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价是怎样被稳定的?
2008-05-21周政华
周政华
想象的“粮荒”
4月,标志国际大米基准价的泰国大米突破每吨1000美元,3个月之内上涨了2倍多。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截至5月末,全球的大米价格已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约57%,作为亚洲大米进口大国的菲律宾,CPI指数已经超过了8.3%。在中国,自全国两会上袁隆平院士提交政协提案爆出中国存在粮仓空仓传闻之后,关于中国“粮荒”的传闻就一直不断。
如何在稳定价格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之间平衡,成为考验中国政府的命题
事实上,与全球情况相比中国粮食价格保持着相对的平稳——在3月份CPI达到8.30/时,其中粮食价格的涨幅为6.8%。5月份,粮食价格上涨仅11.4%。
“进口”的恐慌与被“稳定”的粮价
中国的粮食供应充足是价格不会快速上升的基础
对粮食安全的恐慌,最初染自海外。
今年1月开始,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发生剧烈上涨,小麦价格几乎翻了一倍。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统计,国际粮价一季度平均上升16.5%,令全球1亿人陷入饥荒。
高涨的粮价足够引发恐慌,一些国家为保留更多大米供应国内市场,以缓和大米价格上涨压力,开始采取限制粮食出口措施。
3月26日,柬埔寨宣布除政府部门外,禁止所有私营机构出口大米,3月28日,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宣布,禁止除价格最昂贵级别外的其他所有等级的大米出口;同一天,越南政府宣布今年大米出口量将减少四分之一。
出口量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由于供应不足,国营粮店经常无米可卖,4月以来更是每周最多营业3天。
国际粮价飙涨,也不断强化国内粮价的上涨预期。2008年初,受南方雪灾影响,中国中南地区米价出现波动。据悉,铁道部将从今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集中60天时间为东北地区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东北粮食外运难问题,改善当前中国粮价“北低南高”的局面。
在泰国大米飙出每吨超过1000美元的高价时,中国东北出产的优质粳米,才不到3000人民币1吨——中国大米的价格仅相当于泰国大米的一半还不到。
中国的粮食供应充足是价格不会快速上升的基础。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底,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而国内粮食消费量1.02万亿斤左右。基本能够自足。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近日表示,中国已连续4年增产,今年如没有大的自然灾害,预计粮食生产将会继续获得丰收。由于粮食连续增产,近年国家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安全线水平。即使不考虑当年收购量,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库存也可以满足一年多的销售。
摩根大通在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7年中国进口大米与大米总消费之比仅为0.3,而小麦进口比例非常低,且集中在个别品种。国内食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波动的相关性实际上被“夸大”了。
然而,在全球粮价高企之际,中国限制粮食出口仍然成为首要选择。
直接发钱给农民,不如放开粮价
限制国内粮食出口,也使得国内价格难以提高
2007年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一年内,将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粮食增产和限制出口之外,采取收购价等价格管制方式稳定粮价,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
中国政府于2004年起对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调整的最初目的,是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充分发挥国家指导价格的导向作用。比如,在粮食增产、价格降低的年份,由政府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然而,在国际粮价高企的情况下,限制国内粮食出口,也使得国内价格难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从而对明年的粮食产量形成影响。
2008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宣布2008年小麦和稻谷粮食最低收购价,比去年每市斤提高0.03~0.07元。并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省之外,又扩大了辽宁、江苏、河南、广西4省(区)。
比起全球粮价近乎翻番的飙升来,区区几分钱的涨幅非常有限,或者不如说,这是限制粮食涨价的一种风向标。
如何在稳定价格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之间平衡,成为考验中国政府的命题。
补贴农民是政府采取的首要平衡手段。2008年,中央政府预算安排“三农”投人5626亿元,比去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52.5亿元资金直接补贴粮农。
中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发放直接补贴。2006年,为了减少农民因为涨价引起的成本上升,政府开始实施了农资综合直补。2007年,政府用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增至427亿,平均下来,主产省每亩地平均补贴30块钱,非主产省每亩补贴为20块钱。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表示,除了直补农民之外,要运用财税杠杆,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保障农资供应,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现在按照直补政策直接发钱给农民,还不如放开粮价,鼓励他们到市场中去挣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认为,现在的粮价政策值得反思。
“储备”的力量
中国粮价相对独立于国际粮价的期限是12个月
政府实行价格控制的另一手段,是运用储备粮进行市场供求调节。中储粮总公司和中粮集团是中央政府干预国内粮价的重要工具。这两家公司分别控制了国内粮食收购价和商品粮价格。
从2005年开始,为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中央政府出台了最低收购价的政策。2006年国家首次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当年国家在小麦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数量占当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的近40%。
最低收购价使农民手中的粮食储备得以集中,变成了国家的储备,这为政府通过调节市场供应、干预粮价提供了基础。此后,这一临时性政策逐渐演化为国家调控粮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市场粮价低迷。政府会采取保护价收购。提高粮价;反之,政府则对外拍卖库存粮食,平抑粮价。政府通过托市收购和拍卖,熨平了原本起伏不定的国内粮价。
2006年,中国的小麦产量超过需求,强麦期货价格跌至到上市以来最低的1504元/吨。当年7月下旬,国家出台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收购了4000多万吨小麦,现货价格和强麦均出现回升。
2007年,当强麦受到国际市场影响一路冲高时,国家又加大了托市小麦的投放力度。每周的周三和周四,通过河南等几个交易市场,按照国家确定的价格,提供100万吨~450万吨的国储小麦拍卖,强麦价格随之下落。
今年3月以来,针对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价格不断飙高的压力,中储粮总公司已先后数次集中抛售小麦,稻谷、中央储备玉米等粮食作物。
仅在3月26日至27日间,中储粮总公司就面向市场投放了最低收购价小麦443.88万吨,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实际成交只有68.41万吨。但仅此一举,其价格也比前一交易周的价格下降了5元/吨。
金鹏期货研究员陈旭表示。由于农产品价格整体的底部在抬高,长期来看,大米等品种的价格也会随着大趋势而有所提升。只是提升会有一个节奏和时间的周期,让消费者能够逐渐接受。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王庆日前预测,中国粮价能相对独立于国际粮价的期限是12个月。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提供的资料,从1996到现在,中国六米、小麦价格走势呈一个V字型曲线,与国际粮价走势大致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