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元生存之忧

2008-05-30

新民周刊 2008年52期
关键词:欧洲各国金融体系财政政策

张 宁

随着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欧洲迅速成为重灾区,欧元隐患几乎同时出现。如果各国政治协调不力,欧元可能面临解体的风险。

“毫无疑问,美元的主导位置应该被取代。”当这场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来袭后,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道出了这一全球反思的重大议题。在他看来,未来能够与美元抗衡的一揽子货币体系,包括美元、欧元、日元等五币种加黄金。但是笔者认为,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深入,欧元正在面临问世以来最大的危机。早在1999年欧元创立之初,欧洲大陆各国无不充满了期待。回望过去几百年,货币间汇率波动经常造成欧洲各国经贸损失,甚至导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终于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欧元时代”。

然而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日起,“欧元失败论”便不绝于耳。上一次“欧元崩溃说”发生在2005年。在法国及荷兰选民否决欧盟宪法、意大利官员表示重新采用货币里拉后,连大摩的首席经济学家都对欧元陷入了极度悲观情绪。

不过10年来,欧元与美元分庭抗礼、挑战霸主地位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成为美元下跌最大的赢家。直到2008年9月之前,欧元基本上达到了乐观者的期待:推动欧洲大陆经济一体化,减少汇率风险。

但随着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欧洲迅速成为重灾区,欧元隐患几乎同时出现。如果各国政治协调不力,欧元可能面临解体的风险。

金融体系的重创需要国家救助。但正如很多持怀疑者指出,欧元区确实存在先天不足。

欧洲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相对保守得多。相比较欧洲央行将稳定价格作为唯一的目标,美联储则规定了双重政策目标: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

同时欧元区还规定了各个成员国必须保持其财政赤字在GDP的3%以内。

经济学某一主流学派认为最好的货币政策应该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给自己戴上枷锁且扔掉钥匙,这样就不至于被政客利用,为达到政治目的而牺牲长期价格稳定。这种思潮在欧洲“试验”了近10年。

然而由美国次债引发的金融海啸在9月中旬将欧洲金融市场也推向了悬崖边缘。由于欧洲的金融机构分布并不平衡,致使如极端案例冰岛这样的国家全国破产。

其实刚开始,欧洲各国面临危机的快速反应和协调相当令人佩服,如法国、比利时、荷兰协调救助富通银行,但这可能只是财政救治的开始。欧洲金融机构使用的杠杆可能比美国金融机构还要高,欧洲各国要投入救助的资金可能会接近天文数字。而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之中,欧洲经济也进入衰退,并且很有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受创程度较深。

金融体系崩溃所产生的流动性陷阱使得实体经济因缺少资金而贫血;财富的骤减、失业率的提高使得消费需求萎缩;全球性的危机也使外部需求下降、贸易减少。同时流动性陷阱几乎肯定引起通货紧缩,从而使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彻底失效。在这种恶劣的经济环境下,公认的政策手段就剩下了财政政策:剥离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重新为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金;为市场和经济短期提供流动性;国家运用投资、减税等方法带动需求等。这在美国和中国等大国相对容易得多,然而要在各国“分而治之”的局面下就很难执行。

由于欧洲有很多国家,不像中国和美国那样不论政治、经济都是一个统一体,所以即使有欧元作为统一的货币、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宏观经济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却分别掌握在各国政府手中,各国财政能力的落差使各自财政政策能力相去甚远。

而欧洲各国的经济基础与结构本来就有相当大的差异,虽说目前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但家底不一,程度各异。其中最发达国家德国在90年代德国统一后帮助前东德发展已经付出了沉重代价,很难想象德国会用自己的财力去帮助其他南欧、东欧等国家。

在过去经济健康增长的10年中,欧洲充分享受了“统一货币红利”,但目前的危机局面将使财政政策的运用成为核心。欧洲众多国家如何协调各自的财政政策,以应对衰退的经济和千疮百孔的金融体系,我们拭目以待;但真正一体化的政策难免会让有些国家要付出更多,以帮助其他国家。

这种矛盾的结果弄不好会导致有些国家主动或被动地抛弃欧元。这次危机中虽然英国是受灾最重的国家之一,但作为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10年来它一直选择置身于欧元之外,不能不说其中有深思熟虑的经济智慧。(作者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猜你喜欢

欧洲各国金融体系财政政策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欧洲市场最热销车型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轻轻地,他们走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中国与欧洲各国“专利盒(Patent Box)”制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