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剑出鞘

2008-05-22孙政才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8年15期
关键词:假劣农资监管

孙政才

一年一度的农资打假帷幕在农业部的全力号召和领导下有序地展开了。紧紧围绕着灾后恢复重建和春耕生产,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哄抬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资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坚决打赢灾后恢复重建、春耕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三场硬仗,力争灾后农业有一个好收成,实现全年农产品有效供应、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大目标,农资打假,利剑出鞘护春耕。

打假保生产 春耕备耕忙

3月份闭幕的中央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抗灾救灾,特别是对农业的抗灾救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认清农业面临的三场硬仗的同时,全面抓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更是春耕备耕的重中之重。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耕生产面临着许多新的不利因素:一是南方遭灾严重,北方旱情严重,灾后恢复和春播春管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增大,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暴发的可能性增加,确保全年粮食和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三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部分品种供求缺口;四是灾区农民损失大,东北等地区粮食价格下跌,农民生产投入能力更显不足,对加强农资供应质量、价格监管的期望更高。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做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农资打假是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和春耕生产的重要基础。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它直接关系到春夏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夏粮的收成和全年农业的稳定发展。春耕期间是全年用种、用肥、用药的高峰期,尤其是灾后恢复重建对种子、种苗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大量增加,保证春耕的农资数量足、质量优、价格稳,至关重要。如果监管不力,一旦灾区农民用上假劣种子,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灾区农民的生计就会雪上加霜,春夏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就会压力更大,实现全年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难度就会增加。

农资打假是切实做好灾后疫病防控的重要保障。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了大量的畜禽死亡,处置不好,极易造成病原的散播。加强督促检查和市场监管,切实加大假劣兽药、假劣疫苗打击的力度,确保疫苗质量和生产供应,才能够促进做好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有效地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保证大灾之年无大疫,保证畜牧业稳定发展。

农资打假是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2007年以来,农资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化肥价格一直高位运行,农民购买农资的开支占生产成本的比重不断增加。加之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出现农资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过大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制假售假更加有利可图,发生制假售假案件的可能性增加。只有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哄抬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才能够切实地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

农资打假是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举措。2007年的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水平,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肯定,但是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目前仍有个别国家炒作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损害我国产品形象。今年要在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将会迎来大批世界各国的宾客,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为重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在生产的源头,农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一刻也放松不得。

打假年年打 今年又不同

今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六部委《2008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农业部《2008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原则,突出抓好重点品种和关键环节,确保农资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和全年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力保品种监管。今年要突出抓好六个专项整治。一是种子、种苗专项整治。以当前灾后恢复生产急用的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质量;二是农药专项整治。认真开展“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严格按照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规范农药登记管理,切实解决农药登记管理当中产品数量多、一药多名和标签管理不规范等等类似突出问题。贯彻落实六部委关于决定停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生产、流通、使用的公告,严厉打击非法生产、添加违禁高毒农药的行为;三是肥料专项整治。以复混肥、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及床土调酸剂为重点,严查有效成分不足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监测,建立完善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四是兽药和疫苗专项整治。要严查生产经营假劣兽药、无证生产经营、非法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等违法行为,加大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行为,坚决取缔国家禁用的兽药;五是饲料专项整治。要组织开展全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严查在饲料加工和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蛋白精”、莱克多巴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六是水产苗种专项整治。要严肃查处苗种生产和养殖环节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督促苗种生产企业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建立可追溯制度。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的行为。

突出环节监管。一是加强审批管理。要严格执行农资产品审定、登记、许可的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严禁降低标准和越权审批。依法加强证后管理,监督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审批要求,保证农资产品的质量。坚决实施退出机制,对于有重大缺陷的农资产品,要及时撤销登记审批,及时公告审批、撤销等有关信息,增加透明度,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二是强化生产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要与发展改革、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检查农资企业的生产记录,督促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的诚信档案,督促企业建立产品的召回制度;三是狠抓市场整顿。重点检查农资产品批发市场和县乡农资集散地,重点监控有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坚决取缔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黑窝点。对已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要依法注销或者吊销其许可证;四是加强质量管理。各地要制定针对性强的农资抽检计划,及时依法公布抽检的结果。对已公告停止生产使用的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及禁用化学物质等,要继续加大清查力度,严防流入农业生产领域。要积极开展农机质量监督,确保购机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

加强农资供应。各级农业部门要早动手,及时了解当前种子、肥料、农药、兽药、农膜等储备的情况和灾后恢复、春耕生产的需求情况,准确地把握各类农资供求信息,加强和规范信息的发布,积极促进产销衔接,指导企业做好余缺调剂、调运工作,认真落实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扶持政策,满足当前及全年农业发展的需要。

严打农资哄价。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配合发展改革、工商等部门,做好稳定农资价格的工作。要加强市场调研,严密监测化肥、农膜、饲料等农资产品的价格信息,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要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协同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尽早发放补贴资金,充分调动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打牢全年增粮增收的基础。

打假重落实 目的是实效

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打假,效果有,但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且打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春耕在即,农业灾后恢复、春耕备耕、疫病防控的任务紧迫,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狠抓落实,确保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职责体系,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到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管工作中不作为、滥用职权或者有其他渎职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规定严肃处理。同时,上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农资打假工作部门的监督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监管能力。

二要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履行牵头协调的职责,切实加强与发展改革、公安、工商、质检、供销、监察等部门的配合,密切与法院、检察院等机关的联系,巩固和完善农资打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整体联动的优势,增强打假工作合力。

三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切实加大对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投入力度,保障农业执法工作经费,不断改善农业执法条件和手段,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形象好、作风硬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要建立完善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查办督办等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先进的手段,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四要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程。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组建农资行业协会等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构建覆盖广大农村的农资经营网络。认真总结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和办法,积极推行农资企业信用等级的分类管理。加强对农业部定点农资市场的跟踪管理和指导,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要强化服务指导和舆论宣传。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农民做好灾后恢复生产。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报纸等多种手段,大力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指导农民在购买农资时要索取票证,使用农资时要科学规范,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提高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加快“12316”农业公益服务热线的开通步伐,让热线家喻户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曝光的力度,宣传农资打假工作进展和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

农资产品的质量和农资产品的有效执法打假是关系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根本问题。打假为民,也要靠民参与打假。继续坚持以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查处大案、要案为主线,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同时也要通过帮扶行动提高农民的识假本领和维权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全面做好今年的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

打假利剑已出鞘!

猜你喜欢

假劣农资监管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假劣疫苗罚款额度“步步高”是一种进步
假劣疫苗罚款额度“步步高”是一种进步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