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理论和原型理论研究
2008-05-31梅新慧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通过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和原型理论在处理多义词中心意义及次要意义问题上的冲突,希望明确隐喻鉴别的标准,纠正当前“泛隐喻化”的趋势。
关键词:概念隐喻;原型;多义词;泛隐喻化
多义聚合的词称为多义词。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多义词是图式表征扩大化的典型表现,即隐喻促成了许多多义词的实现。原型理论则强调核心意义的凸显性(salience),并认为多义词的次要义项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和独立的,存在范畴上的交叉和重叠。下面是一个例子:
The argument collapsed.
collapse的主要词义有:①(破碎并)突然倒塌,坍塌,塌陷②(指人)晕倒(因病,累等)③突然或完全垮下;失败,衰退④(指价格,货币等)突然降价,暴跌。
Lakoff认为collapse本来是用于描写“建筑物”的,现在用于描写理论。因此我们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首先是把“理论”当成“建筑物”,即THEORIES ARE BUILDINGS。这种用法构成了系统的一词多义:collapse首先在“建筑物”语域中有了一个意义,又在“理论”语域中获得了另一个意义:隐喻意义。Lakoff认为概念隐喻的核心内容就是“跨概念域(cross瞕omain)的系统映射”.下面,让我们再来从原型理论分析这个问题。可以与动词collapse一起使用的对象显然包括:①建筑物,房屋②人③健康状况,事业④价格,货币。也就是说“建筑物”仅仅是这一系列常用域中的一个,并没有确定理由一定要把它看作“源域”,相反,根据Lakoff的观点,“源域”似乎应该更具体,更贴近生活经验,因此为什么不把同样属于使用对象且本体性更强的“人”看作是“源域”呢?在这一问题上,用原型理论来解释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多义词collapse的各个义项中,与“建筑物”相关的义项①取得了最大“凸显性”,在词汇的认知过程中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提取惯性”,这是其它义项没有的。然而这并不代表其它义项的提取需要首先完成某种“辐射”(隐喻)才能够实现。下面还有一例:
①The gadget will save you hours. ②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以下是spend和save这两个多义词的几个主要义项:
save①救;拯救;援救;保全(以免伤害,损失等)②储存(钱);储蓄;③避免浪费某物;节约;节省;④省去某事物,使某人不必使用,花费。
spend①用(钱);花(钱);②花(时间等)③度过,消磨(时间)。
Lakoff & Johnson认为在以上的两个再常见不过的句子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概念隐喻,即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并且正是这类概念深入我们的文化和知识经验系统,使认知过程在本质上隐喻化了,因为只有时间首先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才能够与诸如“节省”“花费”这类的动词连用。于是根据概念隐喻,这两个动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先后关系,即只有首先存在源域(source domain),才有可能借助隐喻进行辐射达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莱氏在这个例子上显然是将save的②义和spend的①义作为先于其它意义存在的义项,因为这两个义项关乎MONEY这一源域。然而从原型理论出发考察这些义项的使用对象,我们发现动词save显然可以与人,金钱,时间等属于完全不同范畴的事物连用,spend也可以与金钱和时间连用。这些对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应该是使用频率最高,取得凸显性的那一个。
造成以上两种理论冲突的原因主要有:(1)割裂了思维的动态过程,见其因而未见其果。(2)概念隐喻中谈到的“语义辐射”应当是一种历时现象,而Lakoff等人使用的言语示例却都是共时的,有混淆过程与结果,历时与共时的关系之嫌,但如果我们把原型理论所揭示的多义词义项关系看成是概念隐喻固定下来并成为一种心理表征,由动化静,似乎更符合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3)跨概念域的映射一旦成为习惯性的表达,或通常所说的“dead metaphor”,原型理论的解释就更有说服力。
对“泛隐喻化”现象的思考:
概念隐喻理论面世以来,成为认知语言学中炙手可热的焦点,其革命性意义当然不容抹煞。然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这种“过热”本身很容易形成一种盲从,即将各类混杂的语言和语义现象统统归结为“隐喻”,因为“隐喻”是已经被公认为一种人类普遍的认知手段。这种“泛隐喻化”势必造成概念隐喻理论本身受到冲击,降低其科学性和可信度。
对于这一问题,作者有以下思考和建议:
(1) 明确隐喻的鉴别标准,区别隐喻与非隐喻以及各种不同程度的隐喻。众所周知,概念隐喻与传统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提到的修辞学上的“隐喻”是大相径庭的。(2) 概念隐喻研究应当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表层词义的研究,而深入到人类认知机制中去,去寻找更深层次的根源。(3) 加强概念隐喻研究与心理学,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的交流和互动,运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多维度地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韩忠军,董霄云.隐喻──英语词义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
作者简介:
梅新慧(1983-),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