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贡献
2008-05-19高沁翔王虹英
高沁翔 王虹英
王建国,1959年9月出生,江西人。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至1978年江西泰和县农业局工人。1978年至1983年清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清华大学团委干部、副书记。1984年9月至1986年6月在清华大学社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至1992年国家教委政治思想教育司学生思想工作处干部、副处长。1992年至1995年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二秘、一秘。1995年至1998年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正处级干部、司长助理兼综合调研处处长。1998年至2004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2004年5月至今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现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党建研究会理事。
记者: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请问您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王建国:十七大报告将教育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位,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可以预见,十七大的召开,将迎来教育的更加繁荣,迎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伟大战略更加理想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知识启迪智慧,教育创造未来。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奠基,那么高等教育则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领头羊。应当说,我国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我国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领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自觉肩负起高等教育战线的历史重任。
记者: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贵校是怎样组织学习的?
王建国:学校按照中央和上级部门的部署与要求,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实现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为此,学校首先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工作。
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和深入解读十七大精神,邀请十七大代表、有关专家学者等来校作辅导报告,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和座谈会,大力宣传学校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政策、新成效,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及时把十七大精神传达贯彻到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中,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坚持以中层干部为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组织学习。办好领导干部十七大精神学习班、组织好辐射到全体党员的学习活动。坚持做到党员领导干部学在前面、用在前面,校院两级中心组带头先学一步,学深学透,带头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十七大精神,把十七大精神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确保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各级党组织、团组织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开展全方位的学习活动。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师争做学习、宣传、研究十七大精神的模范。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深入思考、全面把握,开展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切实抓好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学校党建研究会、德育研究会要积极发挥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十七大精神及党建研究工作,以专题立项的方式,加大研究工作力度,努力推出一批理论成果。
记者: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贵校在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中,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重点抓哪几方面的工作?
王建国: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肩负重任、责无旁贷。为此,学校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学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就当前来说,要结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紧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关键,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等的改革,努力使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手段、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更加适应时代进步、科技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着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是主导、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思想,改革和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优化研究生培养资源,健全研究生教育监控体系,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推进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完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的建设,将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博士生培养的重点,建立优秀博士生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第二,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造就领军人物。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也是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成败的关键,为此,我校将以岗位设置聘任工作为切入点,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核定岗位任职条件,通过岗位设置、聘任和管理,理顺教师管理。实行特殊政策,构建“人才特区”,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学校将按照建设一流的学科、汇聚一流的队伍、构筑一流的基地的要求,设立学科建设责任教授,以国家重点项目和学校重点建设项目为依托,组织培育不同层次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建立竞争择优和激励约束机制,既给教师动力,也给教师加压力,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以落实“111引智计划”为重要契机,加大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积极吸引和聘请更多的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教授到校任教、兼职或讲学,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制定并实行教师学术休假办法和学科责任教授聘任管理办法。
第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是加强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学校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学科竞争中抢占先机,占有高地,做到“有特色、入主流”,就必须瞄准学科前沿,坚定不移地按照“优势学科发展壮大,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新兴交叉学科异峰突起,基础学科重点突破”的思路,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学校将以“211工程”三期启动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发挥学科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中的引领作用;科学确定“211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面向和重点项目,建设好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使其真正具有国家先进水平,跻身国际行列,以此带动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力度,下大力气培育新兴学科。
学校将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抓住综合交通、高速铁路大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服务“新北京、新奥运”,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继续落实“构筑大平台,汇聚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的工作思路,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学校顶层设计,统筹人财物各种资源,建立综合性、交叉性和集成性的创新平台,促进学科间的交融和多学科综合优势的发挥。按照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突破领域和突破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取得显著成果。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性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争取在更多学科领域建立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好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发挥其在促进学校乃至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物流研究院等学术机构的运行模式,推进基层学术组织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智慧,培养造就创新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第四,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平台,为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条件支撑。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此,我们将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深化人事制度、人才培养、科技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校院两级管理、绩效评价、后勤社会化和校办企业改革,完善包括决策体系、管理体系、监督评估体系在内的现代大学制度。
学校将加强基础条件建设,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改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真情关心师生员工疾苦,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为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我们将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实际完善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
记者: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贵校党委在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建国:学校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着好的传统。2007年9月,在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达标检查中,专家组对我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党委总揽全局和治校理教能力强。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传统、有基础、有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特色和优势明显。二是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成效明显。从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入手,健全领导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政协调配合,班子团结,有思路,凝聚力强。三是党委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党委注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后备干部培养等方面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形式,取得一定成效。四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扎实。党委制定了学校党建5年规划,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制度健全,建立了分级责任制,注重选好基层党务政工干部,推动工作落实,群众满意度高。五是党委注重调动各方面力量推动学校发展。党委重视统群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注重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作用,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六是党委重视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这既是对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成功经验的全面总结,为此,学校将进一步发扬传统、巩固基础、突出特色,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为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
我们将按照十七大报告要求,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把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学校将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好、用好干部,努力使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
学校将全面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落实党建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探索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以后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尊重党员主体作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学校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统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活动,不断探索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激励教师自觉为国家建设和学校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交大精神,优化有助于学校发展和全面育人的良好环境,增强学校凝聚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责任编辑:包和春]