作效率。在此情况下,网络、手机短信等新渠道的优势就十分明显。

2007年7月,在总结“黑砖窑”事件时,山西省原省长于幼军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和教训就在于,没有敏锐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动向,“有一次,我起码打了十几个省厅和地市官员的电话,问他们‘有没有看网上?都说没有。”官员对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漠视间接导致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于幼军因此要求下属今后要高度重视网络渠道。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领导干部出于决策思考和决策本身的需要,正在广泛地接受体现现代性信息传播特征的网络。相比传统渠道,新兴信息渠道信息量大且传播快更新快,其中的舆情或民意方面的信息极容易转变成舆论并造成决策压力。因此,受访者的选择反映出其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正变得丰富起来。

(摘自2008年第2、3期《决策》)

猜你喜欢

手机短信受访者决策
认识亚健康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析手机短信证据保全公证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遭遇短信诈骗,手机短信如何在法庭上作为诉讼证据出示?
房价还会涨吗?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