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内的力量

2008-05-30杨晓春

南风窗 2008年18期
关键词:大屠杀犹太参观者

杨晓春

夏天去欧洲,看各路音乐节。行程要经过柏林,临走前却忘了把李伯斯金的自传《破土》带上。

又回到我狂爱的柏林,正赶上阳光灿烂的好天,就租了自行车去看柏林犹太博物馆。

这个馆来过好几次。虽然柏林的博物馆之多一个月都无法参观完(这点很多人不知道,国内某杂志就在文章里武断地宣布柏林的博物馆质量和数量都不行,误导读者),但是如果在柏林,你只有看一个博物馆的时间,那我的推荐榜单上排在前几位的一定有丹尼尔-李伯斯金的柏林犹太博物馆。

那天阳光灿烂,第一次进入犹太博物馆的同伴被横七竖八锋利的玻璃窗和光线所震惊——如同2001年9月犹太博物馆刚刚开馆时候的首批蜂拥而至的参观者一样。

而如常,最让我触动的是那间“大屠杀之虚无空间”(Holocause Void)。在一扇沉重铁门之后,进入一个仿佛是博物馆的多余空间,空无一物,空间空旷而且非常高,形状很不规则。这个很冷峻空寂的空间,没有光,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在非常高的屋顶,有窄成细细一条的一处窗户,角度非常蹊跷。如此窄窄的光线从外面射入,反射在粗糙的水泥墙面和地面,形成光影。

参观者进入这个空间都是安静的,大家都被这样的黑暗、空旷所慑住。虽然高度有5层高,空间足够,但是不规则的墙体、那种黑暗的压迫,还是让大多数参观者必须要坐下来在地面上,才能仰望那唯一的、细细的一条光线。我也坐了下来,和身边另外一个已经坐了很久的年轻人一起,仰望虚空冥想。

手里的相机很灵敏地告诉我光线的变化,云层来了,快门速度马上就降下来。摇曳的树影也会投射到墙面上。

在我安详地坐在地上时,来了五六拨参观者,但是没有一个说话。所有的人,到了这里,都静默下来,都不由自主地追寻那细细的一缕光明。

李伯斯金曾经就这个空间写过原因:为什么要建一间没有光线的房间,他认为这个博物馆如同犹太人2000年的历史,能否有一章是严苛、漆黑、绝望,如同毒气室。

他写到他曾记得有个幸存者的遭遇:在火车上,快到集中营的时候,几乎已经要放弃一切希望的时候,她从车厢的缝隙里瞥到天空。此时,天空中忽然出现一道白线,她认为那表示她一定会克服难关,她在集中营两年,一直为了这个奇迹咬牙坚持,最终逃出生天。所以,这个漆黑的“大屠杀之虚无空间”就有了这细细的一条光线。

站在彼处,回忆所能回忆的,所能想起的,一切都沉浸于光亮之中,其余的都隱身黑暗。

无独有偶,在柏林的市中心,彼得~艾森曼设计的大屠杀纪念碑也给人黑暗里对光的渴望。

整个纪念碑占地1.9万平方米,由体积不一的2711块长方体水泥碑组成,最高的4.7米,最低的不到半米。置身其中,两边石墙的压迫,头顶那细细一缕天空里的光亮让人格外向往。

犹太博物馆满布裂痕的表面让人触目惊心。但是从内部来看,这个博物馆营造的是一个典型的内敛、反省、催人深思的空间。李伯斯金的建筑,把时间和感情加入其中,并且以内向性的生长获得力量,促人思考。

反观北京,奥运已过,重新审视曾经万众聚焦的奥运新建筑,一个比一个外向、张扬,似乎缺少一个谦卑的、内向的、能深深打动人心的建筑。我们的思想,如何稍稍离开时下高速发展的世界,向内转向,这个,也不仅仅是建筑要面对的问题。

猜你喜欢

大屠杀犹太参观者
和名画“撞衫”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犹太人大屠杀并非始于集中营,而是仇恨言论。这段历史不可忘却 精读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